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1
三月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中国经济

2019年的中国人大、政协两会结束了,根据中国政府给两会的报告,可以大致总结2019年中国经济的一些方向和特点:

首先,总的基调还是稳中求进。

这个总基调强调了两个方面,首先是‘稳’,其次是‘进’。 ‘稳’就是要化解经济和金融等方面的重大风险,平稳处置隐患,让经济、金融、社会等领域不发生大的动荡。一句话,所有会造成大的风险和动荡的政策或行动都是与‘稳’这个精神相违背的,都要小心推行。但是求稳又不是回避矛盾,为了怕引起较大的波动而放弃处理风险点,而是既要敢于直面问题、处理矛盾,又要避免或尽量减少在处理问题时引发新的风险;'进'就是要围绕既定的目标,审时度势,在稳定的基础上前进,不能太着急,不能没站稳就乱冲。不‘稳’或者风险较大的时候,就要控制节奏,先稳定下来把风险点进行妥善处置,等到情况稳定了,才能考虑前进。总之,‘稳’是‘进’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稳’也就没有‘进’。

其次,2019年中国经济可能会走V型。

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6%,但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已经放缓到6.4%,根据最近公布的经济资料,中国经济仍在放缓之中,2019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有较大概率将会低于2018年第四季度的6.4%,下滑到6.3%甚至6.2%的水准。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主要的刺激经济政策,如减税、增加基建等,预计将在3月后陆续进入实施阶段,考虑到政策实施到产生效果的时间差,对经济产生稳定效果的时间较大机会在下半年出现,也就是说第二季度的中国经济可能仍将惯性下行,直到下半年才出现转机。

政府工作报告预期的经济增速目标为6%-6.5%,按照社科院2018年底发布的的2019年《经济蓝皮书》的预测,中国经济2019年的增速为6.3%,如果2019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低于6.3%的话,要达到年增长6.3%的目标,下半年的经济增速必定要高于6.3%,所以,2019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很大可能类似V型,上半年逐步下滑,下半年逐步上升。

金融环境相对宽松,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相对好转。
2018年,特别是2018下半年,随着影子银行的逐渐受控,资金环境明显收紧,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遇到了较大的融资困难,贷款的利息成本也很高。这种资金环境紧张的状况在2018年底和2019年初随着国家金融政策的放松,开始有所改善。

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根据这个精神,可以大致判断2019年的金融环境将会相对宽松,资金的供应相对充裕,企业贷款的利息成本可能下降,信用风险同样趋于下降,有利于债券价格整体倾向走高。

 

 

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的核心。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创新引领发展就是让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经济的核心和抓手,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按照这个思路,目前中美科技争斗的核心领域5G,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政府加速推进的行业。因为5G是下一代资讯技术的基建,是资讯和资料的高速公路,只有建立起了完善的5G网路,下一代资讯技术才能在其上蓬勃发展。因此,抓住中国的5G技术目前在世界处于领先位置的时机,加快中国5G产业的发展,形成广大的5G市场,符合中国政府的发展思路。

扩大内需。
随着美国把美国优先作为其国策,世界上出现了一股逆全球化的潮流,贸易摩擦增加、世界经济减速等因素,使得中国的进出口增长受到了极大影响,因此,扩大内需,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准成为当前政策的重点。

政府提出的大规模对制造业减税,和鼓励内需如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优惠政策、鼓励家电消费等政策,有助于释放市场的需求,并对新能源汽车和电视等行业有利。

 

 

房地产市场以稳定为主。
虽然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没有明确地提到房地产市场,但作为中国人民财富储存的主要蓄水池,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性却无可置疑。

一方面,中央早就提出了房住不炒的理念,不鼓励对住房的金融化炒作,以免影响民生;另一方面,根据统计,中国老百姓的家庭财富,接近70%是住房,房地产市场的任何大起大落都可能大幅影响中国普通百姓的财富,因此,既不能让房地产市场大涨以影响基层百姓的生活,又不能让房地产市场大跌以损害大量有房者的财富,甚至因房地产市场大跌造成金融动荡,这两方面的诉求决定了现阶段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只能以稳定为主。

2019年是中国经济转向创新引领的关键一年,新动能正在增强。而以创新和品质为特征的新经济的成长,必将为中国的股市长期走牛打下坚实基础,预计随着中国经济下半年见底回升和外资的大规模流入,中国股市的长期慢牛行情有望于2019年开启。

14
三月
利好因素逐渐消耗 中期调整风险增加

我们在1月17日的专文2019年影响港股的三层逻辑及走势推演?中,曾经提出港股一季度上涨的主要逻辑是:受中美贸易谈判的利好牵动,稳定政策方面的突发好消息也会对股市有短期利好影响。”也就是说一季度的内地及香港股市震荡上行,主要依赖市场对当时面临的一些利好因素的憧憬,属于事件或心理驱动类型。一些利好因素引发投资者投资情绪和心理预期改善,风险偏好上升,加之内地及香港股市在去年经历了长期调整,股市估值较低,因此,部分资金重新入市,市场开始上涨又导致投资者心理预期进一步改善,增加资金入市造成进一步上涨,上涨和情绪或与预期改善之间形成的互相加强机制,使得股市在一季度得以持续震荡上行。

 

但这类事件或心理驱动型上升,往往持续性不强,升势经常随事件的过去而终止。随着上周中国政府人大政协两会的结束,之前支持港股持续上涨的逻辑可能遭到破坏,市场展开中期调整的机会大增。

 

3月中进入高风险区

 

具体而言,支持本轮内地及香港股市反弹的两个核心要素或事件正在被不同程度的削弱、甚至消失,导致旧有的上涨逻辑难以继续。

 

稳定政策方面的利好,随着两会的结束,将基本结束。因为2019年主要的经济政策方向可能都会在两会上做出披露,两会后政策将进入具体制定和实施阶段,而这个阶段距离政策实际落地在经济上产生效果,会有一定的时间空挡。

 

也就是说,市场前期对利好政策的憧憬基本会在两会上兑现,两会后国家继续大量出台刺激经济政策的机会不大,所以投资者对利好政策的憧憬将在两会后减弱甚至消失,该因素难以或不再成为市场上行的主要支持力量。

 

中美贸易谈判方面,虽然我们一直认为中美达成贸易协议有利于双方的利益,因此对贸易谈判最终取得成功抱审慎乐观态度。但是中美贸易谈判带给市场的正面作用正在下降或过去。

 

按照之前媒体的报道,中美领袖有机会在3月底召开峰会达成贸易协议,但最近,中美双方都有官员对媒体表示不会签署本国不满意的协议,看起来,中美贸易谈判似乎进入了深水区,开始面临最困难的部分。从美国的态度看,美国似乎仍没有放弃要中国做出一些涉及中国体制的结构性改变的要求,并且要求有单方面的判断中国是否违约并加税的权利,还要求中国不得加税报复;从中国态度看,美国的要求有些已经涉及中国主权,中国不可能接受,因而对中美能否按期达成贸易协议持谨慎态度。

 

如果中美两国能够如期在3月底举行峰会的话,最迟在下周双方应就主要谈判内容达成一致,否则峰会的时间安排会较为紧迫和困难。但看媒体报道最近中美官员对于谈判难点的表态,似乎双方都没有着急妥协的意思,因此,3月底无法按期达成协议、贸易谈判被拖延一段时间的机会明显加大。

 

如果贸易谈判无法按期达成协议,贸易协议最终能否达成就又会成为一个不确定问题,投资者对贸易谈判乐观的憧憬将破灭,支持港股上升的逻辑将岌岌可危。

 

就目前情况而言,中美贸易谈判未来的发展有两种可能:一是3月底如同媒体报道般如期达成协议;二是双方坚守各自立场,谈判陷入僵局,3月底无法达成协议。从投资的传统智慧来看,不论哪种情况发生,港股都将进入高风险区。如果3月底如期达成协议,按传统智慧,长久等待的憧憬变成现实,属于好消息出尽,应该沽货离场;如果双方坚守各自立场致使3月底无法达成协议,则投资者对中美贸易谈判乐观的憧憬本身被破坏,致使看涨逻辑无法成立,对股市不利。

 

所以,从对中国政府出台稳定政策和对中美贸易谈判前景乐观这两个支持股市上涨的憧憬来看,3月中都将进入高风险区,3月15日两会结束,对稳定政策的憧憬基本结束;3月底是原拟签订中美贸易协议的时间,成或不成对贸易谈判乐观的憧憬都将结束。

 

市场焦点或转向下行经济

 

憧憬结束后,投资者的焦点很可能将转向经济的基本面,但近期无论是是中国还是美国的经济都处于下降轨道,经济数据短期难有起色,因此已有较大反弹的内地及香股市与经济基本面仍在下行的现实之间将产生矛盾,经济的基本面将不足以支持股市的持续上行,股市很可能进入中期调整。

 

外围方面,虽然美股一季度的大幅反弹创造了美国股市近三十年的最佳开局,股市已经接近回到历史高位附近,但是根据投行预测,美国股市2019年的每股盈利增长将较2018年大幅下挫,较低的盈利增长数据理论上难以支持美股现在的较高估值,因此,一旦中美贸易谈判的乐观憧憬破灭或过去的话,美股极有可能会因估值太高出现较大幅度调整,而美股的调整势必对内地及香港股市造成压力。

 

综合以上讨论,3月中以后,前期支持港股上升的逻辑将遭到较大削弱,市场的焦点可能转向仍在下行的经济,而美股也可能为港股带来更多压力,港股面临较大中期调整风险。

7
三月
沽压渐被消化 大市有望继续上行

与我们之前的预测接近,年初到目前为止,港股基本维持了震荡上行之势。

从1月3日港股恒指收市25064点算起,到目前反弹的最高点29014点(2月27日),港股大约已经持续上升了约4000点,涨幅约为16%。从上周的情况看,港股在接近29000左右区域遇到了较强阻力,沽压较为严重。

回顾上周的港股成交量变化,周一成交放大到1687.5亿,周二约为1335亿,周三为1210.4亿,周四为1211.9亿,周五为1087.6亿,全周日成交量均超千亿,较一般市况有明显放大;而与之相应的港股走势,周一开高收跌,周二至周四均为下跌。也就是说,周一到周四在较大成交压力下,港股逐步走低,说明虽然入市的新买盘有明显增加,但沽盘相对更为积极,获利盘与之前的高位套牢盘集中在接近29000点附近的区域涌出,令港股承受较大压力,走势出现整固。

在连续四天的调整后,周五港股的成交量较前几个交易日有明显收缩,走势上却转跌为升,说明上方的沽盘有收敛迹象,有利于港股向上突破。

技术:沽盘有减弱迹象

我们在1月17日的博文«2019年影响港股的三层逻辑及走势推演»中提出:“港股短期以震荡向上为主,主要受中美贸易谈判的利好牵动,维稳政策方面的突发好消息也会对股市有短期利好影响。”,照近来市场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个短期支援逻辑仍然成立,市场仍然在憧憬中美贸易谈判达成协议以及中国政府在两会出台一些有利经济发展的政策。

短期支援逻辑的仍然完好和技术上出现的沽盘减弱迹象,预示港股短期有机会上破29000点左右的阻力区。

 

 

上周另外两个重要消息,其一是2月28日在河内结束的美朝领导人的第二次峰会提早结束,双方没有达成任何协定。会谈失败之后,特朗普举行了记者会,他的说法是,因为朝鲜要求解除全部制裁,美国做不到,所以导致谈判失败;而朝鲜外相李勇浩随即在凌晨召开的记者会上反驳了特朗普的说法。李勇浩的说法是,朝鲜只是要求部分解除制裁,主要是联合国五个决议中涉及到民生专案的内容;同时朝鲜愿意在朝美专家共同监督下拆除宁边核设施。

从常识判断,似乎朝方的说法较为合理,因为一步到位的解除制裁和全面去核,显然对双方的要求都太高,不太容易做到。反而中国建议的相向而行、分步走,逐步解除制裁和去核,双方对等表现出善意,更切合朝鲜半岛实际。中国的建议和目前朝方的说法一致,毕竟美朝两国敌对数十年,互相都极不信任,要想单凭一方的口头保证就想令对方完全相信并采取行动,确实可能性不大。

不过在我们看来,虽然朝鲜半岛没有达成终战协定,半岛局势似乎又有不稳的可能,但实际上风险并不大。

从朝鲜坚持开发核武器到后来主动缓和半岛局势,试图将国家发展的重心转向经济建设的做法看,基本是学习了新中国先发展核武保障安全,然后搞改革开放,将发展重点转向经济的经验,所以,除非有极其重大的变故,否则很难想像朝鲜会改变其既定的战略。

即使美国与朝鲜没有达成和平协议,只要朝鲜保持弃核的善意和姿态,必定会赢得中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支持。因为这些国家都不希望半岛发生战乱,特别是中韩两国,更不希望半岛发生战争,因为他们将直接承受半岛战争的后果。而只要朝鲜的两个邻国中国和韩国对朝鲜保持善意,半岛局势就很难出现急剧恶化。当然如果美朝之间无法达成协议,半岛问题彻底解决的可能性同样不大,只能像过去一样继续拖延。

 

 

利好:MSCI提高A股纳入因子

其二是全球最大指数编制公司明晟(MSCI)2月28日决定,大幅度提高A股于MSCI新兴市场指数比重。 MSCI决定将A股纳入因数,由目前5%提高至20%,并将于5月、8月和11月逐步提升;5月以10%纳入因数并加入创业板股;今年8月季度指数评审时,纳入因数比重升至15%,11月纳入比重进一步增至20%。

三步骤完成后,MSCI新兴市场指数将涵盖253只A股大价股,168只A股中价股,占指数比重会由目前0.7%,大增三倍至3.3%。有专家估计比重激增三倍后,今年保守估计会有1,250亿美元(9,800亿港元)资金买入A股。

MSCI提高A股纳入因数的决定,虽在市场预期之内,但时间却较市场预期大为提前,按照原来的预计时间表,A股要到2020年中才会将纳入因数提高到20%。

MSCI提速纳入A股,可能有两方面内容含义:首先是对A股开放工作的肯定,说明海外机构认可中国政府对A股市场做出的改革;其次更重要的是,说明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大增。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海外投资者对A股的投资态度可以说并不积极,其在A股的投资比重也大大低于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相对与世界其他各大经济体,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存在明显的'低配'情况。现在MSCI加快提高A股权重的决定,很可能预示着过去外资长期‘低配’中国资产的时期结束,一个增持中国资产的时期正在到来。而外资的持续流入,对中港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有利。

28
二月
大湾区是香港发展的出路

根据2018年11月政府发布的«香港贫穷情况报告»,2017年全港贫穷人口有137.7万,贫穷率达20.1%,贫穷人口再创过去9年以来新高,即平均每五个港人就有一个是属贫穷人口。

 

 

 

从上图可见,由2014年开始,即使计入政府所给予的各种扶贫援助和公屋支持,香港的贫穷人口和贫穷率仍在稳步上升,换言之,香港目前的经济发展从效果上看,并没有惠及社会基层,他们的生活状态仍在恶化之中。

根据房委会提供的一般家庭平均轮候公屋时间,从2011年起,公屋轮候时间不断上升,更于2018年3月打破5年的关口,再创19年新高。

 

 

从目前情况看,公屋问题差不多已经成为死局,据媒体报导现时每年公屋「一般申请者」的新增申请个案约2万个,但每年新建的公屋却平均不到1.5万个单位,此消彼长下,轮候册只会越排越长。

宏观上看,香港社会面临的问题很多,社会的怨气也很大,但对全域影响最大的问题却可能只有两个:

经济发展缺乏新的动力,市民缺乏高收入工作机会,导致基层市民收入长期低增长形成越来越对的相对或绝对贫穷;
房屋供应长期不足,楼价飞升,加剧了基层市民的生活困难;
如果这两个问题可以有相当程度的改善,广大基层市民可以安居乐业,自然社会的和谐度将大增,民间怨气将大减,香港的社会矛盾也将大幅减少。

但是,就香港目前的情况看,脱离大湾区思考这两大问题的解决方法,基本上可能性不大。对经济发展而言,香港的各支柱产业基本都是成熟产业,金融、地产、旅游、零售、进出口和专业服务,都是发展了很多年的产业。香港自身长期以来的GDP增长率一直处于震荡下行趋势,近五年的经济增长率大致维持在2%-4%之间,看不到动力增强的迹象。而且香港社会贫穷率近年持续增加的事实本身,也说明现有的经济结构已经无法改善基层市民的生活困难;对房屋供应短缺而言,香港人多地少的问题短期基本无解,查漏补缺式的增加供应无法根本改变短缺局面,而大规模填海造地或者开发郊野公园一是面临广泛争论,二是无法增加短期供应,对解决当前问题作用不大。

在凭借自身力量解决问题难度很大的情况下,与大湾区融合,借大湾区的力量带动香港的发展,却有可能是一条有效的新路。

对香港来说,参与大湾区建设,简单来说,就是要在保持本身独特优势的同时,与湾区的其他城市'人通物通财通',让资源流动起来,大家各展所长,团结合作,在更有效率的基础上配置资源,创造价值。

香港传统的优势产业可以借这个契机走入大湾区,服务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人群,譬如港式的教育、医疗产业,可以更方便地在内地开设分支机构,服务在内地工作、生活的港人,以及希望接受优质服务的内地人;香港的旅游、零售业的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可以向大湾区输出,一方面可以扩大市场,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内地相关行业的管理水准;香港的法律、专业服务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成熟产业,可以更方便服务大湾区这个较香港香港大得多的市场,为香港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依托大湾区,香港的创新科技产业才可能有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在大湾区,深圳已经发展成为足以与美国矽谷比肩的全球科创中心,有多间世界一流的科技企业,其在生产规模、产业配套、人才供给、政策和体制环境等方面都已经具备雄厚基础。通过利用大湾已经形成的科创和生产销售基础,香港才能够发挥其在科技研发、金融支持等方面的优势,否则香港的创新科技产业就将始终处于缺胳膊少腿的窘境,虽在某些领域有一定优势,但始终无法形成顺畅的从研发到生产销售的产业闭环,只能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

随着国家对港人在内地生活各种政策的支持,随着大湾区交通基建的进一步发展,港人未来一方面会更容易接触到大湾区的各种优质工作机会,可以获得更好的收入;另一方面,随着医疗、教育、交通等配套的完善,港人在内地生活可以有较在香港生活更高的性价比,吸引更多的人投身湾区工作和生活,以及更多的老人回内地养老。

随着大湾区各城市的融合和区域流动成本的降低,货物的流动也将更加容易,有助于香港发挥货运中心的优势;而资金流动的便利化,也有助于香港的优质金融产品在内地的销售,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大致而言,香港融入大湾区,有机会为香港发展新的创新科技产业,为香港经济的发展增添新动力;有机会为香港的传统优势产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有机会为港人提供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优质工作机会,提高港人的收入水准;有机会吸引更多的港人在内地发展和生活,舒缓香港的房屋压力。

如果把眼光仅仅局限在香港境内,香港的问题的确很难解决,如果放眼大湾区,香港却可能有新的发展机遇。

 

22
二月
短期震荡上行逻辑仍然成立

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了兑现他竞选时的承诺‘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修围墙’,经过了与民主党人的艰辛斗争,甚至不惜令政府局部停摆。但是,如何对待'少数族裔'并不是一个简单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双方原则的重要问题,近些年来,少数族裔的选票已经成为民主党的一个最重要票源,试图讨好其最重要票源的民主党人自然不敢在'修墙'上轻易松口;而与之类似的是,特朗普总统的核心支持者-蓝领白人选民,是'修墙'限制移民流入的坚定支持者,特朗普为了继续得到他们的支援,又必须兑现他的'修墙'承诺,因此看似一个小小的、价值仅50多亿美元的'修墙'项目,却逼着双方堵上了全部。

即使是面对超过一个月的政府停摆,共和党与民主党仍然无法达成关于'修墙'的协议,在数度威胁要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因而总统可以绕过国会动用其他费用修墙后),忍无可忍的特朗普终于在2月15日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并将动用行政命令,绕过国会,调集联邦政府其他预算的数十亿美元用于建立隔离墙。一直反对‘修墙’的民主党此前就已对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提出强烈反对,指责特朗普总统滥用总统权力。而一些因此失去联邦政府资金的州还表示要提起法律诉讼。

看起来,悍然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的特朗普总统,虽然暂时落实了修建美墨边境隔离墙的费用,却挑起了一场与民主党人更加激烈的恶斗。

 

 

从这个小小的‘修墙’事件中,可以折射出几个重要信号:

首先,美国曾经引以为傲的民主体制,遇到了重大的挑战,似乎已经无力解决一些两党严重对立的分歧。在这次的修墙'事件中,民主共和两党的多次磋商都无法形成共识,即使后来为了两党各自的政见赌上了政府停摆,付出重大代价后仍然无法解决问题,逼得无路可走的特朗普总统只能选择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但是,这个先例一开,只能预示着以后的两党对立更严重、更难以妥协,也预示着在以后面对类似的严重分歧时,掌握权力的一方很可能照抄这个先例,单方面强行用行政权力推行自己的政策,直接威胁美国民主体制的根基。

其次,既然特朗普政府完全不顾及民主党人的激烈反对,一意孤行'修墙',预计未来民主党人必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特朗普政府制造更多麻烦,特朗普政府推出新政策的难度将大大增加,民主党人也将更加不配合特朗普政府的施政,两党的内斗将更趋激烈。

以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为标志,估计未来美国的内部矛盾将更加激烈,牵扯特朗普更多精力,美国内政的难题也会更加普遍。

 

 

在上周四、五经过一轮紧张的谈判后,中美贸易谈判取得阶段性进展,2月15日,中国领导人接见中美双方贸易谈判代表,肯定双方磋商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后,中美双方本周将在华盛顿继续谈判。

虽然据媒体报导,中美贸易谈判在有关结构性改革方面进展不大,似乎谈判遇到了一定困难,但我们仍然对谈判前景审慎乐观。主要是因为能够达成一个中国大量采购美国产品的协定,对美国经济以及特朗普的支持者有即时的好处;而无法达成协议的话,只会两败俱伤,中国经济固然受损,美国经济和特朗普的支持者也会受损。在当前美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浮现的时刻,无法达成协议将对美国经济和股市造成额外的压力,对准备竞选连任的特朗普总统不利。所以,就目前的形势、对美国来说,接受一个不完美的协议,远好于没有协议、中美重开贸易战。

加上民主党人已经控制了众议院,又与特朗普总统势成水火,未来施政的难度大增,因此适时结束与中国的贸易战,缩短战线,集中精力应付民主党人的挑战,对特朗普政府来说,不失为一个较好的策略。

我们在之前的博文«2019年影响港股的三层逻辑及走势推演»中,提出短期支援市场上行的逻辑是:“主要受中美贸易谈判的利好牵动,维稳政策方面的突发好消息也会对股市有短期利好影响。”,就目前情况来看,贸易谈判的正面憧憬以及3月两会推出一些刺激经济政策的憧憬仍然存在,而港股的下跌看起来主要是技术性回档或者受贸易谈判进展不顺利或者经济资料偏弱等消息的暂时影响,整体而言,港股震荡上行的短期逻辑仍然成立。

15
二月
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隐含的启示

2018年春节,电影«流浪地球»上演了一出屌丝逆袭的好戏,从一开始的无声无息,到现在独占春节贺岁电影鳌头,前后的巨大反差,造成了一个颇有意思的新闻现象,这个现象背后有什么值得思考的深层含义,值得探讨。

截至2019年10日,«流浪地球»共上映了6日,取得了约18亿人民币的票房,将同期上映的其他电影票房远远抛在了后面,有望冲击2017年电影«战狼2»创造的56.79亿的中国历史最高电影票房。

不过根据媒体介绍,现在大火的«流浪地球»却是差一点就要胎死腹中了的。可能因为对前景不看好或者其他原因,电影原来的投资方万达在电影尚未完成的中途选择了退出,直接导致了«流浪地球»差一点因为缺乏资金而无法继续,在这个生存还是死亡的关键时刻,电影«战狼2»的导演兼主演吴京不光义务出演还私人给电影投资了6000万,终于保证了电影«流浪地球»的顺利出世和上映。

万达为什么会在中途选择放弃对电影«流浪地球»的投资,原因不得而知,因为万达自己没有公开的解释。但万达放弃投资«流浪地球»肯定不是因为缺钱,因为之后万达又去投资了电影«情圣2»。不过万达的判断或者运气看上去不够好,放弃投资的«流浪地球»很可能要创中国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而转投的«情圣2»据说受了某演员桃色风波的牵连,却被撤销上映档期,投资很可能要打水漂。

 

 

 

虽然«情圣2»无法上映,但其剧情根据媒体介绍,是一个有些荒诞的描述男女感情纠葛的搞笑故事,一言以蔽之,就是一部好莱坞似的现代商业流行片,集合一些俊男美女等流行元素,按照好莱坞的商业套路安排各种桥段等,路数与大多数的商业片类似;但«流浪地球»却是一部完全不同的电影,在这部被观众誉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电影中,遵循的是与好莱坞商业片完全不同的逻辑。 «流浪地球»讲的是一个人类寻求希望的故事,电影的设定是太阳将要毁灭,如果地球不逃离,那么地球也要被毁灭的故事。为了追寻生存的希望,人类要建设巨大的行星推进机,将地球推出现有轨道,向新的希望前进。为了这个人类生存的希望,很多人牺牲了,为了其他人或者为了整个人类能够延续而牺牲了。这个叙事逻辑完全不同于好莱坞或者西方文化将个人置于集体之上的逻辑,按照好莱坞的商业逻辑,拯救世界基本靠的是个人,而这个个人往往还有一个不如意的过去,譬如酗酒、离异、颓废等等,但突然有一天时来运到,这个过去大家眼里的LOSER就变成了拯救人类的英雄,依靠着运气、个人的勇武或者才能,再加上几个帮手和一个或几个美丽的女友,最后打败大坏蛋就轻松拯救了地球和人类。像«流浪地球»这样,无数的人为了追寻那微薄的希望,前赴后继牺牲在了追求希望的路上,没有扭转乾坤的个人英雄,有的是无数为了他人献出生命的集体英雄,这是极其鲜明的中国价值观,是和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价值观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

如果把尺度拉长一些,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算起,在近代中国陷入内忧外患、亡国灭种危机的时候,一批批的中国人里的先行者,就像«流浪地球»里那些为了人类的延续而牺牲的有名和无名者们一样,前赴后继地牺牲在了中国救亡图存的路上,中国的救亡图存就像«流浪地球»里的逃离太阳一样,是一个整个民族向着希望前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是很渺小和脆弱的,只有整个民族或者人类的不怕牺牲,勇于向着希望前进才能获得民族或者人类的新生。 «流浪地球»里的牺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内核是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努力奋斗以求得生存的精神相一致的。

中国历史最高票房电影«战狼2»,讲的是中国海外撤侨的故事,集中表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获得了远超预想的成功;今天,讲述中国人民奋斗牺牲为人类寻求希望的电影«流浪地球»可能再次取得突破,成为新的票房冠军,这两部电影成功的背后有什么共同之处?

虽然«战狼2»与«流浪地球»是形式完全不同的电影,但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宣扬了与西方价值完全不同的中国价值,«战狼2»打破了好莱坞建立的只有美军或者美军的同盟才在世界各地英勇奋斗的范式,树立了一个中国军队的英雄人物;而«流浪地球»则颠覆了好莱坞个人至上的价值观,树立了一群为了人类的未来而奋斗牺牲的集体英雄,是一部典型的歌颂集体主义的电影,秉承了1840年以来以救亡图存为主线的中国价值。简而言之,颂扬中国价值观的电影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好成绩,很可能意味着中国价值观的广泛复苏和成长。

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其实万达弃«流浪地球»而转投«情圣2»是有道理的,毕竟«情圣2»走的是相对成熟的商业娱乐片制作套路,一般而言,风险较小,收益的预期较为稳定;而«流浪地球»则相对来说是在走一条新路,其颂扬的价值观也与西方价值观有明显差异,前景相对难以判断。但是,实践的结果是弘扬中国自身价值观的电影取得了巨大成功,而按照好莱坞模式运作的电影却获得了巨大的失败,从实证的角度看,这一正一反的事例很可能有着拐点意义,预示着未来在中国,以西方价值观为引领的价值体系可能将慢慢退出主导地位,而中国价值观将逐渐成为主流。

联系到中国领导人所提倡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内涵与这两部电影所秉承的价值观是相当一致的。

 

 

未来如果按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我们可以预见在经济上文化上会出现一些重要的变化:

现在影视圈的一些过去的大腕级人物,很可能将逐渐淡出主流视野,一批新的以弘扬中国价值为主的新人将会出现;按这个逻辑,现在引领舆论方向的一些网上大V,同样前景暗淡,换言之,在文化领域,未来有可能进入一个新旧交替的阵痛期;

在经济上,未来民族品牌、自有品牌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而外资品牌的吸引力将整体下降;国家在研发、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上将投入更大的力度,相关领域的发展将加速;

总之,在西方价值体系下,中国的东西常常比西方的类似产品表现出折让。如果未来中国自身价值体系逐渐占据主流,则中国的东西将会首先消除对西方类似产品的折让,并可能进而表现出一定溢价。

31
一月
港股震荡上行之势可能延续到3月

我们在之前的博文«2019年影响港股的三层逻辑及走势推演»中,曾经预测2019年的港股走势可能类似N字形,先升后跌再升。

年初至今的走势,以震荡上行为主,大致符合我们的推测。按照之前我们对港股走势进行推演的逻辑,目前的港股走势主要受短期的支援逻辑和中期的压制逻辑共同作用,但以短期支援逻辑为主导,因此走势表现出震荡上升的特点。

简单来说,港股的短期支援逻辑主要包括:中美贸易谈判可能能够达成协议,以及中国政府不断推出的维稳政策等因素;而中期的压制逻辑主要包括:中国经济继续放缓、美国经济放缓和美股牛市可能终结、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的力度不足以扭转美股跌势等因素。

 

 

市场聚焦短期支持因素

到目前为止,市场关注的焦点仍然在短期的支持因素上,因此,港股走势预计仍将延续震荡上行之势,直到短期支持因素带来的支援力量全部消耗。

从未来一段时间几个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看,一月底中美将进行新一轮贸易谈判,美国目前的态度大体积极正面,虽然也不时有美国官员认为双方在结构性问题上差距仍然很大,但估计即使这次谈判未能达成协议,也不会有太大的负面消息或者导致谈判终止,无非是将无法达成一致的问题放到下一轮而已,所以一月底的谈判结果预计偏向正面的机会较大;另据中美两国领袖商定的谈判时间,贸易谈判应在3月1日前结束,所以,如果双方能够按期达成协议,那么协定大概率将在2月中下旬达成;传统上3月是中国政府开人大、政协两会的时间,很多重要的经济刺激或者维稳政策估计会在两会上决定并发布。综合各方面情况,估计两会期间很可能会落实、披露一些重要的刺激经济政策,对​​港股有利;另外3月又是港股全年业绩披露期,上市公司披露优良业绩后经常会引起投资者的短线炒作,传统上对港股有利。

综合上述事件的可能结果,看起来直到3月,港股都较大机会有一些利好因素继续支持,也就是说港股的短期支援逻辑目前看仍在良好运行中,要到3月才能基本表现完毕。港股的压制逻辑可能要等到那时才会再度主导市场,更直接一些地说,如果没有其他新情况发生,港股的上行之势可能维持到3月,之后才可能在缺乏新利好因素下开始走弱。

 

 

变数是中美能否达成协议

就目前情况而言,短期震荡上行走势能否持续的一个较大不确定因素是:中美能否达成贸易协定,虽然我们一直都认为达成贸易协定符合特朗普利益(取得一些成绩向选民交代对其后续选举有利),因而看好贸易谈判结果,但如果贸易谈判最终失败,港股上升的逻辑可能就会被打断,港股就有机会随时开始向下调整。

影响短期港股走势的另一个较大不确定性是美联储的加息政策,目前市场的一般看法是美联储1月可能按兵不动,3月或6月有加息可能,但如果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没有市场预期中温和,就有可能再次引发美股大幅波动进而影响港股。

另外有些不寻常的是:中国央行最近创设了一个新的融资工具,允许商业银行用银行发出的永续债向人行换入央行票据,并可用于抵押融资,由于央行票据更高的信用和更好的流通能力,此举实际上便利、扩大了银行融资能力,方向类似欧美国家直接买入国债、放松银根的QE(量化宽松),这个动作是否意味着央行以后将更积极打通实体经济融资难的困境,并会推出更多有助融资宽松的政策,值得留意;另据报导,证监会主席人事调整,原主席刘士余调任供销总社理事会主任,原工行董事长易会满接替刘士余担任证监会主席,这个换人举动,是否含有国家对股市政策有所调整的内涵,也值得注意。

整体上看,今年以来港股投资者对股市的谨慎心态渐有改善,参与市场的积极性有所上升,宏观环境对港股有利的因素也较前增加,对港股一季度走强有利。

由于下周是新春佳节,本栏暂停一周,顺祝各位读者猪年诸事顺利、家肥屋润、身体健康!

24
一月
香港楼市可能下半年好转

根据香港中原城市领先指数,香港楼市整体大约在2018年7月下旬见本轮上升周期的高点188.61点,之后辗转下行,至2019年1月中旬,指数跌至170.19点,下跌约10%。但就个别地区楼盘来说,跌幅大于平均跌幅,如近期开盘的部分新楼盘,开价较同区二手单位价低约20-30%,似乎面对一定销售压力,促销颇为积极。

从历史的表现看,香港楼市过去一直处于升多跌少、大涨小回状态。近二十多年,楼市的最低潮是2003年SARS时期,当时在经济不景和SARS的双重打击下,楼市差不多成为一潭死水,后来在中央推出支持香港的「自由行」政策后,经济和楼市才逐步好转;再后来即使在2008年美国爆发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冲击下,楼市也未曾下探到2003年的低位。

 


香港楼市之所以能够常升常有,与其本身具备一定的独特之处有关:

首先,香港的先天限制就是地少人多,土地资源极为有限。而在这种先天限制之下,又有约4成土地被政府划为郊野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不得使用。结果只有约7%的土地可以用于住宅发展,于是在极度缺乏建屋土地的情况下,高地价和高楼价就成为了香港的正常现象。

目前香港政府虽然提出了大规模填海造地的设想,但根据其计划,第一阶段入住要到2035年以后,远水不能救近火,因此短期来看,香港土地和房屋供不应求的现状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换言之,在大规模土地供应出现之前,香港的楼市很可能仍将处于供不应求并易升难跌状态;

其次,低利率为楼市提供了强大支持。2008年金融海啸后,全球低利率成为常态,香港也有大量资金流入。受益于低成本资金的充裕供给,业主普遍的供楼能力得到增强。加上香港传统上属于富裕地区,民间有大量财富,这些财富和宽松的金融环境相结合,更加支持了楼市的需求;

第三,香港的独特优势如「一国两制」,以及自由、法制、多元、便利的环境,吸引了大量内地富豪、较富裕群体,以及外籍人士在香港置业,这些人士一般都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对香港的楼市也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

上面几个因素中,地少人多或者土地供应不足的问题,基本是短期无解,就算政府临时想办法增加一些土地供应,也基本是杯水车薪或者将‘朝三暮四’改为‘朝四暮三’而已,无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

 

 

低利率带来的资金支持,从目前情况看,也很可能长期化,根据美联储部分官员最新关于加息的言论,美国本轮的加息周期很可能在2019年中结束,由于港美的联系汇率机制,估计香港的利率也会在年中见顶,也就是说,本港利率最多再上升25个基点或半厘就可能见顶,并没有多少上升空间;

至于内地富豪、较富裕群体来港买楼,则可能与当时的国家政策松紧有关,例如过去一段时间国家清理影子银行,令到依赖影子银行借贷的群体大受打击、资金匮乏,这首先会影响该群体在港的买楼投资行为,严重情况下甚至会迫使他们卖出以前购买的物业,给香港楼市增加压力。

总结起来
一直以来支持香港楼市上升的两个支柱因素,土地房屋供不应求,以及低利率导致的资金充裕,看来都会长期存在,因此香港楼市的长期转势机会不大,目前的下跌更可能是一种正常的调整。

本轮下跌之前的一轮下跌(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是在2015年底美联储开始加息、美元走强、人民币受到冲击、中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发生的,楼市买家担心中国经济受到较大打击,香港也会受到牵连,另外担心美元利率上升会导致供楼利率上升,减低供楼能力,加上楼市也累积了一定升幅,因此出现调整。但在后来中国经济转趋稳定,香港利率展望趋向正面的情况下,市场的恐慌心理逐步减退,楼市才又开始回升。

本轮的楼市调整,直接诱发原因与上一轮有类似之处,仍然是担忧中国经济转弱以及供楼利息上升,当然内地去杠杆措施加剧、楼价累积较大升幅也是一个调整因素。由于去年3月开始的中美贸易战,在2018年的大部分时间不断恶化,市场主流普遍担心中国经济将出现较大困难,也担心香港受到波及,投资信心受到较大损害,直接导致了楼市调整压力的增加;而拖延多时的香港银行体系,终于在2018年9月开始跟随美国加息,也对楼市买家心理有负面影响;内地去杠杆加剧,导致影子银行急剧收缩,令部分依赖影子银行融资的中小企和个人深受打击,由于这个群体中不少人是香港楼市的投资者,因此内地资金收紧也对香港楼市产生不利影响;至于楼市升幅过大则是一个老问题,香港楼市的升幅早已脱离了一般基层的购买力,年轻人买楼常常需要父母甚至祖父母的资助已经是香港的常态,这个因素也对楼市调整有作用,但并非主要原因。

根据中国政府稳定内地经济的安排,预计在三月两会后将有大量的支持经济政策落实,令中国经济目前的下行趋势趋缓,并有较大机会在下半年经济增速进入稳定期。内地经济的稳定无疑将令市场的观望避险心理改善,重新推动楼市买家入市;根据美国经济放缓的现状以及美联储的态度,预计美国有较大机会在2019年中结束本轮加息周期,舒缓楼市买家对利率的担忧;内地的货币政策在2019年也大概率从去年的偏紧转向偏松,对内地买家的资金限制减弱,减轻对香港楼市的负面影响。所以,就目前来看,几个对香港楼市不利的负面因素,都有可能在下半年好转。

综上所述,香港楼市上升的两个主要支柱因素仍然完整有效,而造成本轮调整的几个因素有望在下半年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因此,香港的整体楼市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出现复苏。

17
一月
2019年影响港股的三层逻辑及走势推演

我们在之前的博文「看淡逻辑的几个要素及其变化方向」里讨论了去年以来主导港股的看淡逻辑及其在2019年的变化方向,如果细分一下,影响2019年港股走势的大逻辑就目前而言,可以分为短、中、长三个层次,并分别主导不同的走势。

短期而言(1、2个月的时间),港股的焦点主要围绕中美贸易战,谈判的进展将主导港股的走势。由于中美经济都有放缓压力,特别是贸易战中的进攻方美国,现在内部矛盾比较尖锐(例如因为修墙经费的拨款问题,两党争议已导致政府部分停摆超过3周),因此我们认为双方都有诚意达成贸易战的停战协议,中美贸易谈判的前景看好。

根据这个短期的主导逻辑,港股在中美贸易达成协议前,市场可能会对贸易战前景有相对乐观的憧憬,配合不时有谈判取得进展的消息或者中美相关官员一些倾向乐观的访谈,港股短期的走势以震荡上行为主。

中期而言(半年左右时间),看淡逻辑仍是市场主流,我们在上篇博文「看淡逻辑的几个要素及其变化方向」里讨论的几个去年以来的利淡因素,如:中国经济继续放缓、美国经济放缓和美股牛市可能终结、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的力度不足以扭转美股跌势等因素,仍将持续发挥作用,直到这些利淡因素逐步被充分消化。

从近期的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放缓的压力在加大,短期经济减速的程度会更明显。对于中国经济减速,中国政府一直在采用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刺激来进行对冲。根据媒体报导,中国政府将在2019年进行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并会相应放松银根、提高地方政府发债额度等。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措施,估计会在3月的两会后进入实施阶段,放松银根(例如降低存准率)和提高地方政府发债额则会随时择机实施。这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措施推出,短期会对港股走势有正面心理刺激作用,中期则要等措施落地生效逐步稳住经济增长速度后,才会对股市产生持久影响。

 

 

同样,美国经济放缓和美股走弱也需要美联储的政策对冲,由于美国政府去年的减税将造成财政赤字的加剧,估计美国政府今年在财政方面能进行的刺激有限,因此美国经济将主要依赖美联储加息步伐的放缓甚至逆转来对冲下滑。根据前一阶段美国白宫和美联储的互动来看,虽然特朗普极力主张停止进一步加息缩表,但美联储大概率只会放缓加息步伐,因此预计短期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和股市的支持将有限,中期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的力度能否支持经济增长和股市尚需观察。

所以,去年以来的看淡逻辑在今年来说,可能是一个半年左右的中期逻辑,这个逻辑将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企稳,以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足以给经济和股市以正面支持而结束。

长期而言(一年左右时间),股市的逻辑可能是一个由跌转升的反转逻辑。随着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企稳,以及美联储的加息周期终结,外资向美国流动的方向大概率将出现逆转,新一轮外资离开美国的移动将开始,而外资增持中国资产也有可能是这一轮外资离开美国流向新兴市场的重要特点,在我们看来,这一轮外资流入中国股市有可能开启中国股市一个较长期的升浪,而港股也将受益。

目前来看,未来中国经济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经济转型何时可以渡过转型的阵痛期,即以品质、效率和科技创新为特点的新经济何时能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二是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资讯技术,中国能否快人一步有较好的发展,并成为全球主力。

 

 

从这几层逻辑对港股走势的影响看:

港股短期以震荡向上为主,主要受中美贸易谈判的利好牵动,维稳政策方面的突发好消息也会对股市有短期利好影响。但港股整体仍将受中期利淡逻辑的压制,很难维持持续上升;而在中美谈判出现结果,短期利好逻辑消失后,港股有较大机会将恢复走跌;

中期港股走势以震荡向下为主,短期向上和中期向下的方向拐点,可能出现在贸易谈判出现结果、利好兑现的时点前后,预计中期跌势将持续至利淡因素得到较充分体现的时候;

实现中期下跌到长期上涨之间的反转,可能需要具备中国经济增速大致企稳,美联储加息周期终结的条件,这个条件有可能在2019年中,当中国政府的维稳政策逐步生效,而美国经济和股市的不景气迫使美联储提前结束本轮加息周期时出现。

简而言之,根据以上推演,2019年的港股大体走势有可能类似N形,先升后跌再升。

11
一月
看淡逻辑的几个要素及其变化方向

由2018年上半年开始并延续至今的港股弱势,尚未有太大的改观,港股近期虽不时因好消息而短暂反弹,但整体仍然承受持续的看淡压力,反弹壹般都无法持续。大致而言,目前看淡港股仍是市场的主流,其逻辑可以简单表述成:市场前景有较多不明郎因素,因此避险仍是首要考虑

总结起来,看淡港股的逻辑里大致包含下面几个要素:

首先,中美贸易战未必能在双方限定的时间内达成协议,根据特朗普政府过去的表现,其承诺的可靠性十分可疑。由于中美双方现在的全面竞争对手关系,美国很难不对中国加以限制,因此对贸易战达成协议或者终止的可能性不感乐观,相反,认为贸易战持续或加剧的可能性甚大。

 

 

对于贸易战这个因素,我们的看法壹直相对乐观,从2018年10月开始,我们就认为中美贸易战将在年底前出现转机,并对双方未来达成协议持乐观态度。我们不否认中美双方的关系定位已经从过去以合作为主的准盟友关系,变为了现在竞争为主的对手关系,但我们同时认为,由于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譬如经济上中国放缓就导致美国跨国企业(如苹果公司)的盈利放缓,因此中美双方关系很难变成不计代价只求打击对手的敌人关系,中美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壹种计算成本收益的模式,而非类似美苏当年的冷战模式。

按照这个成本收益模式,贸易战无休止的继续只会造成双方的持续损失(虽然大小有差异),是壹个只有成本没有收益的模式,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在目前美国自身经济放缓,内政矛盾突出的环境下,终止贸易战、获取壹定的收益,集中精力处理内政问题,避免战线太长分散力量,符合特朗普的需要,因此我们倾向认为达成贸易战协议的可能性甚大。
如果我们的看法正确,就是说在2019年3月前中美有可能就贸易问题达成协议,中美贸易战这个不确定因素未来变化的方向正面;

其次,美股有可能终止持续9年的牛市,在经济放缓和美联储持续加息的压力下进入熊市。根据美股和港股的历史相关性,美股的走熊有可能带动港股走熊。

从目前情况看,美国经济放缓的机会甚高,由于特朗普的减税刺激经济政策在2018年美国经济增速已经较高的情况下,人为地进壹步推高了美国经济增速,因此,在2019年刺激政策效力已过的情况下,经济自然减速的机会很高,IMF的最新预测数据显示:美国经济2018年增速2.9%,2019年经济增速2.5%,下降了0.4个百分点(中国经济预计由2018年的6.6%增速下降至2019年的6.2%增速,同样下降0.4个百分点)。经济放缓自然带来企业盈利增长放缓,给估值较高的美国股市带来重大压力。与此同时,虽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口头上也释放了壹些对加息取态较温和的鸽派信息,但现实层面美联储起码暂时还不愿意屈从特朗普总统的压力而大幅放缓加息步伐,令利率上升对经济的压力增加,在双重压力作用下,美国股市2019年进入熊市的机会甚高。

我们在上期的博文「中国经济继续减速股市却可能已度过最困难期」中,讨论了美股走熊与港股走势的关系,结论是:虽然过去美股走熊通常都带动港股跌势,但也有另壹种可能:“如果A股能够顶住美股走熊的压力,走出稳定上升行情,根据近几个月中港股市的相关性,港股也有较大可能摆脱以往跟随美国的惯性,做出较好表现。”
美股走熊这个因素看来将在2019年继续发酵,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可能会影响美股走熊的节奏,但估计难以改变美股的方向,所以,这个不确定性因素暂时的展望仍然负面;

 

 

第三,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方向虽有逐步放缓加息步伐之意,但根据前壹阶段特朗普总统与美联储的互动来看,美联储对加息步伐的调整似乎较为依赖经济数据,前瞻性不够、调整力度也不大,估计未来其货币政策调整的节奏可能比较缓慢,不足以扭转经济下滑的势头。

美联储加息步伐展望放缓对维持强势美元有不利影响、对经济则有潜在支持作用,但其影响取决于加息步伐放缓的力度。根据前壹阶段美联储的表现看,预计美联储放缓加息的步伐不会急剧,因此对美元和经济运行的方向影响有限。

第四,中国经济短期下行压力加剧。从房地产和汽车这两个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行业持续放缓,以及近期出炉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跌入50以下的收缩区间,都说明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加大。相对而言,服务业的情况表现较好,财新中国发布的12月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达53.9,创出了半年新高,说明服务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仍在上升。

不过中国政府推动的大规模减税降费和加大基建投资,辅以相对充裕的资金供应,预计将令中国经济的增长在2019年下半年有所好转。从经济数据角度看,2019年上半年可能是经济压力较大的阶段,之后的情况可能稳定并趋向好转。

第五,如果英国无协议下硬脱欧,有可能对港股造成短期的负面冲击,不过暂时来看,英国仍以有协议情况下脱欧或者不脱欧机会较高,英国硬脱欧暂时对港股的长期趋势影响不大。

综合以上讨论,贸易战可能在第壹季度末有相对乐观的结果,除此之外,美股走熊会否带来港股的进壹步下跌、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的力度和节奏、中国经济何时能够走稳这几个不确定性则仍需观察,也就是说,港股面对的不确定性短期难以有根本性好转,对港股持续上升不利。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