最新消息

8
十月
亂上加亂 謹慎為先

10月2日,特朗普在推特上宣佈他和太太梅拉妮婭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梅拉妮婭和我新冠感染測試陽性,我們將立即開始隔離和恢復過程。我們將一起度過這個難關。”,總統感染病毒這隻肥壯的黑天鵝突然出現,為本已夠亂的美國大選前形勢,再添新的巨大不明朗。

按照特朗普之前的口風,他已經多次發表郵寄選票會被操縱,選舉結果要最高法院裁定等言論,為選舉結果對他不利時發起爭端埋下伏筆,現在他感染新冠病毒這個黑天鵝事件一出,由於在隔離期間無法出外拉票、參加辯論、進行競選活動等,一旦選舉失利,特朗普就有更多的理由可以宣稱選舉不公。

特朗普在之前被問到如果在11月的大選中敗給民主黨人拜登,能否承諾和平移交權力時回答:“我們要看看發生什麼再作決定。”也就是說,特朗普拒絕承諾選舉落敗時和平移交權力,希望保留不承認選舉結果與和平移交權力的選項。現在的實際情況是,他確實感染了新冠病毒,其後續競選活動也有很大可能會受影響,從他一直以來的表態推斷,他可能可以找到理由不接受選舉結果並和平移交權力。

我們在上篇博文「美國大選前瞻及股市影響」裡曾經指出,美國股市乃至全球資本市場所面臨的首要風險就是如果特朗普不承認選舉失敗並出茅招挽救危局,將造成美國政治的不穩定,進而對股市造成負面影響。現在又出現了特朗普感染新冠病毒的新情況,美國大選出現混亂的可能性無疑較前更為上升。

從特朗普病情變化的可能性分析,無非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情景一,特朗普在未來一兩周內很快康復,雖然其競選活動受到一定負面影響,但選舉大緻可以正常舉行;

情景二,特朗普的病情較為嚴重,無法很快康復,但尚能執掌權力。這種情況下,候選人無需更換,特朗普仍能按原計劃參選,但後續的的競選活動受到較大的負面衝擊,大選的變數顯著上升;

情景三,特朗普的病情十分嚴重,無法繼續執掌權力,權力將轉移給副總統,共和黨需要產生新的總統參選人。這種情況下,大選能否如期順利舉行有一定變數。

從幾種可能的結果來看,情景一對大選的影響最小,大選基本可以如期舉行,但政治上的不確定性仍將上升;情景二雖然大選還能勉強按預定時間舉行,但潛在的衝突觸發點顯著增加,未來出現一定程度政治亂局的可能性不小;情景三將帶來一個未見先例的新情況,由於牽涉到的利益相關方眾多,他們政治利益又存在廣泛的分歧和對立,引發新的政治衝突的可能性極高。

 

 

由於拜登公開承諾無論勝敗都將接受選舉結果,因此從雙方的表態看,如果特朗普勝出大選,拜登陣營將會接受結果,不會有意鬧事,反而有利於政治穩定。但是,從目前的形勢和民調看,特朗普勝出大選的可能性很低,我們在之前的博文「美國大選前瞻及股市影響」裡,討論過大選的前景,最後的結論是特朗普大概率會輸,而且特朗普也有較大的可能未必接受選舉結果,造成政治上的混亂。

有些人認為此次特朗普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會凝聚團結、提高其支持率,有利於其在大選中勝出,在我們看來,這種想法有些一廂情願了,雖然過去有不少領導人遇到危機反而提升其支持率的先例,但這一次恐怕有些不一樣,根據最近的調查,美國的選民大約97%已經確定了投票意向,即使特朗普感染新冠病毒可以爭取到剩下3%中的大部分支持,但杯水車薪,對選情幫助不大。

而且,由於特朗普一向輕視新冠疫情的危害性,現在他被感染,實際證明了他一向輕視新冠疫情的觀點可能是錯誤的,如果大多數選民相信特朗普在防控新冠疫情方面犯了錯,照理對他的支持率未必有好處,因此,僅憑過去出現危機往往有利於領導人支持率的老經驗,就輕易認為特朗普支持率將會上升的觀點,很可能經不起實際的考驗。事實上,根據最新的路透/益普索民調顯示,在特朗普檢測呈陽性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較特朗普的支持率領先優勢擴大至1個月來最大,65%的受訪美國人認為如果特朗普更認真對待疫情,他原本可以不被感染的。

看起來,特朗普感染新冠病毒這件事,並沒有改變他競選形勢不利的局面,但是為大選前後的美國政治局勢增加了更多變數,令形勢變得更加混亂、不易看清。對資本市場而言,目前的展望相當不穩定,宜謹慎小心、不宜過度進取。

8
十月
美國大選前瞻及股市影響

再有大約1個月,就是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了,本次大選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劍拔弩張、對立氣氛濃厚,其結果有可能對未來的美國政治和經濟局勢有較大的影響,需要認真留意。

根據路透社所做的最新民調,在全國範圍內,拜登仍領先特朗普8個百分點。但在6個人口眾多的搖擺州,民調顯示,兩人在佛羅裏達州、北卡羅來納州勢均力敵;拜登在亞利桑那、賓州、威斯康辛與密西根分別領先川普領先1個、3個、5個與5個百分點。由於兩人的支持率都在誤差範圍內,意味無一人取得明確領先優勢。

據此,有相當多人相信今年大選很可能重演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意外結果,即拜登可能會如當年希拉蕊一般,在總得票數上取得優勢,但在選舉人票上敗給特朗普,讓特朗普得以再坐多四年白宮寶座。

那麼,本次大選選情真的會往2016年方向演變嗎?在我們看來,這個可能性雖然不能完全排除,但實際並不大。這一次,恐怕特朗普要輸。

要理解為什麼這一次特朗普可能會輸,就先要搞清楚上一次特朗普為什麼會贏,他勝選的關鍵在哪裡。

2016年大選,希拉蕊在民調中一直領先,即使到投票前,據紐約時報/CBS News的民調顯示,雖然二人的差距大幅收窄,但希拉蕊仍領先特朗普3個百分點。最後投票的結果顯示,希拉蕊總得票數超過特朗普約286萬票,領先特朗普約2.1個百分點,與民調相差不遠。

不過,希拉蕊雖然在總得票數上領先,但在得票差距不足1%的4個州份,卻輸了3個;在得票差距低於10%的州份,希拉蕊也輸了一大半。所以,如果簡單從結果上看,特朗普勝選的關鍵是贏了大部分兩人得票差距不大的州。

如果再深入一層,具體什麼人在支持特朗普,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又有些什麼特點呢?根據上次大選的調查可知,如果以種族區分,特朗普的支持者主要是白人,而且其在白人中的支持率相當穩定、基本不受新聞事件影響;以年紀區分,其支持優勢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以教育水準區分,其支持優勢是高中以下學歷,以及一些接受過部分高等教育者;以收入水準區分,其支持優勢是略高於低收入群體的中產階級,但在中上收入群體,特朗普也有相當的支持。

 

 

總結一下可以看出,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具有:男性、年長、白人、中低收入、有點學歷但學歷偏低的特點,由於新聞事件(例如特朗普的性醜聞、通俄門等事件)對這些人影響不大,可以認為這些人屬於特朗普的鐵票,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由於特朗普較為極端的特點,他並不容易爭取其鐵票以外人群的支持。相比較而言,上屆選舉希拉蕊在黑人、少數族裔、低收入人群和高學歷者中有明顯優勢。

在特朗普執政的4年,前半個任期經濟和股市的表現都不錯,但今年年初以來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卻對美國造成重大衝擊,特朗普政府領導防疫荒腔走闆,疫情失控已造成超過20萬人死亡和超過700萬人感染,成為全球抗疫倒數第一;另一方面,由於黑人被員警跪殺引發的‘黑命貴(BLM)’運動,造成社會進一步廣泛撕裂,至今無法平息。疫情和黑人被跪殺事件引發的直接後果是:黑人、少數族裔、年輕人與特朗普政府嚴重對立,就連上次大選普遍支持特朗普的華裔美國人,這次也出現了大量轉向的苗頭。

根據哈佛大學的最新調查,2020年美國大選的年輕人投票率將比2016年大幅增加,63%的年輕人將會投票,遠超2016年的調查水準(47%)。而CNBC報導,有71%的大學生計畫在本次大選投票,驗證了年輕人投票率上升的趨勢。與此同時,多項民調顯示,年輕選民最重視的問題,主要包括疫情控制、種族關係和氣候變化,明顯對特朗普不利。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資料,就在2020年,千禧一代占合格選民的27%,而90年代占10%,這意味著在今年的大選中,年輕人占合格選民的三分之一以上,足以影響選情。

從上面的討論可以知道,特朗普的支持者具有較為堅定、不易受外界影響的優點,且投票率較高,換句話說,就意味著特朗普的得票不容易隨著總投票人數的增長或下降而變動,這些鐵票基本每次選舉都會出來,但數量不易擴大。本次大選值得留意的新特點可能是,有大量反特朗普的年輕人積極參加投票,選情的變數在相當程度上可能與他們有關。

對拜登而言,較高的民調支持率說明其潛在的支持者眾,隻要投票率高,可以將潛在得票轉化為實際的得票,形勢就對拜登有利。事實上,2016年美國大選投票率僅55.7%,處於近二十年大選投票率的底部附近,也間接支持投票率低對特朗普有利的看法。

從常識判斷,激烈的社會矛盾通常會推升投票率,讓沉默的多數積極出來表達意見。新冠疫情和黑命貴運動很明顯都會大大激化社會矛盾,逼迫更多的人出來表達意見,哈佛大學和CNBC有關年輕人投票率大升的報導,也有力地支援了這個判斷。

另據美國人口普查局也發表的有關2018年中期選舉的統計報告,根據統計,2018年中期選舉的投票率為53.4%,比2014年提高11.5%,是40年來中期選舉投票率最高的一次;而在踴躍投票者中,18至29歲年齡組的投票比率上升最大,從2014年的20%提高到36%,幾乎上升了五分之四。從中期選舉表現出的勢頭看,2020年美國大選的投票率可能遠高於上屆大選。

如果本屆選舉投票率上升,特別是明顯反特朗普的年輕人投票率大升,加上黑人、少數族裔等積極投票,結果大概率對拜登有利,對特朗普不利。

 

 

還有些人認為特朗普和拜登比起來,顯得明顯要精明強幹一些,因此特朗普會贏。不過實際上,特朗普的所謂精明強幹經常表現出處處點火、胡幹亂戰、隻管開頭不管結尾的特點,讓大家心裡不踏實,不一定比拜登的中規中矩、可預測性高強。另據調查,大約57%的人表示支持拜登隻是因為反對特朗普,並不是因為更支援拜登,對他們而言,隻要不是特朗普就行了,其他因素並不重要。

如果拜登勝選、特朗普失敗,對資本市場而言意味著什麼?我們認為,這個選舉結果可能會帶來以下結果:

首先,特朗普已經多次放風說郵寄選票會被操縱,選舉結果要上最高法院等不願承認失敗的說法,因此以特朗普一貫蔑視規則的特點,他很有可能不承認失敗,導緻總統權力未必可以順利移交,造成政治上的不穩定,進而對股市造成負面影響;

其次,拜登有較大可能改變特朗普的減稅政策,轉而加稅。加稅將對企業盈利造成負面影響,對股市不利;

第三,民主黨傾向推動大規模刺激經濟政策,對週期性企業有利,美聯儲也可能進一步放鬆銀根予以配合,對美元匯價不利。

簡單總結就是,大選可能會帶來美國政治上的不穩定,影響股市。如果拜登成功掌握權力,其政策對股市利弊參半,但對美元匯價較為不利。

另一個小概率事件就是特朗普勝選,預計其將會延續現行政策,不過由於美股的估值較高,經濟復蘇仍有不確定性,特朗普勝選後未必積極推動股市上升,美股出現一定回檔的可能性不小。

24
九月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美國次國務卿克拉奇9月17日起訪問臺灣,19日離開,是中美建交以來美國訪問臺灣的最高級別行政官員。由於中美建交時美方承諾不與臺灣發生官方關係,因此克拉奇訪台明顯違背了建交承諾,挑戰了一個中國的紅線。

對於美台這種合謀挑戰中國底線的做法,中國以實戰化軍演來應對。9月18日,解放軍18架戰機在臺灣海峽演習,並越過台海中線;9月19日,解放軍19架戰機參與演習,增加了一架戰機,同樣越過台海中線。從解放軍的反應看,逐漸增大壓力的跡象較為明顯。

8月上旬,美國以抗疫合作的名義,派遣衛生部長阿紮爾率團訪問臺灣。時隔一個多月,又派遣層級更高的次國務卿訪台,‘賊佬試沙煲’式的摸底試探、挑戰底線意圖明顯,如果中國沒有有力的反制措施,很可能美國下次還會照辦煮碗,繼續提升訪台官員的層次。

以解放軍近期的應對來看,對待美台這種‘小刀切香腸’、小步前進的策略,解放軍的反制策略可能是漸次提高對臺灣的軍事壓力,以小步對小步,以壓力對挑戰。美台在挑戰一個中國底線的方向每前進一步,解放軍對台的軍事壓力也就對應升高一分,所以,如果美國不停止當前這種逐步提高訪台官員層級的做法,台海局勢的進一步緊張就難以避免。

從表面跡象看,解放軍這種漸次提高對台軍事壓力的反制策略,似乎也產生了一些效果,按照之前的新聞報導,克拉奇原本訪台的主要議題是參加雙方的「經濟與商業對話」,順便出席李登輝的追思告別禮拜,不過到訪問結束,據新聞報導,克拉奇在台似乎十分低調,只是與臺灣的主要官員有一些私下會晤,沒有參加之前所說的「經濟與商業對話」,訪問主題變成了參加李登輝的追思告別禮拜為主,官方活動的味道明顯變淡。

從這一輪中美台的互動來看,美台試圖進一步提升關係,挑戰一個中國底線的意圖是確鑿無疑的,但是在具體策略上有一定靈活性,譬如克拉奇訪台活動重點的改變,就顯示了這種靈活性;而中國對美台圖謀的反對,在態度上是明確和堅定的,但在具體應對上,同樣有一定靈活性,戰機越過台海中線就是明確的施壓,演習第二天參與的戰機數增加一架,將壓力溫和調升,同樣是留有餘地的做法。

大致而言,目前中美雙方在台海的博弈都顯示了一定的靈活性,換句話說,雙方看似都不希望關係完全破裂,暫時雙方發生迎頭相撞式的攤牌對決的機會不大。不過,由於美國利用臺灣打壓中國的企圖不會停止,未來這種美台試探底線、大陸反制的遊戲大概率還將繼續,短期而言,台海局勢很難會風平浪靜,但是,基於雙方都有所克制,觸發大規模危機的機會也較為有限。

 

9月18日,美國商務部宣佈,從9月20日起,針對微信和TikTok的禁令將生效,微信和TikTok將被從美國應用程式商店中除名。另據9月20日的最新消息,特朗普表示,批准軟體發展商甲骨文、零售商沃爾瑪與中國應用程式TikTok的交易,新公司完全由甲骨文及沃爾瑪控制,總部將設於得州,為美國創造2萬5千個職位。特朗普說,從概念上批准有關交易,並給予祝福,重申交易的安全性將達到百分百。美國財政部表示,甲骨文將負責保護美國使用者資料的安全。美國商務部就宣佈,將原定星期日起,移除TikTok下載程式的限期,推遲一星期,到本月27日。

由於中國政府決定對要對TikTok的人工智慧演算法出口進行審批,目前的交易已經不包括TioTok出售技術和核心演算法,對TikTok而言,這是一個好消息,公司的核心技術得以保全。

另據最新消息,特朗普禁止微信的努力也遇到挫折,美國法官就針對微信的禁令,頒佈臨時禁制令,阻止商務部要求蘋果及穀歌商店下架微信應用程式的命令。

從次國務卿訪台到禁止中國的應用軟體,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施壓動作不斷,由於對華強硬已經是美國共和民主兩黨的主流共識,預計為了提升其選舉支持,特朗普在大選前可能還會不斷有新的對華施壓政策出臺,中國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較高。

對投資者而言,考慮到大選前中美博弈有加劇的可能,股市的展望較為不明朗,估計港股走勢短期難有大的起色,宜小心觀察。

目前市場的焦點正慢慢移向美國大選,預計此次大選有可能對未來的政經形勢有深遠影響,我們下次討論。

17
九月
危險的玩火

臺灣經濟部長王美花9月2日披露,美國和臺灣將舉辦一場「經濟與商業對話」,可能邀請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對方也有意率團訪台。9月10日有媒體爆料,克拉奇存取時間定在17日至19日期間,王美花則回應,議程、形式、舉行時間等所有細節都還在洽談中,目前尚未確定。

克拉奇在美國國務院地位僅次於國務卿蓬配奧和副國務卿,是美國國務院第三號人物,身份十分敏感。

如果說上個月(8月9日)美國衛生部長阿紮爾率團訪問臺灣,還有些灰色空間,阿紮爾是一個主管公共衛生的技術性官員,雖然也算行政官員的一員,但政治色彩畢竟沒有那麼濃。而且還戴了頂‘防疫優先’,不能‘讓政治淩駕健康’之上的大帽子,勉強也算有個理由。

不過如果克拉奇訪問臺灣,就完全沒有任何的模糊空間了,就是一次現任美國高級行政官員對臺灣的正式訪問,完全違背了中美建交公報中,美國不得再與臺灣發生官方關係的承諾。

形象地講,臺灣問題就是中美之間的潘朵拉盒子,輕易不能打開,一旦打開,很可能爆發災難。中國歷屆政府也反復表明中國對待臺灣問題的態度,臺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將盡自己的一切力量維護這個核心利益,如果美國和臺灣敢於挑戰中國的底線,必定要承擔嚴重的後果。

由於截至本文完成時克拉奇訪問臺灣尚未確定,形勢如何發展還有一些不確定性,不過,有一點可以斷定,如果身為美國高級官員的克拉奇訪台真的能夠成行,台海局勢必將有大變,金融市場也必定會遇到衝擊。

 

 

克拉奇如果成行台海局勢必有大變

我們之前總結美國對中國的施壓,總體而言呈現出對經濟實際影響趨降、對港股的負面衝擊減低的特點,現在看來,這只是事情的一個方面,如果美國完全不顧後果,強行挑戰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核心利益,有可能造成台海局勢失控發展,帶來嚴重後果。

從目前相關各方的表現來推測,美國似乎有玩火的想法,試圖在臺灣問題上挑戰中國利益,給中國施加壓力。衛生部長訪台可能是一個精心選擇的嘗試,用一個身份不那麼敏感的官員來投石問路,測試中國底線。中國雖然用堅決反對、以及在台海加強軍事活動和演習來應對,但看來美國和臺灣還想用小刀切香腸的方式繼續慢慢向前推進,正在洽商中的次國務卿訪台,就是另一次升級測試,如果他們認為後果可以承受,不排除會沿用這個策略將臺灣問題逐次升級,挑戰一個中國的底線。

臺灣方面的想法一向是挾美自重,希望依靠美國抗衡大陸壓力,特別是現在執政的民進黨當局,是一個台獨傾向明顯的黨,當今臺灣領導人自當選以來,一直在各方面有意無意推動去中國化。對臺灣當局而言,美國的支持是他們的精神支柱,加強與美國的聯繫,提高與美國交往的層級,一直是臺灣當局的願望。

對中國大陸來說,對臺灣的國策一直是力爭和平統一,但不排除武統。如果臺灣不在台獨的路上越走越遠,臺灣問題對中國大陸而言,並不具有十分的急迫性。換句話說,如果臺灣或者美國,不去主動挑戰一個中國的底線,台海局勢應可保持平穩;如果臺灣和美國打錯算盤,試圖挑戰一個中國的底線,做出破壞一個中國原則的實質性舉措,台海局勢就蘊藏很大的風險。

當然,對美國和臺灣來講,都不希望台海局勢失控。美國的主要目的是給中國施加壓力,並不是為了支持民進黨當局,但如果台海局勢失控,美國就有可能要付出重大代價,並不符合美國利益;民進黨當局的主要目的是借美國力量壓制中國大陸,當其做出一些實質上挑戰一個中國底線行為的時候,希望美國能保護他們免受中國大陸力量的反擊,所以,民進黨當局同樣不希望局勢失控,要面對意想不到的後果。

不過,雖然臺灣、美國和中國大陸都不希望見到台海局勢失控,但美國為了壓制中國打臺灣牌,民進黨當局為了實現其台獨理念而迎合美國,卻有可能將局勢一步步推向失控邊緣,釀成相關各方誰都不想見到、卻又難以避免的重大風險。

所以,即使此次美國次國務卿訪台未能成行,台海風險沒有爆發,但這件事醞釀的本身就說明臺灣和特朗普政府雙方已經有挑戰大陸底線的想法,只要他們不放棄這個想法,在這方面繼續嘗試,台海危機恐怕很難避免。或者說,只要特朗普選擇在大選前繼續毫無節制地打臺灣牌以提振選情,起碼在美國大選前,台海局勢有機會出現高度緊張。

 

 

倘台海局勢失控美國或付重大代價

另一個困擾股市的不確定性是美國的新一輪刺激經濟計畫。9月10日,美國參議院未能通過共和黨“瘦身版”的經濟方案,該“瘦身版”方案規模僅為5000億美元,較此前1萬億美元的規模減半,也遠遠低於民主黨此前提出的2.2萬億美元的要求。該項新刺激計劃中包括將之前的每週600美元(已於7月31日到期)的失業救濟金下調至300美元、對小企業的新的商業貸款計劃、對學校方面和新冠疫苗檢測的資金支持等內容。

對於新一輪刺激經濟方案,目前看來兩黨是各有盤算,對於共和黨來說,方案非常明確,就是少給救濟金,這樣失業者就活不下去,活不下去就必須找工作,就業率就會提升,然後經濟就恢復了;對於民主黨來說,作為在野黨,大撒金錢,爭取各種階層的好感,又不用顧慮政府的財政平衡,自然希望擴大救助方案。短期來看,兩黨的差距較大,未必可以很快就刺激方案達成一致。

不過,以特朗普將股市表現視作選舉指標的特性,如果大選前美國經濟出現較嚴重的下滑、股市大幅下跌,特朗普政府就有可能改弦更張,與民主黨妥協,達成新的刺激方案。

總體而言,美國的新一輪經濟刺激方案能否通過,不至於對股市構成嚴重威脅。但台海局勢潛藏高度不確定性,一旦引爆,局面就不是一方可以控制,存在較大風險。

10
九月
「三權分立」爭議的要害

近期香港的一個熱門話題是目前香港的政治體制究竟是「三權分立」還是「行政主導」,在很多人眼裡,這個話題有點無聊,體制隻有一個,不管是叫它張三還是李四,名字不同,內容卻不會變,爭論它叫什麼,有意義嗎?

由於這個表面上有點無聊的爭論,實質上可能隱藏著對香港的社會秩序和營商環境的深遠影響,有必要進行討論、加以澄清。

主張香港是「行政主導」和主張香港是「三權分立」的人,他們究竟在爭什麼?雖然已經有很多人從法律上和學術上闡述了二者之間的不同,不過,對普通市民而言,還是有些霧裡看花、不夠直接、清晰。在我們看來,拋開所有的表面理由,雙方爭議的核心其實隻有一點:就是香港的司法權力究竟要不要受限制。

主張香港是「三權分立」的人,其實是在主張香港的司法權力不應受限制,法官就是香港所有是非的最後裁決者;而主張香港是「行政主導」的人,實際上在主張司法權力一定程度應該受制於行政權和更高級的權力,不能獨大。換言之,主張「三權分立」不過是有些人追求不受限制權力的包裝,與其本身是否準確描述了香港實際關係不大,有心人不過是撿了個似是而非的幌子,用這個西方社會的流行概念來吸引支持者,以達至其可以向特區和中央政府爭取無限權力的目的而已。

雖然在爭論時很多人有意無意把爭議的目標引向了司法是否獨立的方向,但實際上,無限權力和司法獨立本身完全是兩回事。無限權力代表掌握它的人可以為所欲為,即使做了錯誤的事情,也不能有人質疑,掌握權力者已經把自己擡高到了不容置疑的上帝位置;而司法獨立僅僅是指司法在審判時獨立行使審判權力,其他人不得幹預,以便審判可以得到公正的結果,並不是說司法的權力不能受到監督和約束。所以,很多人在把爭議引向司法獨立時,其目的並不是真的在意審判時是否應該不受幹擾,他們其實是在用司法獨立的擋箭牌,來遮罩對司法權力的任何監督和限制。

拋開理論,僅僅從一個普通人常識的角度來看,司法權力應不應該受到限制呢?無疑是應該的。道理很簡單,法官是人不是神,法官也有自己的立場和偏好,也會出於各種考慮和理由,做出不符合社會利益的判決。如果法官的判決令公眾利益、社會利益受損,而政府或其他權力沒有能力對其加以限制,其結果必將會導緻社會是非觀念、價值體系和社會秩序的混亂。

從另一個角度看,香港社會絕大多數人都認同應當對公權力予以監督和制衡,以免公權力失控,對社會利益造成損害。如果行政和立法都要接受社會的監督,為什麼同為公權力一部分的司法又可以免於被監督呢?難道法官與其他公務人員相比要特別高尚一些?道德完美無暇?永遠不會發生錯誤?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法官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會犯錯誤,既然這樣,為什麼獨獨法官或者司法可以堂而皇之要求不被監督的權力呢?

社會上有些聲音反對對司法、對法官發表不同意見,並把這些意見叫做幹預司法,其實又是在偷換概念,在審判過程中社會應該儘量減少發表意見,以免影響法官審判的獨立性、公正性,這是對的。但這並不是說社會對法官審判的結果不能置疑,即使審判錯誤也隻能照單全收、無奈啞忍,事實上,要求不得對司法發表意見的聲音很明顯與公權力應該受到監督的理念是不相吻合的。

如果說存在不同意見有機會削弱司法的權威,那麼請問,錯誤的判決就不會影響司法權威嗎?恐怕其負面影響更大;另一方面,如果社會可以接受對行政立法官員的不同意見,不介意影響他們的權威,為什麼獨獨要介意影響司法的權威呢?邏輯上完全無法自洽。

所以,從常識角度看,司法權力是應該受到監督和約束的,司法權力也沒有道理可以高人一等,有超越監督和制約的理由。用「三權分立」做幌子,試圖使司法權力不受限制是不對的,其結果隻會對少部分人和一小撮利益相關方有利。

 

 

另外從理論上看,說香港是「三權分立」確實有問題,不說在現行制度設計上,行政長官是特區首長而不僅僅是行政機關的首長,代表特區面對中央,其身份高於司法和立法。單說香港作為中央政府轄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就不可能存在真正的「三權分立」。因為作為特別行政區,香港擁有的全部權力都來自人大通過基本法的授權,香港的司法權、終審權同樣來自人大授予。一個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既然是授權,那就不是固有權力,授權者可以授予,也可以撤銷授予,也就是說,香港的司法權、終審權一定會受制於人大權力,根本不可能獨立出來,這和西方的「三權分立」有本質的不同。

西方的「三權分立」就其本質而言,是透過憲法規定的分權制,司法的權力來自於憲法,隻要憲法在,司法的權力就在,並不會受制於其他權力,其他權力也無法剝奪司法的固有權力。但在香港,司法權力的獲得是通過人大制定的基本法授予,並不固有,隨時可以被改變,因此,不符合西方「三權分立」的定義。

關於香港司法權力的獨大,過去在社會上已經造成了一些混亂,有些人借「三權分立」、司法獨立自我擴權,抗拒社會監督、抗拒中央權力,帶來了一些不良後果。香港終審法院前常任法官列顯倫9月3日刊登文章指,法院持續地讓公共利益屈從於個人權利的主張,給那些走上街頭暴力抗議的人一種「個人主權」感覺,形容法院在過去一年裡幫助創造了導緻街頭混亂的社會環境。他還特別舉例批評高等法院法官在「禁蒙面法」案中,通過決定香港憲制秩序,「把自己擡高到了全國人大的位置」。

所以,「三權分立」還是「行政主導」這個看似關於政治體制的觀點之爭,其背後其實是赤裸裸的權力之爭,隻不過,主張香港是「三權分立」的觀點以及由此演變出的司法不受監督和制約,既不符合實際,也對香港社會有害。

10
九月
基本面轉強 港股可能向上突破

7月中以來,港股大緻陷於24500左右至25500左右的大約1000點範圍震盪,不過,隨著各種影響港股因素的逐漸明朗,港股近期有可能向上突破。

第一個利好因素:中國經濟快速恢復的確定性越來越強。

國家統計局最近發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效益資料,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895.1億元,同比增長19.6%,增速比6月份加快8.1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同比增長,且增速逐月加快。

另一個投資者普遍關注的採購經理指數(PMI),從3月進入50%以上的擴張區以來,至7月已經連續5個月保持在擴張區,7月資料雖未再創新高,但也僅比6月新高低0.1個百分點,說明反彈的力度較為持續和強勁。

由於中美關係近期較為緊張,雖然中國經濟3月以來資料就開始好轉,但仍有不少投資者擔心經濟好轉的勢頭能否持續,7月工業利潤加快增長很好地說明了中美關係緊張對企業的盈利負面影響完全可控,增強了投資者對於中國經濟持續恢復的信心。

 

 

第二個利好因素:美國的打壓效果逐漸淡化。

7月以來,美國在向中國施壓方面採取了很多措施,例如派航母來中國南海演習、關閉中國駐休斯頓領事館、發表新鐵幕演說、封殺華為等許多中國公司、強迫出售TikTok、制裁11名中港官員、制裁與南海基建有關的24家中國企業,更荒唐的是美國國防部用‘由解放軍擁有或控制’的理由,要制裁多11家中國企業。

不過,儘管美國的動作很多,但觀察7月以來的恒生指數走勢可以看到,港股在7月初沖高後持續走低,顯示壓力較大;但進入8月之後,市場的抗壓力明顯增強,美國在8月的施壓,基本沒有造成港股的持續下跌,港股在整個8月大緻維持震盪向上的走勢,從大約24500點左右的低位升到25500點左右的高位。

港股在美國諸多制裁下逆勢走強,說明美國制裁對市場的負面影響下降。

第三個利好因素:外資持續流入。

自7月1日至8月28日,外資共計流入香港614.27億港元(金管局共16度入市承接美元沽盤,共買入美元79.259億),證明美國的施壓不僅沒有造成外資的大舉流出,反而有大量資金流入香港。

當然,外資流入的原因可能與大型科技股例如螞蟻集團等即將在香港上市有關,但不論如何,資金大量流入香港的客觀事實說明香港金融市場對國際資金的吸引力仍然強大。

 

 

第四個利好因素:美聯儲採用平均通脹目標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8月27日宣佈對長期目標和貨幣政策策略聲明進行更新,將尋求實現2%的平均通脹率長期目標。

拋開學術性的詞語修飾,簡而言之美聯儲這個新策略的意思就是,以後計算通脹目標不能隻看當前的實際通脹資料,而要將過去一段時間的通脹率放進來加總再平均計算,如果過去通脹率長期低於2%,那麼要想得到平均2%的目標通脹率,就必須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允許通脹率高於2%。

從實際效果看,如果說過去通脹率達到2%就有可能導緻美聯儲加息,那麼現在通脹高於2%都不必擔心了,因為過去通脹率長期低於2%的現實,必然導緻必須較長時間的高通脹率才能將平均通脹率拉上來的結果。

對港股而言,這個美聯儲的新策略將帶來兩個後果,一是美聯儲加息無期,全球資金充裕的環境將長期存在;二是美股有資金支持,下跌不易,會給港股營造一個有利的外部環境。

綜合以上因素,當前經濟基本面、資金面和市場心態都有利港股,港股近期向上突破的機會不能忽視。

27
八月
香港經濟進入最困難階段 不過中長期展望好轉

隨著7月初香港開始第三波疫情,香港經濟逐步進入最困難階段。

從去年6月開始的反修例抗爭,通過將一個正常的兩地移交逃犯的修例安排,妖魔化為所謂‘送中’,借此煽動大眾的恐懼心理。用‘反送中’作為口號,裹挾了大量不瞭解具體情況的群眾參與,給社會造成巨大的混亂。

在部分極端分子的推動下,反修例抗爭從單純的反對修例,逐步走向要求與內地隔離、反對與內地交往、對抗中央、具有一定港獨色彩、暴力打擊不同聲音、破壞正常社會秩序方向,最嚴重時,黑暴分子堵塞交通,破環交通設施,意圖造成香港經濟停頓;暴力破壞、打砸、火燒中資背景企業,甚至毫無人性火燒不同意見市民,香港經濟發展和營商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

更不幸的是,在去年底香港警方大規模抓捕暴徒,社會混亂情況稍有好轉後不久,新冠疫情的發生又把香港經濟推向更黑暗的深淵。為防控疫情,香港政府從2月8日起規定內地來往香港口岸實施封關,非豁免人士不得進入香港,之後又陸續限制外國不受豁免的非香港居民進入香港。在這些防控措施下,香港的服務業遭受重創,旅遊、酒店、餐飲、零售、商業物業出租等行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水深火熱之中。

為了對抗疫情對經濟和民生的巨大負面衝擊,香港政府於2月14日公佈成立「防疫抗疫基金」,第一輪規模為300億港元,主要資助醫療、餐飲、零售、運輸等領域;不過隨著疫情蔓延,第一輪基金的效果很快過去,政府又於4月推出高達1375億元的第二輪救助措施,除了各個困難行業的資助外,第二輪基金的最大扶助方向就是高達811.5億的保就業計畫,向承諾不裁員的企業提供直接資助。

雖然第二輪防疫基金的力度不小,但7月開始的第三波疫情,又令放鬆防疫措施、與內地和澳門開關無期,服務業生存環境短期有所改善的希望再度落空。據研究,香港第三波疫情的病毒基因排序與本港之前的病毒基因序列不同,很有可能是國外輸入,說明香港政府的防疫措施可能存在漏洞,有些人認為香港政府對從境外來港的機組人員、船員等的豁免強制檢疫是第三輪疫情爆發的原因。

餐飲業搖搖欲墜

由於遲遲不能放鬆限制人員聚集等防疫措施,受打擊最重的餐飲業已經搖搖欲墜,據業內人士指出,疫情爆發的早期還能獲得業主一定的租金減免優惠,隨著疫情延長,現在的主要大業主基本都不再給予任何減免租金優惠,就連推遲或分期付款也不願考慮,一旦租金未能及時繳付,業主隨時可能停水、停電、停冷氣,行業內大量企業倒閉已經迫在眉睫。

面對經濟大幅收縮的困難處境,社會有大量聲音要求政府儘快推出第三輪防疫基金,特首林鄭月娥也於8月18日說,已要求官員儘快推出第三輪防疫基金。不過,如果經濟無法儘快擺脫困境,僅靠政府財政儲備資助,香港的財政儲備恐將很快耗盡。

截至2019/2020財政年度,香港的財政儲備約為11000億,僅計財政預算赤字和已推出的兩輪抗疫基金,今年的赤字已約3000億,這個數字尚未計入政府稅收和賣地收入的下降影響。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政府需要在財政上審慎行事,紓緩企業及市民財政壓力時,須確保公帑運用得宜,也要盡力避免財政儲備急速萎縮,讓政府可持續有能力應付社會所需,以及維護本港的金融穩定。

從政府財政儲備的角度看,香港政府最多能夠再推一到兩輪抗疫救助基金,之後財政儲備將降到一個需要謹慎對待的水準,寄望更多、更長期的政府財政資助恐怕並不現實。

經濟還在繼續惡化,未來政府資助的力度可能下降,疫情未見受控,這幾個因素的糟糕組合令到經濟有機會在沒有足夠緩衝的情況下快速轉差,進入最困難階段。

 

中線露曙光

不過,如果從中期展望的角度觀察,香港的未來展望卻開始露出曙光。

國家衛健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鄭忠偉,8月22日在央視節目中表示,中國已於7月22日正式啟動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該指引已在6月24日獲得國務院批准,但並未公開,並指政府可能考慮逐步擴大緊急使用疫苗的計畫,以防秋冬可能爆發的疫情。

疫苗7月已開始緊急使用,實際等於一個大規模的臨床測試,加上中國目前正在中東進行兩種疫苗的三期臨床測試,樂觀一些地看,年底前中國有疫苗成功上市的可能性很大,香港只要早做安排,儘早得到疫苗,有望在年底或明年初控制疫情。

港區國安法對香港帶來的震盪初步過去。自6月港區國安法頒佈實施以來,總體來看,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基本抑制了社會的混亂情況。之前頗為猖獗的黑暴活動,基本銷聲匿跡;之前在香港活躍的一些主張港獨、與外國勢力過從甚密的反對派激進分子,也紛紛逃離香港,令黑暴的核心力量受到很大打擊。看起來,如果沒有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香港的社會秩序已經可以大致恢復,營商環境明顯好轉。

另一方面,以美英為代表的外部勢力,雖然對中國推出港區國安法反應強烈,高調宣示要給予各種制裁,但就目前的情況看,其所謂制裁基本影響不大,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穩固,外資不僅沒有流走反而持續流入,反對派張揚的所謂移民潮也不見蹤影,投資者情緒雖然在美國宣稱制裁時有一些波動,但隨著市場平穩發展,投資者心態也逐步趨於穩定。

總而言之,由於美國在香港可打的好牌有限,預計美國對推出港區國安法的主要施壓階段已經過去,美國之後在香港問題上的施壓可能會逐步減少,對香港政經環境恢復穩定有利。

雖然香港經濟目前進入最困難階段,但展望未來,新冠疫苗可能在年底有望推出,只要香港早做安排,取得疫苗,最困擾經濟的疫情就可能受控;港區國安法令香港社會大致恢復正常秩序,營商環境改善,有利經濟活動恢復;港區國安法後,反對派受到重大打擊,對與內地經濟合作的阻撓預計將大幅減少,香港經濟增長有望重獲動力;政治紛爭減少後,中央政府也有較大可能加大支持香港經濟的力度,對香港經濟有利。所以,香港經濟前景的展望較前明朗。

20
八月
美國大選前影響港股的幾個確定特點

特點一、美國將不斷地從各方面向中國施壓

從今年二月美國限制中國駐美國記者簽證開始,美國將對中國施壓的領域從經濟推展到政治和軍事,而且做法越來越無底線。之前在中美貿易戰期間,美國雖然不講道理,但總算還有貿易不平衡一類的藉口;打擊中國通訊公司,勉強也可以和國家安全拉上關係;唯獨最近要求中國關閉駐休斯頓領事館,開始連合理的藉口也懶得找,美國不同官員給出的關閉理由各不相同,說明根本沒有認真討論;最近美國限制tiktok和威信,說這些企業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完全是欲加之罪,根本不具備說服力;美國衛生部長訪台,以及向臺灣出售F16戰鬥機,則是公然違背中美建交時美國不與臺灣發生官方關係和不向臺灣出售進攻性武器的承諾。

從美國這些挑釁的發展勢頭來看,基本方向是攻擊面越來越廣,行為越來越不講道理。由於美國疫情扔處失控狀態,經濟形勢相當惡劣,可見的成績有限,預計特朗普為了競選連任,將繼續其無下限攻擊中國的策略,力求挽回目前對其不利的選舉局面。

 

 

特點二、美國有實質打擊力的招數越用越少,邊際影響力下降

回顧特朗普上臺以來的中美博弈,開始階段以關稅施壓為主。由於美國是中國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出口市場,因此增加關稅確實對中國的出口造成了即時的負面影響。不過由於中美之間的貿易互補關係,美國需要大量價廉物美的中國製造產品,因此關稅加到一定的程度,再加可能會令美國消費者的受損更大,使得關稅難以持續上調。

關稅戰後繼乏力後,美國攻擊的重點又轉向以5G為代表的科技打壓。在中美貿易戰期間,美國利用中興通訊的一個小疏忽指控中興通訊虛假陳述和違反與美國達成的和解協議,並以此為由進行封殺,結果一擊得手,中興通訊被迫向美國繳交巨額罰款並接受美國的苛刻條件;之後美國的打擊重點轉向世界5G行業的龍頭公司華為,不過美國對華為的封殺明顯不大順利。在美國的幾輪封殺措施沒有結果後,美國極其無理、霸道地要求全球企業只要在生產線上使用了美國哪怕一顆螺絲釘,向華為銷售產品就需要美國批准。這樣極端、不講道理的限制確實對華為造成了一定影響,但卻沒有根本性影響,華為仍然正常運營,並正集中力量突破薄弱環節;最近美國對中國有全球影響力的一些互聯網企業如tiktok、微信,以及未來可能對阿裡巴巴等進行封殺,除了對tiktok造成了較大負面影響外,對騰訊、阿裡的影響都較為有限。

美國還在政治領域無事生非,例如限制中國記者簽證、關閉中國領事館、制裁幾個中國官員、派軍艦到南海演習、派衛生部長訪台等,但目前看來其作用主要限於政治宣示,對中國的實際影響不大。

從各方面看,美國打壓中國的措施,正從早期的有一定實質影響向近期的立場宣示為主、實際影響有限轉變。

 

特點三、特朗普將盡力維持美股強勢

年初開始的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根本性地改變了美國的選舉形勢,給本來看好的特朗普造成了極大困難。新冠疫情造成美國感染人數超過500萬(截至8月16日),死亡人數接近17萬,抗疫成績全球倒數第一,而且是遙遙領先的倒數第一。數千萬人失去工作,由於疫情始終無法受控,經濟恢復遙遙無期。

到目前為止,特朗普執政期間在經濟、政治、社會各方面取得的成績都乏善可陳,因此,維持一個強勢的股市,儘量爭取更多人的支持,是特朗普的必然選擇。

 

 

特點四、中國將聚焦自身的穩定發展

中美之間的大勢正從過去的合作為主走向現在的對抗為主,不管中國願不願意,美國已經選擇了與中國對抗,而且正在採取各種措施強化對抗。美國共和、民主兩黨雖然在大部分問題上經常南轅北轍,但在打壓中國方面有高度共識,中美之間以對抗為主、合作為輔的關係未來可能長期化。

面對這種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必須儘量減低外界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以國內經濟的自身健康發展為主,避免中國經濟因外界環境變化而出現大的波動。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完善宏觀調控跨週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按中央的戰略部署,未來中國經濟將走出一條以科技創新引領,國內經濟迴圈為主、國際經濟迴圈為輔的新路。

特點五、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領先全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6月發表最新世界經濟展望,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下跌4.9%,中國是發達經濟體、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當中,唯一仍預期有正增長的經濟體,增長預計為1%,全球經濟增速將為大蕭條以來最差。

從國家統計局發佈的綜合採購經理指數(PMI)來看,從3月至7月,指數已經連續5個月處於高於50的擴張區,說明中國經濟正在穩定復蘇,特別值得高興的是,互聯網、高科技等領域增速持續快於經濟增速,說明中國經濟結構正在改善,科技引領的新經濟正在中國經濟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對港股而言,特點一、二結合將令股市不時出現壓力,不過壓力相對有限,不至於構成對港股的根本性衝擊;特點三將為港股營造一個相對穩定有利的外部環境,對港股相對有利;特點四、五結合將對港股帶來長期支持,推動港股向上。

綜合而言,美國大選前的港股之路仍不平坦,以震盪向上機會較高。

13
八月
對美國無理挑釁的應對

截至昨日,美國新冠疫情感染人數已超過500萬,死亡人數超過16萬,感染人數略超過全球感染總數的四分之一,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均成為遠超他國的全球第一。

面對這樣疫情失控、經濟受到嚴重衝擊的惡劣情況,越來越多的選民開始表達對當政特朗普政府的不滿,因黑人被白人警員跪殺引發的廣泛「黑命貴(Black Lives Matter)」反政府騷亂至今無法平息,一心想競選連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靠常規手法很可能難以扭轉當前的不利局面,因此,一向離經叛道的他再出奇招,指望通過加強向中國挑釁來爭取支持,贏得大選。

 

美國對中國多番挑釁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在向中國無理挑釁方面動作多多:

2020年2月,美國宣佈把5家中國媒體列為「外國使團」,5月10日,又宣佈所有中國記者的工作簽證將由過往的無期限大幅縮減至90日;

7月,美國在中國南海舉行了兩次雙航母演習,並在7月13日發表措辭強硬的聲明否認中國對南海的主權主張;

7月21日,美國限期3天要求中國關閉駐休斯頓領事館;

7月2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加州尼克森總統圖書館,發表了被外界稱為「新鐵幕演講」的對華政策演說;

8月5日,蓬佩奧在記者會上宣佈美國建立「乾淨網路(Clean Network)」的五大措施,並點名包括華為、中移動(941)、百度在內的7家中國科技公司,禁止更多來自中國的應用程式,進一步限制中國公司進入美國的雲端系統;8月6日,特朗普發佈行政命令,45天後禁止美國居民與中國短片平台抖音海外版TikTok或其母公司位元組跳動,以及與騰訊(700)旗下的微信進行任何交易;

8月7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制裁包括特首林鄭月娥在內的11名中港官員,他們在美國的資產及利益,不論是直接及間接持有、持有50%或以上,一律遭到凍結及必需通報財政部轄下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同時禁止美國境內人士與制裁對象有交易。

8月9日,美國衛生部長率團訪問台灣,這是自1979年以來,美國最高級別的行政官員訪台。

 

挑釁相當無底線

從美國的這些動作來看,美國的挑釁是全方位的,包攬了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挑釁相當沒有底線、完全不講規則和道德,例如關閉中國領事館、限制中國記者在美國的停留,除了蠻橫霸道,看不出有任何能服眾、讓大家理解的理據;封殺TikTok和微信,說這些應用軟體影響了美國的安全,完全是「莫須有」的罪名。至於特朗普提出要收取TikTok賣給美國公司的大部分款項,已經是赤裸裸的強盜嘴臉,連遮羞布也不要了;美國衛生部長訪台,打破了中國和美國建交時關於美國不與台灣發生官方關係的默契,是對台海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原則的公然挑釁,有可能引發武力衝突,相當危險。

那麼,美國做出這些粗暴無理、沒有底線的行為,惡化中美關係,究竟要達到什麼目的?

在我們看來,美國或者特朗普政府主要的目的可能有兩個:

首先,通過將中國塑造為美國的敵人,凝聚內部團結,增加特朗普的支持度,幫助特朗普贏得大選;

其次,通過與中國形成清晰的切割和對立,逼迫盟友、中間勢力站隊,跟隨美國圍堵中國,改變目前美國僅靠一己和少數盟友之力與中國博弈的局面。

目前來看,起碼在美國大選之前,特朗普政府的對華策略是大致確定的,就是無理挑釁,升高與中國的對抗程度,拉盟友和中間勢力站隊,形成對中國的圍堵。

 

針鋒相對的利與弊

對美國的這個策略,中國可以有兩個對策:

第一個對策是針鋒相對,對美國的任何挑釁都進行對等反制。

這個對策的好處是有相當的民意支持,在美國傷害中國利益的時候,同樣對美國利益造成傷害。作為受到挑釁和打壓的一方,中國人民願意為了自身的尊嚴和長遠利益,承受一定的短期損失,其目的是希望通過對等反制給美國造成大致相當的損失,讓美國的極端力量承受壓力,理性力量擴大,令中美關係可以回到正軌。

壞處是美國政壇的反華力量目前佔據主流,其中的極端派正力求通過挑釁→中國反制→加強挑釁→雙方更加對立的模式割裂曾經較為密切的中美關係,並通過壁壘分明的對立,拉攏和逼迫盟友和中間力量站隊,形成類似冷戰對蘇聯的對中國圍堵圈。

如果中國採取針鋒相對的對策,中美緊張關係螺旋上升的可能性很高,對立強度達到一定的程度,中美之間的各種聯繫將可能被迫中斷,美國的盟友甚至中間力量就要被迫選邊,美國極端力量與中國切割、圍堵中國的圖謀就可能得逞。

採取針鋒相對策略的另一個不足是,只能視美國的挑釁被動反應,美國作為發起挑釁的一方,將較為容易預判中國的回應,並制定相應的策略,對中國不利。在有些情況下,對等反制可能也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傷害,例如美國封殺華為,如果中國對等封殺蘋果的話,就會傷及中國大量在蘋果代工廠工作的普通勞動者。

 

自身綜合利益最大化 恢復主動權

第二個對策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以自身綜合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不跟著對手的步子走。

這個對策簡而言之就是按照自己的節奏辦事,不必然對挑釁做對等反制。好處是脫離了你打我一拳,我必須踢你一腳的框框,恢復了自身行動的主動權,可以按綜合利益最大化的原則選擇反制或不反制。同時,也不必然要在對手挑釁的領域反制,完全可以自由選擇一個讓對方受損較大、己方相對佔優的領域進行反制。例如美國無理封殺中國的TikTok,TikTok雖然未必能夠改變被迫離開美國市場的命運,但可以用法律手段與美國政府對抗,如果可以在全世界面前彰顯美國無視規則和道德的強盜嘴臉,美國即使能夠對TikTok造成重大傷害,也要付出重大信譽和軟實力代價。

在當前美國試圖切斷與中國的聯繫,發動對中國圍堵的情況下,中國完全可以發揮大市場的吸引力,用進一步開放吸引更多的國家和企業與中國做生意、搞互利共贏,用開放對抗美國的切割,如果中國可以進一步融入世界,而美國又強行與中國切割,其結果就將是美國自己與世界切割而不是美國所期望的圍堵中國。

 

聚焦國內市場 減少對美市場依賴

美國想與中國切割,這是不以中國的意志為轉移的,中國必須準備應付中美關係的進一步破壞。從這個角度看,把中國經濟的立足點放在國內市場上,減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是降低中國經濟未來風險的一個重要方向。

另一方面,中國以進一步開放和互利共贏應對美國的強行切割,對中間勢力和美國的盟友將更具吸引力。如果美國強逼本可以與中國合作、互利共贏的國家放棄自身利益,跟隨美國圍堵中國,本質就是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為敵,即使這些國家不敢公開反對美國,也必定不會真心跟著美國走,美國的圍堵策略就會註定失敗。

當然,如果不針鋒相對、反制美國的每個挑釁,可能有一部分民族情緒強烈的中國民眾會不滿意,需要注意。

綜合而言,美國似乎正採取用無理挑釁升高與中國的對立,逼迫各利益相關方與中國切割的策略,為了不讓其目的得逞,中國的較好應對似應是不隨之起舞,按自己的節奏辦事,用進一步的開放吸引中間力量,以打破美國的圖謀。

7
八月
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重大調整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完善宏觀調控跨週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會議內容中有幾句話對未來有深遠影響,必須認真領會。

一句是:“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

這句話的宏觀含義就是中國面對的國際環境,以往的經濟運行方式,可能都面臨一些根本性的改變,不能用臨時應付一下,期望困難很快過去的心態來應對,例如對中國外部環境有重大影響的中美關係,恐怕困難就不是短期可以克服的,不管誰當總統,中美之間的對立、鬥爭都將較長時間存在。過去全球化順利發展時形成的經濟運行模式,可能也要考慮做出相應改變,以應對發生了根本變化的國際環境。

 

 

另一句是:“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句話裡有兩個概念,國內和國際迴圈。

國際大循環基本是改革開放以來實際奉行的主要經濟發展戰略,1987年, 中國計委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建, 在新華社內部刊物《動態清樣》上發表文章《走國際大循環經濟發展戰略的可能性及其要求》。王建所提出的國際大循環戰略, 其目的是通過大力引進外資,發展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 為重工業發展取得必要的資金和技術, 再用重工業發展積累的資金返回來支援農業, 從而通過國際市場的轉換機制,溝通中國農業與重工業的迴圈關係。這個戰略隨後迅速被官方認同, 進而成為中國外向型經濟的觀念基礎。

不過,不管現在中國主觀上是否仍想繼續推行國際大循環這個以出口為主的經濟發展戰略,客觀上隨著抑制中國成為美國最重要長期戰略的逐漸清晰,以及美國在全球範圍打壓中國的努力,中國繼續進行國際大循環的客觀環境已經迅速惡化,中國必須要考慮較少地依賴國際市場以發展自身經濟。

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快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就是中美關係惡化背景下的產物,為了中國經濟能夠持續、平穩發展,有必要減少對國際市場的依賴,使得國際環境惡化不至於對中國經濟構成嚴重的負面衝擊。當然,國內大循環為主,並不是排斥國際大循環,中國的對外開放要繼續擴大,要在國內大循環為主的基礎上,把國際大循環搞得更好,讓二者互相促進、協調發展。

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在經濟上的含義就是,要擴大內需,讓更多的企業直接面對國內的消費市場而不是國際市場,用廣大的國內市場吸引國內企業和外資,通過內資外資的良性競爭,促進經濟的高品質發展。所以,順利實施國內大循環戰略的關鍵是擴大內需,建立一個擁有巨大規模的內需市場,增強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吸引力;對資本市場的含義就是,內需概念將會受益。

 

 

第三句是:“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創新”。

按照政府的思路,成功實施國內大循環戰略,其路徑不是傳統的‘舊基建’,而是要調整產業結構,限制低技術、過剩的傳統產業發展,更多依賴科技創新帶動經濟。也就是說,新經濟、互聯網、數字經濟、高端製造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醫療養老等,將是帶動內需、形成國內大循環的主力。

宏觀來看,這是一次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重大調整,是一次從‘外向型經濟’向以‘內向型經濟’為主運行模式的轉變,在這個新戰略下,出口的重要性將會相對下降,內需的重要性將會大大上升,對資本市場來說,新戰略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出口概念的衰落和內需概念的崛起,而內需概念的核心又是以科技創新為代表的新經濟。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