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16
四月
與其別人印 何不自己印?

今年已經過去了一個季度,從公布的經濟資料看,中國首季出口表現令人驚喜,遠超之前預期;國家統計局公布的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也扭轉了之前幾個月的收縮態勢,報50.8進入了擴張區間。

不過,市場主體對經濟的體感仍然有些偏冷,宏觀經濟最關注的兩個指標--通脹和就業,也都不大理想,國家統計局公布的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增長0.1%,較上月下降0.1%,接近通縮。CPI在通縮的邊緣波動,如果從去年4月算起,已經延續了1年,說明準通縮已經不是經濟的短期現象;2月的青年失業率為15.3%,也處於較高水平。

而反映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從2022年10月至今已經連跌了18個月,說明市場需求不振、產品價格壓力較大的情況沒有明顯改善。

自中央政府2021年底提出「三重壓力」(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以來,「供給衝擊」已經隨着疫情的過去不再成為問題,但「需求收縮」、「預期轉弱」卻成為老大難,至今繼續困擾經濟。實際上,經濟之所以陷入準通縮環境遲遲無法走出,且失業率持續偏高,都不過是「需求收縮」、「預期轉弱」在不同領域的反映。

自2021年底至今,時間接近3年,「需求收縮」、「預期轉弱」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情況甚至可以說還有些惡化,因為近1年經濟已經滑入了準通縮狀態,物價的壓力比前兩年更大,今年CPI全年平均水平,已基本不可能達到人大政協兩會為通脹設定的3%目標。

「需求收縮」、「預期轉弱」這兩個問題提出了接近3年,政府也不斷地出台各種政策刺激經濟,3年的時間也足夠讓刺激政策顯效,可刺激政策實施到目前的效果卻是令經濟走入了準通縮狀態。這個無法令人滿意的巨大偏差只能說明一個事實:要麼推出的刺激政策不夠對症,要麼政策的力度不足,要麼二者兼而有之。否則,就無法解釋為甚麼問題遲遲未能得到解決。

如果僅聚焦如何盡快走出通縮、為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經營環境、鼓勵市場主體積極消費,增加貨幣供應恐怕是一個必然的選擇。因為在經濟理論上,「通貨膨脹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貨幣現象」。產品漲價,是因為過多貨幣追逐產品的結果,相反產品跌價,則是貨幣不足、有產品沒人買的結果。但是,中國的貨幣供應是否不足呢?有人拿廣義貨幣供應(M2)舉例,3月中國的M2近305萬億元人民幣,約為去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42%,比美國高多了,怎可說貨幣供應不足呢?

 

 

內地走出通縮 貨幣供應須加碼

不過,理論應該服從於事實而不是相反,理論上M2供應不少了,可事實上的準通縮卻證明這個有點想當然的說法有問題。原因可能與M2中間存在大量的貨幣在金融系統內空轉有關,近1、2年人民銀行公布的M2裏面包含了大量定期存款,也說明大量資金不是投入了實體經濟,而是停在金融系統吃利息,這麼一來M2增加得再多,其實對實體經濟的意義也不大,M2作為判斷實體經濟貨幣供應的訊號已經一定程度失真。

增加貨幣供應無非兩條路,一是經濟體內通過增加貨幣流速、提高貨幣乘數來增加銀行貸款,就是傳統增加M2的套路;二是央行直接增加向經濟提供基礎貨幣。由於過去幾年的實踐證明,靠銀行表面增加貸款,擴張M2的做法效果不大,M2不斷增長,實體經濟卻走入準通縮。因此,擴張貨幣供應更有效的辦法可能是央行擴大直接向經濟提供基礎貨幣。

有些人擔心經濟的宏觀槓桿率過高對發展不利,在經濟已經準通縮的情況下仍然試圖限制槓桿,不願意擴大央行向經濟體提供貨幣。他們可能忘記了,貨幣不會憑空產生,完全源自央行對金融系統的貸款,在一定意義上,債務與貨幣是一一對應關係,限制債務必然限制貨幣,造成貨幣供應的不足,導致通縮。換言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走出通縮需要更多的貨幣供應。

一般來說,央行增加向經濟投入基礎貨幣主要有3種途徑:一是直接向財政部貸款,如購買財政部發行的國債等;二是通過各種工具,向金融系統貸款;三是外滙佔款,當外資流入時,向央行購買本幣,央行增發本幣收購外滙。其中前兩種政府可以自己決定,第三種則需要外資的回應及配合。

 

吸外資多屬美元 風險高不可控

中央政府目前針對準通縮的環境,採取的其中一項主要對策是增大吸引外資的力度,希望通過吸引更多外資的流入,增加貨幣供應和經濟活力。

表面上,吸引外資流入確實可以達到增加央行基礎貨幣投入的作用,有助於推動經濟早日走出準通縮。但實際上,比較吸引外資和央行直接增加對經濟的基礎貨幣供應,結果上還是有不小的分別,吸引外資的邏輯有些地方也存在瑕疵。

吸引外資主要是吸引美元資金,首先就會增加中國持有過多美元的地緣政治風險;其次,大家都知道美元由於國債已經失控,長遠存在不小的風險,支持美元價值的美國全球霸權也正在衰落,與人民幣相比,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工業生產國,有強大的生產能力,顯然人民幣的長遠可靠性要更高一些。既然美元的長遠風險相對較高,美元又是美國印的,中國基本不可控制,那麼為甚麼寧要美國印的風險更高、更不可控的美元,而不選自己印更可靠、可控的人民幣,邏輯上並不合理。

 

增投基礎貨幣 免優質資產流失

再者,就算吸引外資和央行自行增加基礎貨幣投入都可以帶來貨幣供應的增加,推動經濟發展。但在所有權上,二者卻有巨大分別。引進中國的外資,持有的人民幣所有權屬於外資,購買資產的所有權也屬於外資,在目前準通縮的情況下大量引進,有可能造成內地優質資產的低價流失。如果央行不借助外資而直接增加基礎貨幣投放,貨幣供應增加了,同樣可以搞活經濟,推動經濟走出準通縮,卻不會帶來優質資產流失的後果,優點相當明顯。

而且,吸引外資由於受制於美國的全球霸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美西方及其盟友,目前實行的是一條限制金融資源流入中國的路徑,在美國的阻撓下,內地吸引外資的效果恐怕未必理想。

總之,如果希望通過吸引外資推動經濟走出準通縮,很可能受制於美國的阻撓,未必能夠實現,而且即使可以實現,對經濟的作用也可能有利有弊。如果不靠外資,央行自行擴張基礎貨幣投入,同樣可以推動經濟盡快好轉,而且可控性高,不利之處相對較少,更值得選擇。

 

9
四月
以利誘之 打破圍堵

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上周四(4月4日)又來中國訪問了,這是她在拜登(Joe Biden)政府任內的第二次訪華,以老太太近80歲高齡,長途奔波,確實是頗為辛苦,說明美國政府對中美關係還是非常重視的。

不過,老太太事先張揚、來華訪談的重要議題是「緩解美方對中國產能過剩的擔憂」,說直白點就是想限制中國以「新三樣」(電動汽車、鋰電池及光伏電池)為代表的高科技產品出口,對於這種損害中國利益的想法,新華社已有明確的回應,認為「耶倫提出產能過剩問題『是在為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製造藉口』」。

從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與中國打貿易戰開始,發展到拜登政府的「小院高牆」(限制中國的高科技發展)、四面圍堵政策,中美博弈的一些基本框架已經大致確定並顯現出來:

 

 

美遏華保霸權 惟不可能脫鈎

一、中美之間的矛盾是結構性矛盾,無法避免,只能管控,盡量讓矛盾不至於激化到雙方無法控制的程度。因為美國已經沒有信心在公平的競爭中勝過中國,保持其全球霸權,因此美國對華策略就變為以打擊和遏制為主,類似於「跑不過你那就絆倒你」策略。只要中國不放棄自我發展的努力,衝突就無法避免。

二、中美完全脫鈎也不可能,美國只能一方面盡量在高科技上限制中國,另一方面盡量通過推動產業鏈離開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美國這種又限制又合作的策略,主要是一個利弊權衡的產物,因為中國有大量產品佔據了全球市場的較高份額,離開中國產品,全球市場根本無法提供足夠供應,強行脫鈎只能是給自己挖坑,不符合美國利益,因此美國的策略就變為在關乎其科技霸權的要害領域,哪怕付出一定代價也要遏制中國,而在不那麼敏感的民生領域,則通過推動轉移產業鏈徐徐圖之。

三、中美之間基本不可能爆發熱戰,雙方政府都沒有直接與對方發生軍事衝突的意圖。雖然美國為了給盟友與中國對抗打氣,不時有將軍出面發表一些美國與盟友站在一起之類的強硬言論,但實際上,美國可能比中國更不願意發生直接軍事衝突。中國出於自身愛好和平、以及聚焦發展的策略,肯定不願意與美國衝突、招惹強敵、打斷自身發展;美國則可能出於對戰敗或者無法戰勝的恐懼,不敢與中國在台海或者南海發生熱戰。

因為俄烏戰爭已經很好地詮釋了缺乏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不要說戰勝對手,就是維持戰爭都是很難做到的。而中國,恰恰有全世界最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除非美國一擊就可以打敗中國,否則戰爭愈持久,美國失敗的可能性就愈大。而美國一旦失敗,必定葬送其全球霸權,付出無法承受的代價。所以美國急於與中國在競爭中設立「護欄」,防止競爭滑向直接軍事衝突是符合邏輯的,也側面證明美國其實是害怕與中國發生熱戰的。

四、中美之間的矛盾在一段較長的時間裏,將主要表現為美國主導的聯盟對中國經濟「圍堵」,和中國經濟突破「圍堵」之間的矛盾,因為經濟基礎,才是決定中美博弈最後勝負的決定性因素。

耶倫說中國的產能過剩會傷害美國經濟和工人以及全球經濟,其實質就是在為「圍堵」找藉口,希望想方設法限制中國的產業發展、降低中國的領先產業優勢。未來美國領導盟友對中國的經濟「圍堵」恐怕將成為常態,對這一點不應該存有幻想,需要中國拿出切實有效的策略加以應對。

 

瓦解西方圍堵 宜「合縱連橫」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圍堵」和反「圍堵」例子,可能是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為了阻止秦國統一天下,「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合縱」組織聯盟抗秦;而為了瓦解聯盟,秦國謀士張儀提出了針鋒相對的「連橫」對策,通過拉攏聯盟內的一些國家,達到破壞聯盟的目的。

《資治通鑑•周紀三》裏記載了一個著名的小故事,生動演繹了秦國如何瓦解齊、楚兩國針對秦國的盟約「秦王欲伐齊,患齊、楚之從親,乃使張儀至楚,說楚王曰:『大王誠能聽臣,閉關絕約於齊,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婦,長為兄弟之國。』楚王說而許之。」秦王想攻打齊國,可是又擔心齊、楚之間的盟約,就派張儀去游說楚王,大意是只要楚王斷絕與齊國的盟約,秦國就會割讓商於六百里土地給楚國,秦、楚長為兄弟之國,楚王很高興就答應與齊國終止盟約。

張儀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擅長搞陰謀詭計,給楚王的許諾後來自然也沒兌現。這裏舉這個例子,不是要肯定張儀的行為,而是想借這個小故事說明,盟約或者聯盟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盟約中各個成員的利益也並不一致,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吸引力夠大,聯盟中一些成員改變立場其實十分正常。

 

華吸外資 還需經濟興旺配合

中國政府近來積極招商引資、歡迎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其背後邏輯也是想利用中國超大市場的吸引力,吸引外資留在中國,與中國經濟建立更緊密的聯繫、共同發展,讓美國孤立中國、隔離中國經濟的圖謀無法得逞。

要想令這個對策行之有效包含兩方面因素,其一是中國政府對外資進入中國的正面態度,這方面中國政府不斷通過各種機會表態,已經相當清楚;其二是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如果中國經濟蓬勃興旺,企業經營環境良好,盈利前景明朗,自然會加大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令中國政府的歡迎外資態度獲得有力呼應;而如果中國經濟表現未如預期,企業在類通縮的環境中艱難求存,盈利前景不明朗,那就會削弱中國市場的吸引力,減弱中國政府正面態度的效果。

所以,從中國的歷史經驗看,打破「圍堵」的有效對策很清楚,就是要誘之以利,通過經濟上的吸引力,選擇合適的突破口,動搖「圍堵」聯盟的部分成員,瓦解「圍堵」聯盟。要達到這個目的,除了歡迎大家來中國賺錢的態度,還需要一個興旺、熱氣騰騰的中國經濟加以配合,也就是說,需要盡快改變目前中國消費需求不振、市場低迷的現狀。

2
四月
新環境下谷經濟 貨幣供應須換新思維

中國經濟處於怎樣的狀態?可能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會得出不同的觀察。看好者有看好的依據,例如去年經濟增長達5.2%,遠超美國的2.5%增速,更不必說日本的1.9%增長和歐盟的0.6%增長。

 

 

宏觀數據回暖 微觀主體感受冷

橫向比,中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經濟增速可以說是遙遙領先;可是看淡者也不是憑空想像,同樣有很多證據支持,從市場主體的切身感受來看,家庭最主要的實物資產(房子)大幅貶值,金融資產(股票)大幅跌價,經濟在類通縮的環境下,企業經營困難「內卷」嚴重,很多企業需要裁員自保,令到社會的就業前景很不明朗。

換言之,宏觀資料的較好表現微觀主體基本感受不到,微觀市場主體感受到的是經濟偏冷,賠錢容易賺錢難,需要謹慎、多存錢少花錢。

企業「內卷」嚴重又加劇企業「外卷」,激起其他國家反彈,筆者在3月19日的文章「內需不振向『外卷』TikTok遭遇響警號」裏提出「對受擠壓的外資來說,中國市場可能正在丟失,本土市場又要被中資搶佔,很容易會走向貿易壁壘,限制中國出口。」3月27日(上周三),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在佐治亞州指「中國的產能過剩扭曲了全球價格和生產模式,損害了美國企業和工人,也損害了世界各地的企業和工人」,她還說,美方在之前與中國的討論中提到了產能過剩的問題。她計劃在她再次訪華期間把這個問題作為討論的一個關鍵議題。

雖然今年1、2月中國的出口增長遠超預期,令人喜出望外,但在美西方未來可能進一步加強針對的情況下,前景並不明朗,能為中國經濟增長帶來多大助力也不確定。

即使是橫比較為出色的經濟增長,如果縱向自己和自己比較,其增長勢頭也呈現出逐步減弱的趨勢,附表是2007年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速。

雖然資料間或有小反彈,2020年至2022年由於疫情影響經濟增速也不正常,但如果考慮到2023年走出疫情的經濟增速僅5.2%,2024年經濟增速的設定目標也不過5%左右,經濟持續減速的勢頭仍然非常明顯。

2007年以來的經濟持續減速,部分原因可以歸咎於中國的經濟轉型,以及中美關係逐步惡化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傳統的金融政策逐漸不足以應付新形勢可能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M2供應續擴大 惟通縮陰霾未散

傳統上,觀察金融支持經濟的力度一般較為關注廣義貨幣供應量(M2),以及社會融資規模,可是如果僅看這兩個資料,卻很難理解為甚麼持續擴大的廣義貨幣供應量以及社會融資規模,卻會給中國經濟帶來接近通縮的結果。表面上,貨幣供應的增速沒有降低,今年2月中國的M2已經接近300萬億人民幣,折合超過40萬億美元,幾乎是美國1月M2約20.8萬億美元的2倍,可經濟表現上卻是美國過熱(通脹遲遲未能受控),中國偏冷(經濟持續在通縮的邊緣掙扎),可見這個M2的訊號意義已經失真,無法用之判斷經濟形勢。

相反,過去一般不大被重視、主要包括現金和活期存款的狹義貨幣(M1)卻似乎更能解釋中美之間的經濟差異,中國2月的M1約67萬億人民幣,折合約9萬多億美元,僅約為美國約18萬億美元M1的一半,與美國熱中國冷的經濟表現脗合,從這個邏輯看,刺激經濟更有效的方法應該是央行增加現金投入,而不是過去傳統的鼓勵商業銀行增加貸款方式。

附圖是2000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規模(藍綫)和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規模與GDP之比(紅綫),從附圖可以看出,雖然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規模持續處於上升通道,但其資產負債規模佔GDP的比例卻並非如此,在2009年之前,這個比例處於上升期,不過從2008年開始上升明顯變慢,與前表中國經濟自2008年開始減速的時間段大致脗合,其後的十幾年間,這個比例不斷下降,伴隨着中國的經濟增速同樣不斷走低,直到2022年8月,這個比例才有了觸底迹象,開始震盪回升,與近來在政府不斷推出各種支持經濟政策,經濟好轉訊號逐漸增加的時間基本一致。

 

宜擴人行資產負債表 更重實效

從資料看,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規模與GDP之比同GDP增速的相關一致性十分明顯,當這個比例持續上升時,經濟增長不斷加速;而當這個比例持續下跌時,經濟增速則不斷下降。因此,從二者關係的角度,政府有效的刺激經濟途徑,也許應該擴大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與前述刺激經濟從擴大M1着手可能更有效的方向一致。

2021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政府不斷推出各種刺激經濟政策,然而一些過去行之有效的政策實施的結果普遍未能達到理想,說明在新的環境下,延續過去刺激經濟的思路恐怕事倍功半、不易解決問題。因此,有必要根據變化的形勢、與時俱進,更新政府的政策工具箱,加入幾件實證有效的有力工具,例如大膽擴大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向經濟注入更多現金等。總之,只有擺脫舊思維的束縛,以實際效果為導向,不盲目相信「本本」(西方理論),刺激經濟才會有更好效果。

26
三月
港樓市中長期前景 還看內地經濟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2月28日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宣布全面撤銷樓市「辣招」(各種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已經實施超過13年的樓市「辣招」,如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等,自即日起全面撤銷。

除此之外,為了支持樓市,金管局還暫停實施物業按揭貸款假設利率上升2厘的壓力測試要求;放寬價值3,000萬元或以下的自用住宅物業的按揭成數上限至7成;價值3,500萬元或以上的自用住宅物業的按揭成數上限調整至6成;非住宅物業包括寫字樓、商舖及工廈等的按揭成數,上限由6成提升至7成。

也就是說,預算案不光取消了舊的置業限制,金管局還加大了金融支持樓市的力度,這套組合拳打出來,對於短期活躍市場氣氛、提振樓市需求有比較明顯的作用。

據銷售中介資料,「撤辣」後的日均二手成交宗數已經創近3年新高,一手新樓的成交宗數是「撤辣」前的數倍,市場已經較為活躍。不過,由於市場參與者對後市看法分歧,部分認為市場已經見底,部分則認為「撤辣」後是較好的逃生時機。因此,多空博弈下樓市價格尚未有顯著回升。

 

 

撤辣助交投 經濟結構問題未解

疫情後恢復全面通關以來,香港的復甦形勢未如預期,現行經濟的各個支柱行業都遇到了一些新問題,使得過去香港習慣的「衝擊過去很快復甦」老經驗不再適用。經濟復甦乏力、市民財富縮水又拖累了樓市,令到過去長期供應不足、需求旺盛的樓市開始出現供應過剩的少見景象。

客觀來看,香港由於內外環境的變化,所遇到的經濟困難很大程度已經從過去的周期性轉變為結構性,不是靠坐等就可以自然恢復的。

香港金融業的結構性困難,就是在美西方愈來愈敵視中國發展的情況下,由於地緣政治的原因,遇到了一些人為製造的困難,例如美國出台各種限制香港和內地的政策、法律,限制對內地和香港的投資,鼓動資金離開內地和香港,帶頭抹黑香港和內地的發展等,為香港的金融業製造了不少的困難,因為截至目前香港金融市場還是一個美西方資金主導的市場,美西方資金有意打壓下,確實給香港金融業製造了很大的困難,單靠香港不易克服。

貿易物流業的結構性困難,主要是香港在與內地融合方面的速度不夠快,未能抓住內地以「新三樣」(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為代表產業高速發展的機會,分享這波高技術產品出口急速增長帶來的紅利,在貿易結構上已經有些落後。

旅遊零售業的結構性困難,主要來自內地遊客旅遊模式的轉變,從過去以購物為主的「購物遊」,轉為以文化特色為主的「深度遊」,遊客消費能力下降;與此同時,內地服務業快速進步、性價比提高,又增加了對港人的吸引力,造成了疫情後持久不息的港人北上消費熱潮,影響了香港本身的消費力。

經濟的支柱行業遇到了困難,港股市值從2021年最高接近60萬億元,跌至最低不足30萬億元,財富蒸發了數十萬億元,在經濟疲軟和財富蒸發的共同作用下,以表達財富而不是創造財富為主的香港樓市,自然也難有起色,即使名義上的所謂「剛需」,在面對經濟不好、就業前景不穩定的情況下,也多數採取觀望態度。

所以,香港樓市的不景氣,表面上當然與美元利率高企有不小的關係,但本質上還是由於自身遇到了一些結構性的經濟困難,而經濟上的困難,恐怕要比美元息率對樓市的影響更大。

「撤辣」可以大幅減輕入市者的買樓成本,肯定對需要買樓的人有好處,近期的樓市成交大幅回升也證明了這一點,但是,「撤辣」是否可以支持香港樓市長期平穩發展,答案卻不那麼肯定。

盤點未來對香港樓市利好的因素,主要的有:1.美國下半年減息的機會較大,由於香港實行聯繫滙率制度,香港供樓的按揭利息未來展望也趨勢向下,對於減低供樓成本、鼓勵置業有利;2.香港近年積極推動引入人才計劃,又開放了投資移民,雖然投資移民計劃不可用於買樓,但香港財富和人口的增加都對樓市有利。不過投資移民計劃規定投資金額為3,000萬元以上,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可能有些偏高,有可能影響投資移民計劃的實施效果。

 

內房未脫困 恐拖累GDP達標

以上因素主要是外部因素,雖然對香港有利,但未必可以決定香港樓市走向,香港樓市真正的決定性因素長期還是要看香港經濟,而由於香港經濟與內地的聯繫愈來愈緊密,所以一定程度也可以說,內地經濟的表現對香港樓市有巨大影響。

目前看內地經濟還有些不確定性,剛結束不久的兩會為今年的內地經濟發展確定了基本框架,設定了5%左右的經濟增速,財政投入也溫和擴張,總體的感覺較為正面。不過,目前尚未走出困境的房地產,以及在通縮邊緣晃動的經濟環境,卻為經濟能否達成預定目標留下隱憂。

 

內需不振 刺激效果仍欠理想

內地房地產方面,雖然推出的支持政策相當多,但實際效果難言理想,今年1、2月內地房地產的銷售額普遍大幅下降,迄今尚未見到好轉的迹象。而由於房地產產業鏈長、影響廣泛的特點,如果房地產不能盡快觸底和好轉,可能仍會拖累經濟;類通縮的經濟環境在內地已經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根本原因還是近幾年中央反覆強調的「內需不振」,不過這個問題同樣不是那麼容易解決。截至目前為止,政府對房地產的一系列刺激需求政策,市場主體的反應都不是很熱烈,說明在負財富效應和經濟展望不明朗的情況下刺激需求,並非容易的事情。

簡單來說,決定香港樓市長期走勢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內地經濟,而內地經濟尚有一些不明朗因素。不過,考慮到政府仍在不斷推出各種支持經濟政策,兩會確定的國內生產總值(GDP)5%左右增長目標,還是有較大可能達到,對香港樓市帶來正面支持。因此,香港樓市的中長期前景可能謹慎樂觀。

19
三月
內需不振向「外卷」 TikTok遭遇響警號

過去,在美國自我感覺良好、實力遠超中國的時候,美國在中國人民面前一般還是注意形象、或者注意宣傳包裝的。那時候,他們雖然一手拿着刀,對不聽話、不馴服、敢於反抗的對象動輒趕盡殺絕,但另外一隻手還是拿着民主、自由、聖經、天選之子等等的迷魂湯,給大家洗腦說教、並美化自身形象。

然而,隨着中國實力不斷壯大,美國愈來愈不淡定了,自我感覺也從一切盡在掌握變成了捕風捉影、疑神疑鬼,過去曾經行之有效的「一手宣傳、一手打擊」的策略似乎對中國也不靈了,帶着道德的面紗行事反而妨礙了美國的巧取豪奪。於是,近年美國開始下定決心不裝了,從過去一手拿刀鎮壓反對者,發展到另一隻手也拿起刀來公開搶劫。

最近的例子,就是對TikTok在美業務的明搶。3月1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352票支持,65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一項法案。該項剝離法案將迫使字節跳動(TikTok的母公司)出售TikTok,否則蘋果、Google等應用商店將被強制停止對TikTok網路託管服務,TikTok也無法與其他美國企業進行業務往來。核心意思就是一句話:不賣給美國就關門。

TikTok做錯了甚麼嗎?看不出來。TikTok沒有違反任何一項美國法律,至於懷疑TikTok可能危害美國家安全,不過是「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錢」的現代版變種搶劫宣言。TikTok唯一「錯處」,可能就是業務發展太好了,TikTok自2017年進入美國市場,很快超過美國本土熱門APP如YouTube、Facebook等,長期佔據應用商店下載量榜首,令美國眼紅。另外,TikTok的中國血統,可能也讓聽到中國就抓狂的美國反華人士,變成了緊盯紅布、雙眼充血的公牛,務必要除之而後快。

按照美國的立法程式,眾議院通過後,還需要參議院同意,並交總統簽署成為法律。如眾議院與參議院對於立法版本有分歧,雙方還需要磨合出一個共同版本。不過,從眾議院通過時的絕對優勢來看,強迫出售TikTok法案最終大概率也會在參議院獲得通過,而總統拜登(Joe Biden)早已開口明示:若美國國會最終通過這項法案,他就會簽署。因此,美國用立法手段明搶TikTok,大致已成定局。

 

 

京或禁轉讓 TikTok業務難出售

美國要用立法手段搶劫TikTok已明確,那麼TikTok和中國政府又可以如何應對呢?

預估可能的選擇,無非是下面幾種:

第一種選擇,屈從美國。這個選擇對美國最有利,因為完全達到了美國的目的;對TikTok的股東也較為有利,因雖然出售TikTok可能會遇到壓價,但仍可收到巨額回報,股東還可獲利;但對中國的國家利益不利,因如果美國搶順了手,又不需要付出多少代價,就很可能會繼續搶劫其他中國企業,不僅僅是TikTok一家的事情。

第二種選擇,一拍兩散,寧願犧牲股東利益也不讓美國得益。這選擇估計TikTok的股東未必會同意,因在商言商,股東總是在尋求最大商業利益,若只能在出售或關門裏二選一,估計股東會選擇出售而不是關門。

第三種選擇,股東同意出售,但中國政府不批准轉讓技術。中國政府在2020年8月公布禁止「基於資料分析的個性化資訊推送服務技術」,根據該項規定,TikTok核心視頻推送技術在禁止出口之列,若中國政府不批准該技術出口,美國買下的將是個缺乏核心技術的業務,未來發展成疑,價值大打折扣。而且,如何能夠從現有業務中剝離核心技術也是個很大問題,中國政府倘不批准技術出口,很有可能將導致業務無法轉讓,造成事實上的一拍兩散。

TikTok事件後續發展,有較大的可能會向第三種選擇方向演變,就是美國通過法案,但中國不批准出口技術,造成事實上TikTok業務無法出售。如果變成這樣,事情就會持續燃燒,市場就會有一段時間的混亂,那美國的目的就不光沒有達到,而且可能要承受TikTok用戶廣泛不滿、國際形象受損等代價,對美國繼續在搶劫的道路上狂奔是一個小小的打擊。

 

美對華敵意高 續打壓出海中企

若美國搶劫TikTok成功,那麼接下來可能也會被擺上餐單的,就是同樣在美國業務進展優異的中國App,如電商拼多多旗下Temu和希音旗下Shein;反之,若美國搶劫TikTok不那麼順利,甚至要付出一定代價,也許美國繼續搶劫的積極性就會沒有那麼高漲。

不管美國對TikTok的搶劫是否成功,有一點可以確定,美國對中國的敵意相當高,美國眾議院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在近期發言中,已明確將中國定義為美國的敵人,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打擊,也正從所謂與國家安全有密切關係的通訊、半導體領域向生物、娛樂、電商擴散,中國領先的生物醫藥企業藥明康得及TikTok最近受到無端攻擊,就是美國敵意的最好證明。

中國企業出海,在美西方遇到愈來愈大的阻力是個不可忽視的事實,除了美國,歐洲方面也積極為中國電動車及電池的出口設置障礙,如歐盟去年10月啟動對中國出口的純電動車的雙反調查(反傾銷、反補貼),這些現象說明,如果內需持續不振,靠向外爭取市場的經營模式,未來可能還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力谷內需助營商 吸外資挺經濟

內需不振是疫情以來中國經濟遇到最大問題,中央政府多次強調要用各種方法提振內需,但至今成效有限。內需不振直接導致企業經營困難,經濟持續在一個類通縮的環境中運行,企業毛利率不斷承壓,企業之間不斷爆發價格戰,造成嚴重「內卷」(即過度競爭)。而當「內卷」到很多企業難以生存時,就會被迫「外卷」、尋求向外擴張。

表面看,企業向外擴張是好事,但實際上卻不那麼簡單。首先,嚴重「內卷」造成企業經營困難,同樣壓縮外資的生存空間,很多外資競爭不過內地企業被迫縮小業務、甚至退出市場,變成中國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下降;其次,企業在內地市場「卷」不動時,要麼結業、要麼被迫「外卷」,意味着要出海搶奪外資的本土市場。對受擠壓的外資來說,中國市場可能正在丟失,本土市場又要被中資搶佔,很容易會走向貿易壁壘,限制中國出口。

所以中國企業出海遇到困難,部分可歸咎於中國市場的內需不足,若政策發力令中國市場內需興旺,就能吸納更多的外資,外資可在中國市場得利,就會相對降低對中國企業出海的敵意,反而有利中國整體的發展。

12
三月
政策目標敲定 經濟基調望溫和改善

今年的兩會昨日降下帷幕,為2024年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確立了基本框架,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形勢,就是「收縮基本過去,未來溫和擴張。」

中國經濟近兩年面對一定壓力顯而易見,預期轉弱、需求不足一直困擾市場,中央政府之前提出的「三重壓力」(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到目前為止,「供給衝擊」已經不再成為市場的關切,但「需求收縮、預期轉弱」卻遲遲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中國經濟面臨的壓力,一定程度與2021年施行的一些收縮性政策有關,如嚴控房地產槓桿、限制科網平台的無序擴張、打擊教培平台、控制地方政府債務等,都對需求和市場主體的未來預期有負面影響。

 

 

刺激性房策 民眾回應欠積極

因為對房地產的融資在短期內突然收緊,導致了一大批以「高負債、高槓桿、高周轉」為特徵的內房企業(特別是民企),出現了資金鏈斷裂引起的債務爆破危機,之後債務危機又向兩個方向演化,對企業而言是迫使盡快拋售其資產套現,增大了房地產市場的沽售壓力;對購房者而言,是削弱了其購房信心,延遲了其購房決定。供應增加和需求下降還惡化了供求平衡,進一步打擊了購房者信心,令投資者退出市場,剛需者更加觀望。

由於房地產行業規模巨大,上下游聯繫廣泛,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對經濟形成了較大拖累。政府看到房地產市場崩潰的危害後,不斷地釋放各種支持房地產市場恢復的政策,過去房地產熾熱時施加的各種限購、限貸政策,現在已接近全部取消,一些城市甚至通過更進取的降低首付比例、或者現金補貼等辦法刺激需求。事實上政府已經取消了對內房企業「三條紅綫」限制槓桿的要求,通過針對具體專案的「白名單」方式直接給專案融資,協助房地產市場恢復正常。

從政策角度觀察,對房地產的限制性政策大致可以說已經取消,政府的立場已經從限制轉向支持,不過由於房地產市場崩跌形成的熊市預期揮之不去,民眾對刺激政策的回應不夠積極,致使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仍在惡化。

政府對科網平台的限制政策同樣已經轉變,2022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支援平台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在實踐中,2023年底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網路遊戲管理辦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引起市場對政府加強管制的疑慮,導致股市大跌,之後新聞出版署並未推行原方案,顯示政府支援平台企業發展並不是說說而已,而是能接受市場意見、有實際行動。

至於之前受到致命打擊的教培行業,相關政策的傾向也是朝向寬鬆,允許有條件恢復的方向演進,與之前的嚴格禁止有很大的不同。

延續下來的政策主要是控制地方政府債務,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裏,提出「各級政府要習慣過緊日子,真正精打細算,切實把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實效來。」也就是說,2021年以來那些偏向收縮的政策,只有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還在繼續。不過,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的地方專項債定在3.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增加1,000億元,仍有溫和擴張。

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的財政赤字率定在3%,乍一看似乎有點偏低,因為在民企、外資、地方政府都存在各自問題的情況下,刺激需求一定程度需要更多來自中央政府的財政資金,而3%屬於正常的赤字率,並沒有顯著擴張,令人擔心刺激經濟的力度是否足夠。

 

總財政支出 非如表面保守

不過,如果加上其他的開支,總財政支出並不像表面上那麼保守。根據政府工作報告,赤字率3%,代表赤字金額為4.06萬億元,比去年預算增加1,800億元;預算開支增加1.1萬億元;地方債3.9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今年發1萬億元;總開支較去年增加逾2萬億元,開支增長約8%,增速不算低。

從政府財政安排的支出情況看,未來溫和擴張的大局基本確立,尚不明朗的是具體投向和速度。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確定為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這些目標裏,實現5%左右的經濟增長,以及3%左右的通貨膨脹都需要較大努力。

雖然去年的經濟增速為5.2%,與今年定下的目標相若,但2022年由於受疫情影響,中國經濟增速較低,所以去年的經濟增速雖然不錯,卻部分源於上年的低基數優勢,在今年缺乏低基數優勢的背景下,要想克服經濟壓力達成5%左右的增長目標並不容易。

居民物價升幅目標3%左右,從近期的通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和生產者價格指數(Producer Production Index,PPI)的表現看,實現的難度也不低。2月CPI雖然較去年同期漲0.7%,扭轉了過去連續4個月通縮的局面,但首先2月有春節,通脹指數上升有可能受春節影響,不一定代表通縮壓力減輕;其次PPI同比下降2.7%,較1月跌幅2.5%擴大,已經連續17個月下降,說明工業產品價格的壓力毫無減輕迹象,企業經營環境仍然困難。

由於1、2月通脹極低,且工業產品持續降價,要全年實現3%左右的通脹目標,恐怕下半年的通脹要顯著超過3%,如果沒有強而有力的財政刺激或者房地產行業脫困,恐怕這個目標未必能夠實現。

 

出口超預期 倘持續或有驚喜

房地產行業方面,雖然截至目前尚未見全面脫困迹象,不過政策的支持力度卻不容低估,特別是重啟補充抵押貸款(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PSL)5,000億元用於支援「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由於PSL貸款直接來自央行,有很強的乘數擴張效應,如果PSL可以進一步增加,加快推動三大工程建設,並部分用於收購過剩存量商品房,相信可以加快房地產行業脫困。

總的局勢大致可以總結為,收縮性的負面政策基本已經扭轉,政府工作報告也確立了一個較為進取的經濟發展目標,財政溫和擴張的大局基本確立,但是如果房地產不能迅速脫困,可能妨礙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

不過,由於今年1、2月的出口遠超預期,如果可以持續,出口的增長有可能對經濟恢復帶來意外之喜。

5
三月
「短缺經濟」舊思維 成擴內需障礙

中國傳統上是一個農耕社會,人民主要靠種田養活自己,且產量有限,需要精打細算。這個生活模式導致了與遊牧民族或者漁獵民族非常不同的民族特點,就是中國人比較習慣靠平時的勤儉和積蓄度過荒年、應付困難。

歷史上,勤儉節約、注重生產、熱愛儲蓄就是中國人的傳統,進入現代,這個傳統不僅沒有被削弱,反而得到加強,因為中國共產黨就是一個從極端短缺裏成長出來的黨。

1928年11月25日,率領秋收起義餘部上了井岡山的毛澤東,在給中央的報告《井岡山上的鬥爭》裏寫到,軍隊的供應問題「除糧食外,每天每人只有五分大洋的油鹽柴菜錢,還是難以為繼。僅僅發油鹽柴菜錢,每月也需現洋萬元以上,全靠打土豪供給。全軍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還缺少布。這樣冷了,許多士兵還是穿兩層單衣。好在苦慣了。而且甚麼人都是一樣苦,從軍長到伙夫,除糧食外一律吃五分錢的伙食。」供應短缺非常嚴重。

1942年12月抗日戰爭期間,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高級幹部會議上作了《經濟問題與財政問題》的報告,其中講到「最大的一次困難是在1940年和1941年,國民黨的兩次反共摩擦,都在這一時期。我們曾經弄到幾乎沒有衣穿,沒有油吃,沒有紙,沒有菜,戰士沒有鞋襪,工作人員在冬天沒有被蓋。國民黨用停發經費和經濟封鎖來對待我們,企圖把我們困死,我們的困難真是大極了。」中共歷史上第一次「精兵簡政」就發生在這個階段,毛澤東後來在《為人民服務》的演講裏,專門表揚了提出建議的李鼎銘,「『精兵簡政』這一條意見,就是黨外人士李鼎銘先生提出來的;他提得好,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採用了。」

 

 

已由供應短缺 轉為供應過剩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中國先是遭受美國及西方的封鎖,之後又遭到蘇聯及盟友的封鎖,經濟困難、供應短缺的情況仍然十分嚴重。上世紀60年代初,由於大躍進失敗和自然災害,國家又一次面對嚴重困難,於是重施故伎,動員了近2,000萬城市人口回到農村,等於再次大規模實施「精兵簡政」。新中國建國前30年,基本上就是短缺經濟時期,幾乎買任何生活物資都要憑票(如糧票、布票、油票、肉票等),都是按計劃分配,不能多買。

應該說,中共在應付短缺經濟方面是很有經驗的,中共建黨至今約103年的歷史,經濟上可以說主要是一部供應短缺史。但是,隨着改革開放特別是加入世貿後工業的大幅增長,中國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從供應短缺到供應過剩的轉換,成為了全球首屈一指的世界工廠、供應大國。

可是,人的認識或者印象並不必然隨時都能符合現實,雖然中國已經告別短缺進入了過剩經濟,但短缺經濟時形成的思維和政策慣性仍然廣泛佔據人們的頭腦,並沒有輕易隨現實而改變。

 

需求不足 競爭獲利能力惡化

前些年在中美關係比較平穩的階段,中國的的過剩產能主要是通過向美西方出口得到消化。不過隨着美國對中國的戒心愈來愈強,要與中國「脫鈎斷鏈」、要搞「小院高牆」,中美之間的經貿關係也大受影響,對美西方出口正遭受愈來愈大的掣肘。雖然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對東盟、「一帶一路」沿綫國家等的出口,但總體的出口形勢並不樂觀。

產能過剩了,增加出口又不確定,因此中央提出大力發展「國內大循環」,但是將原本計劃供應出口的產能用於國內,等於是增加了國內供應,如果沒有對等的需求增加,勢必出現需求不足,導致企業惡性競爭,獲利能力趨於惡化,經濟受到較大壓力。

中央也認識到提振國內需求的重要性,自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一直將提振需求作為施政的主要方向,不過遺憾的是,刺激需求至今效果欠佳。

刺激需求遇到困難,部分原因與外部環境有關,美西方對中國出口的打壓、科技的封鎖,客觀上影響了中國產品的外部需求,而美國鼓動資金流出中國資產,又一定程度打擊了中國的貨幣供應,等於限制了社會需求。因為外幣進入中國時,需要向獲授權金融機構兌換人民幣,等於由國家統一收購外滙並放出對應人民幣,增加了貨幣供應;而外幣流出時,金融機構會收回人民幣放出外幣,等於減少了貨幣供應。

部分原因則與短缺經濟時形成一有困難就收縮的慣性有關,本來需求不足應該直接刺激需求,可是短缺經濟下形成的反應,卻是增加生產和收縮需求,如限制地方政府債務、限制房地產債務、限制科網平台無序擴張、打擊教培平台、給企業減稅降費等,於是明明政策的大方向是擴大需求,可實際出台的具體政策卻是增加生產收縮需求,自然擴大需求就遲遲沒有效果。

雖然現在限制房地產融資、限制科網平台擴張、打擊教培平台的政策已經基本轉向,但已經造成資產市場崩塌的結果,而且地方政府的債務仍處於嚴控階段,於是政策的轉向效果也未如理想。

從需求角度看,中國經濟有足夠的需求,缺乏的是有資金的需求或者說有效需求,其原因又與貨幣供應出現問題,或者資金無法大量流入實體經濟有關。簡單看,中國的貨幣供應有兩個明顯障礙,一是微觀方面,資產市場崩塌後,市場主體沒有足夠的抵押物從銀行獲取貸款,可以做個大略匡算量化其影響,假定中國有500億平米的房子可用於抵押,均價1萬元(人民幣,下同)每平米,則資產價值約500萬億元,如果抵押率按50%計算,理論上可以創造約250萬億元貸款,房子市價假如平均跌30%,抵押率不變,則可能會減少最多75萬億元的抵押貸款。所以資產市場的崩塌,對微觀市場主體可能造成了數十萬億元的信用損失,等於縮小了他們的借貸能力,而且資產貶值還嚴重打擊了他們的消費慾望。

 

宜增貨幣投入 刺激有效需求

二是宏觀上,外資流走收縮了中國的貨幣供應,削弱了中國降準降息的正面影響。由於市場主體信用收縮又普遍缺乏借款慾望,又導致金融系統擴張的資金無法大量流入實體經濟,只能停留在金融系統空轉。導致實體缺乏資金很難擴大需求。因此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由中央財政直接擴張,通過收購過剩房地產或者股市平准基金的辦法,將資金直接注入實體經濟和市場主體手中,否則就很難走出一面金融空轉、一面市場主體缺錢的怪圈。

中國長期的傳統和短缺經濟現實,造成了遇到經濟困難就採取遏抑需求政策的習慣做法,導致了政府刺激需求的辦法不多,目前中國經濟的主要障礙是有效需求不足,表現在資產價格下跌帶來的市場主體信用收縮,和宏觀上增加的貨幣供應缺乏進入實體經濟的管道。因此,必須擺脫短缺經濟時形成的「發展生產、控制債務」舊思維,把焦點集中在增加貨幣直接投入、進而增加市場主體手頭資金方面,將潛在需求轉化為有效需求,支持經濟發展。

28
二月
法律淪黨爭工具 美大選動搖國本

本文大題這個說法很多人聽到一定感覺很奇怪,明明總統大選是美國民主制度的體現,怎麼會變成動搖國本呢?

表面看,「總統大選是美國民主制度的體現」這句話是不錯的,但如果從更深層、更本質的角度觀察,劣質化的美國總統大選卻正在摧毁美國的立國基石。

 

 

經濟空心化 「美國夢」瀕破產

美國立國的基石是甚麼?是「大房子大汽車,只要努力就有機會成為中產階級」的美國夢嗎?顯然不是,美國夢屬於利用人類追求更好生活的本能,提出來吸引、團結大眾的一個口號或者理想,大致在「以利誘人」的層面。在現實中,「美國夢」可以說已經部分破產,因為美國經濟的空心化、金融化實際上正在消滅美國中產,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正是利用白人中產被生活日趨「下流」所激起的憤怒才得以上台的,如果美國夢是美國基石的話,那麼美國現在就應該分崩離析才符合邏輯。

回溯美國建國的歷史,真正的美國立國基石或者原則,恐怕要在美國建國最重要的「獨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中才能找到。

1776年7月4日通過的「獨立宣言」,由第三任美國總統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負責起草。內容主要分為5個部分,分別是序文、前言、控訴、譴責和總結,雖然宣言的主要部分都是對英國管治集團的控訴,但真正重要、有關美國立國理念的內容則集中在前言部分。

「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一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在他們之間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當權力,是經被治理者的同意而產生的。(That to secure these rights, Governments are instituted among Men, deriving their just powers from the consent of the governed.)」

在美國先賢的眼裏,人有自由的天賦人權,且人人生而平等,都有權追求自己的幸福,在這個基礎上才建立政府,是由人民同意授權產生的。而在西方社會,人民同意授權的形式主要是投票選舉。因此,美國的建國原則可以濃縮為「自由、民主」,自由主要針對個人,民主主要針對政府或公共事務。

但是,這樣的原則還不完整,「自由、民主」只是說平等的自由可以通過民主的方式,產生一個帶強制性的統一意見,並沒有說清楚如果一部分人由於各種各樣的考量,不接受民主後形成的意見該如何處理。

這個問題不是杞人憂天,事實上,發生於1861至1865年期間的美國「南北戰爭」,就是南方和北方意見無法統一的產物。

美國「南北戰爭」的起因,簡單來說源於雙方的經濟利益分歧,由於當時美國北方工業較為發達,需要大量勞工和工業品的銷售市場,因而主張限制歐洲工業品進口和解放黑奴;而美國南方則農業發達,擔心限制歐洲工業品進口會引來歐洲對美國農產品進口的打擊報復,同時農產品生產又依賴黑奴,因而反對限制歐洲工業品進口和解放黑奴,在意見無法統一下,南方7州先後宣布脫離美國聯邦,成立美利堅聯盟國(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1861年3月4日宣誓就職總統的林肯(Abraham Lincoln),拒絕承認南方宣布獨立的法律效力,美國的「南北戰爭」爆發。

 

法治失靈 難調節內部分歧

所以,完整的美國建國理念可以概括為「自由、民主、法治」,其中法治是解決各方意見分歧的工具。當法治或者法律無法強制各方遵守經過民主程序後達成的意見時,內戰就成為最終的分歧解決手段。

現在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對立非常激烈已經眾所周知,尚未引起大家重視的是美國內部分歧的調節機制正在逐漸失靈。傳統上,美國調節分歧的最後防綫是法律,可是在2021年1月爆發的「國會山騷亂」事件中,法治的影響已經非常微弱,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就是在法律程式清楚、且沒有任何確實的證據證明2020年總統大選存在舞弊的情況下,堅稱特朗普的大選結果被竊,並要求兼任參議院議長的副總統彭斯(Michael Pence)和國會拒絕認可拜登(Joe Biden)當選第46任美國總統。在未能滿足其訴求情況下,數千名特朗普支持者衝擊美國國會大樓,擾亂美國國會聯席會議,完全視法律為無物。

不過美國的危機不僅在特朗普及其狂熱支持者,已經不願遵從法律對他們不利的約束,在似乎較為理性的民主黨,法律同樣不再是至高無上的公平裁決準則,而是墮落成為黨同伐異的工具。

近日判決的特朗普誇大資產案就是一個頗為奇幻的例子,當地時間2月23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美國紐約州法官恩格隆(Arthur Engoron)正式裁定,特朗普因民事欺詐案被處以4.54億美元罰款,其中包括3.55億美元的罰款和近1億美元的利息,罪名是特朗普和兩個兒子多年來藉誇大淨資產,以取得較好的貸款與保險條款。

客觀地看,特朗普有沒有誇大淨資產以取得較好的貸款與保險條款呢?大概是有的。因為粉飾財務報表以取得銀行貸款是一種常見的商業行為,並不罕見。而且,在商業實踐裏,粉飾報表對取得較好的貸款條件的作用也未必很大。因為銀行作為專業機構,理應較為清楚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資產品質,首先不易被誤導,其次也會聘請專業的評估師,不會企業給甚麼就信甚麼。

另外作為民事訴訟案,一般應遵循「民不舉官不究」原則,即使特朗普有誇大淨資產獲得好處的嫌疑,可是如果沒有受害者起訴,照理法官不應深究。可在這個案件裏,盡管特朗普之前的貸款都已還清,亦沒有受害者,可是法官依然堅持嚴判特朗普欺詐,並作大額罰款,這個判決是否與特朗普試圖再次參與2024年總統大選有關,引人遐想。

 

權威無人信 國家近分崩離析

紐約州是民主黨重鎮,特朗普這個誇大資產的奇幻案例,很難讓人不將其與今年總統大選聯繫起來,這個充滿了黨同伐異味道的判決,事實上說明了民主黨同樣是將法律這個公器,當成了黨爭的工具。

民主、共和兩黨是美國最重要的政黨,當兩黨都可以為了自身利益將法律當成工具時,法律就失去了公平調節分歧的作用,法律的權威無人相信,國家就會面臨分崩離析的威脅。從近幾年的發展看,目前美國對於依靠法律解決分歧的共識正逐漸削弱,2024年的總統大選,由於特朗普和拜登的尖銳對立和無所不用其極,勢必進一步打擊尚存的對法律敬畏,動搖美國的建國基石。

20
二月
內地通縮加劇 宏觀政策亟待加力

國家統計局農曆年前發布的經濟資料顯示,反映通貨膨脹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PPI)1月雙雙走弱,說明經濟面臨的壓力沒有明顯紓緩。

其中CPI雖然較去年12月略有增長(環比上漲0.3%),但與去年同期比較卻下降0.8%,弱於預期,已經是連續4個月處於通縮區間,從趨勢變化的角度看,通縮還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

國家統計局對1月CPI跌幅較大的解釋,是受上年同期春節錯月對比基數較高的影響,這個解釋雖然有一定道理,不過如果合併PPI資料一併觀察,物價能否盡快走出通縮卻不是那麼確定。因為PPI已經自22年10月開始進入下行通道,出現了連續16個月的下降。PPI反映的是企業生產商品的出廠價格,PPI持續下跌代表着工業產品的價格持續受到壓力,代表着企業毛利率的持續下降、經營困難增加。

企業經營壓力加大又會轉化為企業對前景的信心不足,縮減投資、裁員減薪的機會增加,導致社會需求減弱,進一步增加通縮的壓力。

 

 

「惜幣」心理 導致消費投資延緩

目前內地已經持續通縮4個月,如果看長一點時間,CPI在去年6月已經跌倒0%,7、8、9三個月都在通縮的邊緣掙扎,如果加上這4個月的類通縮時間,等於差不多已經有8個月經濟處於通縮和類通縮之中。

通縮是經濟發展的大敵,因為長期通縮可能會帶來一系列惡果,甚至可能導致經濟進入長期衰退,不能掉以輕心。

從最簡單直觀的角度,對各類市場主體來說,通縮就代表着與手頭的貨幣相比,商品更不值錢了,長期通縮的含義則意味着,愈遲消費商品將愈便宜。因此,通縮對經濟的直接影響就是,大家都會選擇盡量持有貨幣,或者盡量延緩消費,以獲取未來商品價格下降的好處。

在這種「惜幣」心理作用下,大家都會盡量保存貨幣少花錢,於是該投資的不投了或者延緩了;該消費的同樣不消費或者延緩消費了;在缺乏或者大幅減少投資和消費的情況下,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等於癱瘓或者半癱瘓了兩駕,只剩下出口一駕。而單靠出口這駕馬車拉動經濟本身就不現實,更不必說在如今中美激烈博弈,美國在各方面試圖打壓中國、限制中國出口的情況下,出口本身增長的空間已經受到很大限制,能保住已有的份額並略有增長已經算不錯的成績了,不宜期望過高。

而且,通縮對市場主體的另一個含義就是持有的資產貶值,因為貨幣更值錢,大家都不投資或少投資了,而賣家又想盡快變現收取現金,於是資產市場就會供過於求,導致資產的價格下跌。資產價格下跌又惡化了市場主體的負債情況,因為債務不會無緣無故地減少,資產縮水了債務卻不會縮水,就形成類似日本的「資產負債表衰退」,市場主體的主要目標從發展變為減債,努力將負債降至安全、能承受的水準,以免資金鏈斷裂或被迫破產。

如果沒有有力的政策干預,通縮有可能走入自我實現的惡性循環,愈不投資和消費,經濟愈差,通縮加劇;而愈通縮,說明貨幣愈值錢,愈需要持有貨幣而不是資產,於是各類資產的拋售潮加劇,通縮更厲害。然後經濟就會在這樣的投資和消費不斷衰減、資產市場持續下跌的過程中走向衰退。

政府不是不擔心通縮對經濟的危害,為了刺激經濟,過去幾年也出台了各種各樣的政策,但從通縮情況不斷加劇的現實看,政策的力度恐怕是不夠的,亟需更強力的政策拉動經濟盡快走出通縮。

 

中美關係局部緩和 利外資回流

在政府宏觀政策之外,近期中美之間也有些新動向值得留意,一是中國大幅對外開放金融市場,最重磅的政策是允許外資持有銀行保險機構100%股權,取消外資參股、收購、增資金融機構的股權比例限制,對美國有利;二是中美高層互動頻繁,高層會談不斷;三是據美國財政部資料,中國已經連續兩個月增持美債,其中2023年11月增持了124億美元,12月增持了343億美元,由於金額較大且持續,有可能預示着中國對美國國債市場策略的調整(從減持改為增持),這對美債市場是個好消息,有助於美國發債。

從中美以上動向看,中國和美國的關係局部存在緩和的可能,外資因應中美關係有所好轉而部分回流中國資產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對港股有潛在利好作用。

在目前中國經濟通縮、經濟增長面臨較大壓力的情況下,如果外資可以恢復大量流入,當然對拉動中國經濟增長、改善通縮環境有好處,對經濟影響正面。

不過,由於新冠疫情以來美國大量印鈔,政府財政極度寬鬆,充裕的流動性推升了美國通脹,雖然美聯儲局2022年以來為了壓低通脹被迫加息,但美國流動性寬鬆的局面並沒有根本改變。寬鬆的流動性推高了美國資產價格,上升的息率又令美元轉強、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使得美國在金融上處於有利的位置。

相反,中國由於宏觀政策不夠有力,在房地產泡沫爆破、需求不足、經濟面臨較大壓力的情況下,未能迅速扭轉不利局面,資產價格處於近些年的偏低水準,比如同為電商龍頭,中國的企業阿里巴巴市盈率估值僅為美國企業亞馬遜(AMAZON)的約五分之一,可見中國資產價格偏低的嚴重程度。

在中國資產價格嚴重偏低的情況下,雖然外資流入對經濟走出通縮、恢復健康增長有正面作用,但是無可否認,同時也會帶來中國優質資產以偏低價格被外資收購的風險,有利有弊。

 

財政刺激+定向寬鬆 拉動經濟

最理想的狀況,還是中國依靠自身的有力宏觀政策,例如中央政府加大財政刺激力度,配合央行的定向寬鬆,讓經濟恢復強勁,這樣一來,一方面,強勁的經濟發展可以創造大量的賺錢機會,同樣可以吸引外資回流;另一方面,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發展,中國資產吸引力上升會帶來價格回升,就可以避免中國優質資產低價流失的潛在風險。

綜合起來,拉動經濟走出通縮大致有兩條路,或者靠自己的有力宏觀政策,或者靠外資流入來拉動,相比較而言,求人不如求己,還是靠自己更有把握。

6
二月
「有動機有組織」 或屬損國安最大特徵

港府上周二(1月30日)啟動為期1個月的基本法第23條立法公眾諮詢,立法建議包括訂立全新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涵蓋5大罪行。分別是:1.叛國及相關行為;2.叛亂、煽惑叛變或離叛,以及具煽動意圖的行為;3.竊取國家機密及間諜行為;4.危害國安的破壞活動;5.境外干預及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組織。

 

 

23條屢遭妖魔化 港府積極解釋

文件中不少內容引起注意,例如新增的「境外干預罪」將禁止港人與外國及台灣政治組織聯繫,「國家秘密」的定義涵蓋「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秘密」,「叛國罪」包含「隱匿叛國」等。近日一些討論也關注怎樣的機密可以算「國家秘密」,如果因為公眾利益而披露是否涉嫌違法等。

從普通人的角度講,新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內容不少,甚麼樣的行為屬於犯罪、行為的尺度如何把握等也需時了解,特區政府雖然已經積極對外解釋,但面對一個過去長期被西方及反對派有意妖魔化的法律,部分人有擔心也十分正常。

借鑑歷史,建國初期對一樁叛國大案的處理經驗,對今天或許仍有啟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早年,曾經出過一樁非常著名的案子,就是「張東蓀叛國」案。

 

「張東蓀叛國」案 揭犯罪兩概念

張東蓀歷史上曾是中國的風雲人物,以一介書生參與政治,熱衷於走第三條道路,既反對國民黨的專治統治,也反對共產主義,政治立場親美反蘇,曾任中國民主同盟(民盟)的中央常務委員。他平生自以為傲的最大功勞是參與牽綫聯絡國民黨駐守北京(北平)的最後一個軍事集團,「傅作義集團」的投降,間接促成了北京的和平解放,使這座歷史古城免遭戰火,為人民保存了珍貴的歷史遺產。

新中國成立後,張東蓀也很受重用,1949年6月15日,張東蓀以民盟中央常委身份參加新政協籌備會;9月21日,被選為新政協第一屆會議大會主席團成員;9月30日,張東蓀與周恩來等56人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10月19日,被中央人民政府委任為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

可是如此受重用的張東蓀卻在親美恐美的思想影響下,犯下了嚴重錯誤甚至是罪行。「張東蓀叛國」案各種報道細節常有出入,但主要的脈絡大致如下:

1950年初,張東蓀碰到了舊識、自稱與美國方面有聯繫而實為美國特務的王志奇(又名王正伯),王從天津來告訴張東蓀,美國決心打第三次世界大戰,並正在進行計劃,張東蓀充滿了焦慮,他對王志奇說「能不能把一個意見傳達給美國,就是打起仗來千萬不要打中國,留着中國,且看將來。」張東蓀還拿出了一份政協委員名單,並將其中認為可與美國合作的人用筆勾出。

另據《北京公安史志》記載,1950年初,北京市公安局偵訊處破獲美國間諜王正伯案,王交代了張東蓀向美國原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出賣情報」的情況。偵訊處又經過一年多的偵察,進一步證實了張確實把抗美援朝中國出兵的具體日期和國家財經預算等國家核心機密編成情報,經人送到香港,然後轉交到司徒雷登手中。

如果說提供「認為可與美國合作的政協委員名單」尚有些可辯解之處,那麼向美國提供「志願軍出兵的具體日期和國家財經預算等國家核心機密」,卻是怎麼都無法講清楚的提供情報行為了,因為當時的中美兩國正在朝鮮打仗。1952年10月,民盟將張東蓀開除,有人提議將他逮捕法辦,但毛澤東主席指示,「按人民內部矛盾處理,養起來。」

據另一位中國著名的民主人士梁漱溟回憶,他曾受張東蓀之托,向毛主席提到張東蓀犯罪問題,探悉主席將如何處理。「不意主席於此事竟不見惱怒,回答我說『此事彭真來向我詳細報告了。彭真要捉起他來,我說不必。這種秀才文人造不了反。但從此我再不要見他;他再不能和我們一起開會了。想來他會要向我作檢討的,且看他檢討得如何吧!』」

按梁漱溟的回憶,毛主席之所以對張東蓀寬大處理,不是因為認為張的行為沒有犯法,而是從社會危害的角度着眼,認為張的行為危害不大,「造不了反」。毛主席會這麼看的原因,很明顯是因為張不過一介書生,無拳無勇,沒有組織,即使有想法,也沒有實施其想法的能力。換句話說,毛主席這裏真正關注的,是實施想法或者動機的能力,也就是說,是否有組織是判斷是否具有較大社會危害的關鍵考量。

張東蓀後來辯解說,他是出於讓中國避遭第三次世界大戰之災,才進行他的所謂個人外交,他拒不承認「叛國」和「美國特務」的罪名,只是就無意洩露國家機密,自請處分。也就是說,張東蓀是用沒有「叛國」的主觀故意或者動機來為自己辯護,他認為自己只是無意的錯失、有錯誤,應該受處分,但不是犯罪。

「張東蓀叛國」案牽涉到犯罪或者社會危害的兩個重要概念,即「動機」和「組織」,在張案中,張東蓀基本可以肯定是沒有參加任何危害國家安全的組織的,從披露出來的資料看,也大致可以確定他沒有損害國家利益的主觀想法,即使客觀上他的行為給國家造成了危害,但他主觀上還是想維護國家利益。所以,盡管張東蓀遞交給美國的情報層級相當高,足夠「叛國」的罪名,但最後的處理卻相當寬鬆,除了不能繼續在政府任職外,他名義上的教授職務、待遇等都得以繼續保留。

如果可以汲取「張東蓀叛國」案的經驗,只要普通人沒有損害國家及香港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動機或者主觀故意,又沒有參與某些意圖損害國家及香港利益的組織,或者受這些組織的指派進行相應損害國家及香港利益的活動,就大概率不會構成犯罪的話,相信絕大部分普通市民包括外國人都會立刻放下心中的擔心,特區政府對於23條立法的解釋工作就會事半功倍。

 

須把握自身行為 免犯法免擔心

因為一個人的行為是否觸犯法律,有時不易清楚界定,但是自己是否有犯罪的主觀故意,或者有沒有參與或者受相關組織的指派,卻能夠為自己完全掌握。也就是說,在有沒有「動機」和「組織」方面,每個人的命運都是在自己手裏,不想犯法的人就不會犯法。

對於普通人來講,最怕的就是誤墮法網,明明沒有犯法之心,卻由於這樣那樣的因素涉嫌犯法,身不由己地陷入可能犯法的困境。如果不想犯法的人把握自己的行為就可以免於犯法,相信足以解除絕大多數普通人的擔心。而對於那些有預謀、蓄意犯法者來說,孔夫子說「求仁得仁,又何怨。」他們破壞國家和香港的利益,然後受到了法律制裁,罪有應得,不是很應該嗎?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