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12
十一月
抵禦特朗普風暴 「耗贏對手」是上策

上周三(6日),捲土重來的特朗普(Donald Trump)再次贏得美國總統大選,這個結果出乎了很多人意料,不過卻和筆者的預判差不多(見筆者10月23日文《環球亂局勢加劇反利特朗普勝選》)。

這個選舉結果展示了一個與媒體基調大相徑庭的美國真實民意,那就是:相比於民主黨宣傳的博愛,美國民眾更關心自身的經濟利益、生活品質。特朗普政策的本質「美國優先,大家各顧各」,就是這種思想的反應,也是特朗普勝出的根本原因。

特朗普經濟政策的要點,簡單概括就是:國內減稅,國外加稅。用對進口商品增加關稅,補貼國內,吸引製造業回流。對盟友,特朗普不會放過;對中國這個最大對手,自然更不會手軟。特朗普上台,對中國出口商品增加關稅基本已成必然,差別只是能不能加到他之前所說60%那麼高,畢竟加稅是會加劇美國通脹的,而通脹是民眾厭惡的,會不會倒回來對特朗普形成一定掣肘,現尚難推斷。

 

 

搞好經濟 中美博弈致勝關鍵

美國出於維護全球霸權要打擊中國,這是從美國根本利益出發的必然,沒甚麼道理講,再多「合則兩利、鬥則兩傷」的道理,在根本利益面前都是一錢不值。對此,中國不應有幻想,而且幻想也沒用,中美雙方終歸是要用實力來博弈的。

中國是一個有着豐富大國博弈歷史經驗的國家,從春秋戰國時開始,大國互相攻伐、天下時分時合,都需要用到博弈策略,從這些歷史經驗或者教訓中,大致可以做出這樣的總結:成功的博弈,大多是「觀釁而動」,即在搞好自身的同時等待時機,看到對方有機可乘的時候才果斷出手;而不成功的博弈,常常是在自身尚不穩固,而對手無機可乘時貿然出手,於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導致博弈失敗。

今天的中美博弈同樣如此,對中美這樣的大國,外部力量很難撼動,國家內部的穩定發展才是博弈制勝的關鍵。譬如特朗普2018年毫無理由地突然發動針對中國的貿易戰,打到現在已經6年了,有用嗎?基本沒用。6年來中國的出口不斷增長,美國的赤字同樣不斷增長,可以說特朗普一手挑起的貿易戰,美國完全沒有達成任何預期目標。

對當今的中美而言,搞好自己的經濟都是博弈獲勝的關鍵,而在這方面,雙方也都面臨各自的問題。美國的問題是為了支撑霸權,已經花了太多錢、債台高築,現在是在靠美元的霸權地位強撑。特朗普回朝大概率會帶來新一輪通脹和國債高潮,令到美國國債的規模更加龐大,這個愈來愈大的國債將來怎麼繼續,會不會引起國債危機、美元危機或者通脹危機,是美國經濟面臨的大問題。

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則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如何有效刺激需求、保持總需求對經濟的支援。近年來,政府將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濃縮成「三重壓力」(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隨着疫情後生產步入正軌,「供給衝擊」已經不復存在,但「需求收縮、預期轉弱」這兩重壓力遲遲沒有得到很好解決。

 

貧富分化難免 如何改善考工夫

理論上,刺激需求的前提是民眾有較為充裕的收入,但在市場經濟法則下,優勝劣汰的機制又總是在製造貧富分化,導致廣大的基層收入相對下降進而需求不足。按照法國著名經濟學家皮凱蒂(Thomas Piketty)在其巨著《21世紀資本論》對過去300年資料的研究,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貧富分化不可避免。

貧富分化不可避免的含義就是市場經濟體制下,一定會存在基層需求不足造成的總需求不足,制約經濟發展。目前美西方國家解決的辦法,是用國家加槓桿增加基層福利的辦法,改善需求不足的情況,這也是美國之所以債台高築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雖然內地也有聲音主張,通過企業增加員工工資的辦法改善貧富分化,不過基於資本逐利的經濟規律,要求民企老闆普遍給員工加工資並不現實。因此,改善基層的需求不足情況,內地可能也需要主要依賴中央政府加槓桿來刺激需求。

政府長期加槓桿會不會帶來嚴重問題,目前尚無定論。現代貨幣理論(MMT)認為政府加槓桿沒問題(只要通脹穩定),現在政府槓桿率最高的日本經濟表現大致平穩,也證明較高的槓桿率並不必然帶來危機。

總之到目前為止,美西方關於政府加槓桿的實踐證明:短期而言,加槓桿可以支持經濟發展;至於長期會否引發無法解決的嚴重問題,尚無定論。

 

中國加槓桿谷需求 有效且必須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搞好經濟、「耗贏對手」,可能是比打贏對手更現實的選擇。有一個笑話很好地詮釋了這個博弈策略,有兩個旅人在森林裏遇見了熊,一個絕望了說「完蛋了,我們肯定跑不贏熊。」另一個則冷靜地綁緊衣服和鞋帶,說「我不需要跑贏熊,只需要跑贏你。」

政府加槓桿以維持需求支持經濟,短期來說是有效而且必須的,否則經濟就會面臨嚴重壓力,進而對社會整體構成重大打擊。長期而言,由於中國政府槓桿率遠低於美西方政府,又有全世界最強大的生產能力,理論上在加槓桿支持經濟方面可以比美西方走的更久更遠。

如果加槓桿這條路走得通,中國可以學習美西方的成功經驗;如果這條路走不通,那也是美西方走不通先出問題。所謂「一鯨落萬物生」,先隕落的經濟體必將給後來者提供充足的養分,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堅持就是勝利,「耗贏對手」就是王道。

6
十一月
「敢闖敢幹」振經濟 躺平側臥不可取

全國人大常委會周一(4日)起開會,外界普遍預期最後一日(周五,8日)公布刺激經濟方案規模,涉資或達10萬億元人民幣。

這給了市場一個十分正向的訊號,近日內地和香港股市都無懼美國大選等變數,雙雙走出反彈行情。

政策繼續加力是經濟進一步向好的關鍵,但還有很多事必須做,包括如何有效落實政策,提振企業的投資信心,尤其是需要製造良好環境,讓那些敢投資、願意冒險的人能持續賺錢,才能真正推動經濟納入長期升軌,應對外部的各種挑戰。

自古以來,「獎勤罰懶」、「敢闖敢幹」不是社會理所當然要鼓勵的嗎?不是政府一直提倡的嗎?而作為其對立面的「躺平」文化,不是政府一直在批評、並試圖扭轉的嗎?這些基本道理,難道還有人不同意嗎?

 

 

畏首畏尾礙創新 社會難進步

從常識上講,一個社會要持續進步,毫無疑問需要「獎勤罰懶」,要讓那些勤勤懇懇、努力工作、在改進自身生活狀態的同時、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得到更多的利益和鼓勵,以此激勵更多的人向榜樣學習,都去努力工作、積極上進,以達到社會整體福利改進的效果。

同時還需要「敢闖敢幹」,因為任何的進步,都是在前人基礎上所做的嘗試和突破,不敢闖不敢幹,畏首畏尾,一點錯都不敢犯的結果,只會形成不敢創新、不敢負責的風氣,於是社會也就難有大的進步。可想而知,如果社會不能「獎勤罰懶」,不鼓勵民眾「敢闖敢幹」,其結果就會導致大量的人群選擇「躺平」和迴避風險。

「躺平」相比努力是一件更容易和舒服的事情,沒有人願意自討苦吃、願意在沒有壓力或者激勵的情況下努力,這就是普遍人性。如果「躺平」的結果和努力差不多,甚至比努力更好,那為甚麼要努力?

雖然社會從整體利益出發,要「獎勤罰懶」、鼓勵大家「敢闖敢幹」裏面蘊含的道理很容易理解,民眾也知道大家努力肯定比大家「躺平」對社會更有利,但為甚麼近年「躺平」文化在內地廣泛流行,經政府三番四次嚴厲批評仍不止?甚至有人為了應付政府對「躺平」的批評,發明了一種新動作叫「側臥」(見知識庫),處於隨時可以躺下去和站起來之間,表面積極實際甚麼也不幹,變相抵制政府批評。

明明大家都知道不對的東西,卻能在社會上廣泛流行,思想和行動出現顯著分裂,這種奇怪的現象必定有其深層成因。從經濟學的「理性人」假設出發,可以一定程度解釋這種看似奇怪的現象。

從「理性人」假設出發,人是利己的,總是希望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利益。「躺平」代表着毫無作為、不犯錯可甚麼也不幹;反對「躺平」就是要求站起來努力幹活。

對於「躺平」者來說,政府的批評是一種代價,寧願承受這種代價和道德壓力也不站起來,只能是因為站起來的利益不大或者代價更大,於是兩害取其輕,寧願搞個新花樣「側臥」,減少一點「躺平」的代價也不願站起來。

事實上,過去幾年的市場確實表現出一種打擊願意努力者的特點。不管是各行各業,敢借錢、敢投資的人基本都是失敗者,反而甚麼也不幹的人過得更好,沒有負債壓力,沒有投資失敗、資產受損的痛苦。

 

通縮陰影未除 持幣觀望成風

雖然政府在輿論環境上反對「躺平」,支持大家「敢闖敢幹」,但在利益攸關的經濟環境方面,卻迄今尚未擺脫通縮的陰影。從去年3月以來至今,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在超過1年半時間,始終在通縮的邊緣晃動,反映工業品出廠價格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已經持續下跌超過兩年,證明類通縮已不是一個短期現象。通縮就意味着未來物價會愈來愈低,持幣觀望而不是盡快消費,才是對個體更有利的選擇,而當所有人都推遲消費時,必然造成市場總需求下降,企業經營困難。

於是積極投資就要承受產品價格愈來愈低、毛利率愈來愈低、現金流緊張的壓力;如果不幸借了錢,生意又不如預期,還可能面臨銀行逼債的風險。相比之下,反而是「躺平」觀望,既沒有經營壓力又沒有銀行逼債壓力,才是更合乎理性的選擇。

媒體上也披露了很多名校畢業生在大企業工作,原本收入不錯,過着一般人羡慕生活的家庭,因為不幸在樓價大跌前買了樓,又不幸遇上裁員,面臨背負巨債、收入驟減的困局,中間甚至有人因為壓力太大、一時想不開而輕生。對於這些人的遭遇,社會上意見分歧,同情者有之,但也有很多人不同情他們,認為他們貪心,如果不加槓桿買樓就不會有事。

這些看法雖然各有其角度,不過都不是從社會層面看問題。在社會層面上,恰恰存在一個社會應該鼓勵甚麼反對甚麼的導向問題。讓奮鬥者得利、「躺平」者吃虧,還是倒過來,讓「躺平」者得利、奮鬥者吃虧,直接決定了一個社會實質上究竟是鼓勵奮鬥還是鼓勵「躺平」。

 

讓奮鬥者得利 加速經濟復甦

有句名言「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僅僅在輿論上提倡奮鬥,可是在實際利益上卻讓「躺平」者得利,最後只會造就表面積極實際「躺平」的「側臥」派,達不到推動社會進步的目的。

因此,要推動社會積極向上、反對「躺平」的風氣,除了輿論的引導,更重要的其實是在實際利益上做到讓奮鬥者得利,讓「躺平」者吃虧。也就是說,要推動經濟盡快復甦,走出類通縮的困局,讓那些敢投資、願意冒險的人賺得到錢,才是對社會形成努力奮鬥風氣最有力的支持。

29
十月
選準高確定性路徑 救市事半功倍

代表着內地刺激經濟政策方向重大轉變的9月政治局會議一開,股市應聲而起,不管是港股還是內地股市,都像吃了興奮劑一樣,表現優異。

從政治局會議公布的內容看,刺激政策從前期的較為謹慎,轉為較為現在進取已成定局,中央政府決心推動經濟較快增長、股市走出較好表現、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態度已經相當清晰,因此,從政府決心角度觀察,經濟、股市、房地產市場理應見底並快速好轉。

不過,是不是只要政府明確了支持經濟的決心,並積極推動各種支持快速落地,為經濟發展注入各種資源後,經濟就可以實現快速好轉呢?

答案是不一定。因為支援經濟的路徑是否具有足夠高的確定性,投入的資源是否用在了關鍵的位置,同樣對經濟能否好轉關係重大。僅有積極的態度和決心,卻選擇了不確定性較高的路徑,資源投入不足或者沒有投入到關鍵位置,照樣可能事倍功半,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由於資產價格跌跌不休,拖累消費和投資信心,出口又面臨外國各種限制,造成了經濟增長壓力較大和貨幣流動性減弱的被動局面。9月政治局會議前,央行的重磅發聲和貨幣寬鬆政策,基本扭轉了資金面的收縮。現在,金融環境已經轉向寬鬆,不是制約經濟復甦的障礙,但是經濟基本面的好轉仍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主要原因就是現行刺激政策的路徑,存在一些不缺定性。

筆者在本欄曾經多次談過,造成內地本輪經濟不景氣的核心是房地產市場的崩坍,而房地產市場崩坍的核心,則是接近過去房地產總需求40%左右的投資需求消失,所造成的房地產供應過剩,不從交易市場中抽走這接近40%的供應過剩,房地產市場就會在過剩供應的壓制下,遲遲無法恢復正常的市場功能。

 

 

可發債5萬億 收購庫存作保障房

消化這部分過剩無非兩條路徑,一條確定性高的路徑,就是政府收購全部內房過剩庫存轉為保障房,只要中央財政發債或央行特別貸款,拿出譬如說5萬億左右的人民幣,將過剩的庫存全部收購轉為政府長期持有的保障房,房地產交易市場的供需立刻就可以恢復平衡,因為政府持有的部分不會再進入市場,等於市場的供應下降了約40%,市場信心立刻就可以恢復。這條路徑只要政府下決心,不可能做不到,因而確定性最高、效果最好。

另一條不那麼確定的辦法就是靠市場消化。靠放鬆或取消限購、降低各種買房門檻、降低買房成本等辦法鼓勵居民買房,因為居民受制於對未來經濟的信心、對自身收入的預判、對樓市走勢的看法等多種因素,對政策刺激的反應有較高的不確定性,因此依賴市場消化這條路徑就不夠確定,未必可以很快達到政策預想的結果。

然而現在推行的房地產支持政策恰恰是以市場消化為主、以政府收購為輔的模式。基於前述分析,這個政策路徑存在明顯的不確定性,即使最後能夠奏效,相信也要經過較長的時間。如果改為政府收購為主、市場消化為輔的方針,相信確定性會大大提高,刺激效果將迅速顯現。

按正常情況推斷,如果政府採取以政府收購過剩內房庫存為主的方針,可能不需要別的刺激政策,就可以實現經濟的顯著好轉。可以斷言,同樣是投入5萬億人民幣資源刺激經濟,分散、撒胡椒麵式的刺激模式所產生的效果,肯定遠遠不如將資源集中在政府收購內房庫存這個點上,與其錢花了還不肯定效果如何,何不把錢集中到肯定可以出效果的地方?

 

宜增基層福利 讓民眾放心消費

在促進社會總需求方面,過去幾年中央政府都將刺激消費放在了重要位置,也出台了各種支持消費的政策,但消費收縮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其中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居民的收入預期沒有得到明顯改善,基層收入增長緩慢直接制約了社會需求增長。

一般而言,改善居民收入特別是基層收入,同樣存在着兩條路徑,一條確定性高,就是由政府用財政支出的形式,增加基層民眾的福利,在住房、醫療、教育、資助生育等方面做出較大投入,讓基層民眾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大膽消費。

另一條則相對不確定,主要是鼓勵企業給員工加工資。這條路徑之所以確定性低,是因為在當前的中國經濟中,民企佔了企業數的約90%、僱傭了勞動力的約80%,要求企業給員工加工資,等於要求民企給員工加工資。

事實上,要求民企給員工加薪之所以確定性低,香港的小企業管理層都有切身體驗。畢竟股東開辦企業的目的是賺錢,並不是做慈善。在中小企經營困難、普遍賠錢的情況下,要求企業給員工加工資,無疑就是要老闆拿自己的錢補貼員工,不管這種想法是否合理,肯定不現實。即使有個別老闆願賠錢給員工加薪,也僅是個例。在普遍意義上,這條路徑基本行不通,勉強走也只會事倍功半。

 

尊重市場規律 刺激效果始彰顯

所以,從確定性比較的角度來看,由中央政府加槓桿解決內房過剩和消費不足的問題,是較為確定的路徑,效果也會比較明顯。如果選擇其他路徑,不確定性就會較高,刺激經濟的效果也相對不確定。

有些人擔心政府加槓桿會造成通脹和財政不可持續,其實大可不必過慮。因為中國現在是產能過剩,加槓桿只會帶來產能利用率提升而不是通脹。至於財政是否不可持續,首先目前中央政府槓桿率低,短期不會遇到這個問題;其次是美西方國家的政府槓桿比中國高得多,他們解決財政可持續的經驗,足可成為中國的借鑑,不必杞人憂天。

29
十月
環球亂局勢加劇 反利特朗普勝選

有哲人說「所謂和平,不過是兩場戰爭之間的休息」,三國演義開篇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兩個說法表面看似不同,實際都是在講循環,支配社會甚至宇宙的根本規律,也就是誰都繞不過「治亂」循環。

「治」世之後有「亂」世,「亂」世之後有「治」世,循環往復,永無止境。

自上世紀40年代二戰結束至今,已經有約80年時間和平期,其間除了一些小規模戰爭,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處於和平建設狀態,用中國文化來形容,可以說大體上算是「治」世。但依照中國歷史所總結的社會運作規律,「治」世不會永遠延續,當「治」世發展到某種程度,現有規則無法解決現有矛盾的時候,「亂」世就開始了。

就好像一個人生病,身體良好時人體的免疫系統足以遏制病菌和身體內外的病因;但當負面因素日積月累、愈來愈大,人體的免疫系統不足以遏制的時候,人就生病了。人要生存,不可能不和病菌、社會的各種負面影響因素接觸,也就是說負面因素不可能不積累,於是人也就不可能不生病。

 

 

以國毫無底綫 美西方續偏袒

人會生病,社會也會病;人病會有各種不舒服,社會病同樣會有各種突破底綫、令大家難以接受的怪現象。9月在中東發生了一件突破社會人道底綫的血腥事件,以色列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踐踏民事和軍事的分界,在民用的傳呼機和對講機裏面裝置炸藥,用無差別攻擊普通民眾的方式來攻擊其口中的真主黨(Hezbollah)恐怖分子,據報造成了至少數十人死亡和數千人受傷。

以色列其實不是第一次做這種事,在對加沙的攻擊中,以色列一向是用恐怖分子藏身的藉口,攻擊居民區、醫院等,肆無忌憚地屠殺醫護人員、婦女、兒童和平民。不管怎麼說,以色列對加沙的攻擊還可以用哈馬斯(Hamas)藏身醫院、居民區等藉口,但從15年前在還不知道傳呼機和對講機賣給誰的情況下,就在其中埋炸藥,只能說以色列根本不在乎軍用和民用的不同,也根本不在乎普通平民的生命安全。

不僅如此,以色列從10月10日開始,因為嫌聯合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阻礙其攻擊黎巴嫩真主黨,已經多次向聯黎部隊開火,造成數人受傷的悲劇。更離譜的是,10月1日以色列外交部長卡茨(Israel Katz)宣布,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為不受歡迎人物,禁止他進入以色列,這是有史以​​來一個聯合國會員國對聯合國秘書長首次採取類似行動。

面對如此沒有底綫的以色列,美西方仍然是無原則地袒護,凸顯在當今世界,以往正常發揮作用的、人類普遍接受的道德標準,已經無法約束一些國家的行為。根據「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見知識庫),以後類似突破道德底綫的事情在全世界將會愈來愈多。

以小見大、一葉知秋。中東發生的怪事,說明當今這個世界已經病得相當嚴重,以後更多的衝突、對立和矛盾將會愈來愈普遍。

可以預見,在各種矛盾日益尖銳的今天,人們彼此之間的寬容、理解、互相幫助,將會愈來愈少見,而對立、鬥爭、以鄰為壑、搞小圈子的現象將會愈來愈多。其中一個世界性的矛盾焦點,可能就是移民和反移民所代表的種族和文化衝突。

 

特反全球化反移民 吸藍領票

雖然在美西方國家,吸引移民流入有一定的正當性,因為經濟需要有願意從事厭惡性工作的基層(一般由新移民擔當),美西方主流宣傳的全球化、自由民主等政治正確理念也支持接納新移民。但是,美西方中產階級地位的日益滑落、藍領工人在全球化中的受損遲遲無法修復、通貨膨脹長期無法得到有效控制等因素,促使美西方社會過去的中堅力量白人藍領工人,愈來愈反對引進新移民,而新移民與本地居民的種族和文化衝突也愈演愈烈、多次發生惡性事件。

特朗普(Donald Trump)就是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才得以成功冒起,他實際上是反全球化、反移民人群的一個代表。由於政治不正確,一般的政治人物並不敢公開談論反移民,但以反叛者形象出現的特朗普,正是靠反全球化、反移民的強硬立場來吸引那些沉默的藍領白人中堅,凝聚他們的支持。

姑且不討論「全球化、支持移民」和「反全球化、反移民」兩極政治理念的高下對錯,由於切身利益的分裂,在幾乎所有美西方國家,上述兩極理念事實上已經形成對壘,兩種理念都有廣泛的支持者,都有強大的支持力量。

但是,全球趨向混亂的趨勢,很明顯對特朗普代表的「反全球化、反移民」一方有利。盡管美國近期的民調顯示,特朗普和賀錦麗(Kamala Harris)在本屆總統選舉中的支持率接近,暫時難言誰更有把握勝出。不過,考慮到世界整體正在向各種矛盾趨向尖銳、對立雙方難以妥協、各方都以保護自身利益優先的方向演進,特朗普美國第一、以鄰為壑的理念和行為,相當符合這種思潮,其支援隊伍可能比民調數字更龐大,因而勝算也更高。

 

華須振自身經濟 助抗外在風險

如果特朗普當選,大概率會對中國出口產品加稅,也大概率會逼盟友付更多保護費、軍費,世界的混亂會加劇,金融市場的波動也可能增加。面對這種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中國還是要堅持搞好自身經濟,只有把自身的基礎打得牢牢的,才能從容應對各種外在風險。

22
十月
積極引入「中國風」 文化產業添生機

2024年施政報告出爐,公布多項推動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弘揚中華文化、拓展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旅遊產品等,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文化樞紐的地位,促進經濟和文化的雙重發展。

記得上世紀80、90年代,香港樂壇星光燦爛,出現了一大批優秀歌手和詞曲作者,共同將粵語歌推到了前無古人的歷史高度。那時候,幾乎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粵語歌的傳唱,即使在歷來以普通話歌曲為主的內地,學唱粵語歌也成為了一時的熱潮,潮流時興以會唱幾句粵語歌為榮。香港的歌星像「四大天王」、梅艷芳等等,在內地即使不是家傳戶曉,也肯定是廣為人知。

幾乎與樂壇光輝同時閃耀的還有香港電影,當時的香港電影以鮮明的特色、活潑有趣的風格佔領了華人市場,香港的警匪片、喜劇片、殭屍片、黑社會片等,不僅在東南亞大賣,也在內地佔據了廣大市場,香港的電影明星也成為了內地很多追星族的偶像。

不過香港樂壇和影視界的榮光,隨着近年經濟轉型、流行文化嬗變、以講求形象為主的流量明星當道,漸漸光輝不再,對外的影響力大減,內部的生存環境也逐漸困難。現在不管是影視界還是樂壇,整體都較為低迷,處於偶有佳作的半衰落境地。

內地的流行樂壇也有類似的情況,上世紀80、9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正是學習西方文化的高潮,香港、台灣的流行曲、影視作品,即使不是社會的主流,也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支流,美國的流行音樂、大片,在內地也有大量的粉絲追捧,當時內地創作的文藝作品,受美西方主導的各種敘事、觀點、表現手法、標準等影響很大,頗為興旺,可以看作是從屬於美西方主導的全球文化體系下的一個方面。

 

 

美西方主導文藝 惟影響力趨降

與香港的流行樂壇近年的低迷狀態接近,內地的主流流行樂壇也在走下坡,對民眾的吸引力和影響力都有所降低。而從更宏觀層面看,近年美國的流行音樂、大片等文藝作品對中國民眾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也是下降的。譬如以前民眾追捧美國大片,現在美國大片在內地則是票房慘淡。美西方文化主導下的文藝作品,也包括香港、台灣的作品,在內地的吸引力從過去的如日中天,到現在逐步走向邊緣化,不管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何在,已經成為不可改變的事實。

而與美西方文化主導下,文藝作品吸引力普遍下降的同時,一些從中國民族文化的根子上成長起來的優秀作品,卻又贏得了內地乃至全球民眾的喜愛。內地歌手刀郎的演唱會近日的爆火,充分說明不是民眾對流行歌曲不感興趣,而是民眾對主流、或者說在美西方流行文化主導下的流行歌曲不感興趣了。

與其他所謂的大牌歌星演唱會大量空座的情況相反,刀郎的幾場演唱會,如成都、廣州、南京等,不僅場內座無虛席,場外守候的觀眾居然比場內還多,創造了中國演唱會的奇迹。據媒體報道,眾多的綫上觀眾居然擠爆了廣州部分地區的流動網路。而且刀郎演唱會票價比同類偏低,綫上直播的打賞收入全部捐贈給公益事業,充分體現了其對草根民眾利益的關注。

與一般演唱會務求美輪美奐的舞台裝飾、舞美設計等不同,刀郎演唱會極富樸素特點,演唱會全程刀郎就穿一件黑T恤,沒有化粧、沒有主持、沒有嘉賓、沒有炫目的舞台、漂亮的伴舞,只有兩邊的樂隊和打扮清純的女生伴唱。然而刀郎的歌飽含深情,處處與觀眾共鳴,情到深處場上場下哭成一片,確實觸摸到了觀眾的內心深處、有感動人心的力量。

 

刀郎歌曲走紅 傳統特色最感人

網上兩首廣為人傳唱的歌,很好地詮釋了刀郎的歌曲特點,也揭示了甚麼樣的文藝作品才是大眾喜愛的作品。

《花妖》講了一個上下數千年的愛情故事,宋朝的富家小姐與寒門子弟一見傾心,但小姐的父親棒打鴛鴦,殺死了她的愛人,她也自盡殉情。閻王爺為二人的愛情所感動,特許他們帶着記憶重新投胎轉世,但負責投胎的小鬼轉錯了羅盤經,把他們分投在不同時代的杭州,於是二人就在幾千年的時光裏一直在互相尋覓,卻一直不得再見。

這是一個很傳統的中國故事,充滿了中國式的浪漫,生不能相互廝守,死也要永遠追隨。他們對愛情的執着,就連時間也無法打敗。歌中男聲的蒼涼無奈和女子和聲的委婉哀怨交織,令人難以自拔。

另一首《川江號子》,來源於過去在川江給大船拉纖的縴夫勞作時喊的號子,主要是為了統一縴夫的拉纖步調。刀郎在這首歌的開頭加入了縴夫行酒令的環節,使之更貼近於生活,又在中間加入了柔美、清澈的女子和聲,為這首充滿了陽剛氣息的歌曲,增添了女子的柔情、讚美和希望。一下子男人的辛苦勞作有了目標,歌曲也變得更加豐滿立體。

縱觀刀郎創作的歌曲,其最鮮明的特色就是來源於生活、中國的民族文化、各地流傳的民歌小調,外來的技術給了刀郎創作以很大的方便和說明,但他的作品,本質上是中國的,有一聽就很容易辨識的中國文化或者傳統特點,這是刀郎和大家感情共鳴、廣受民眾歡迎的根本原因。

 

吸內地實力歌手 來港開演唱會

香港近幾十年流行文化產業從輝煌走向低迷,其大背景是西方文化影響力在全世界的逐漸衰落,刀郎演唱會的火爆,給了曾經輝煌的香港流行文化產業一個新方向,就是如何在中國文化的基礎上,重新建立香港的流行文化產業、再現昔日輝煌。

對於正在推動盛事經濟香港而言,以刀郎演唱會近日的火爆程度,如果刀郎可在港開演唱會吸旅客,相信對推動香港旅遊業將大有裨益。

8
十月
樓市回穩關鍵 靠地產發展新模式

9月的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會議後各地政府紛紛出台各種放鬆限購、降低利率、提高二套房貸款比例等政策支持民眾的購房需求,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情況看,國慶期間的房地產交投明顯較前活躍,民眾的購房熱情也顯著提升。

不過,雖然內地一綫城市房地產市場初現復甦迹象,但有個原則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就是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理解政治局會議提出的「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精神,這個精神和過去長期堅持的「房住不炒」之間是怎樣的關係,二者之間有沒有矛盾?

 

 

走出「時冷時熱」迴圈 助振經濟

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為甚麼政府會出台各種各樣的限制需求政策?背後的原因當然是炒風熾熱,房價漲幅巨大、遠超一般家庭的正常負擔水準,社會資源大量流向房地產業、房地產在經濟中佔比過高,以及對於經濟轉向高科技引領的可持續發展方向有不利影響等,「房住不炒」原則以及各種限制需求政策的提出,就是希望可以抑制這些負面影響,促進經濟的長期穩定和高品質發展。

但是過於嚴厲的需求抑制政策,也帶來了房地產泡沫爆破、內房民企普遍資金鏈斷裂的大麻煩,而內房泡沫爆破又帶來了資產價值暴跌、消費信心疲軟、上下游產業受困、市場主體對經濟前景信心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制約了經濟發展,變成不穩住房地產就很難穩住經濟,這就是9月的政治局會議提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宏觀背景。

從出台的過程看,「房住不炒」和「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分別對應房地產市場過熱和過冷兩種狀態,政策不是一成不變的。當房地產市場過熱時就會更多地強調「房住不炒」,而在房地產市場過冷時又會更多地強調「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如果在「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精神指導下,未來隨着各類限制需求政策取消甚至部分轉向鼓勵需求,房地產市場重掀炒風的話,政府再次強調「房住不炒」,壓制過熱的房地產市場,亦完全正常。

可是,如果房地產市場老是停留在過冷時政策支持、過熱時政策打壓的迴圈裏,未能成功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那麼房地產市場就容易因為「時冷時熱」而造成宏觀經濟的不穩定,對經濟的高品質發展不利。

 

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租售並舉

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簡單理解就是租售並舉,保障的歸保障、市場的歸市場。對於基層,由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對於有經濟能力者,由市場提供高品質住房。而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關鍵,是政府能夠給基層提供足夠的保障性房屋。

在當前的房地產環境下,如何可以有效地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大規模收購內房庫存轉做保障房可能是其中關鍵一環。

根據政府提供的房地產銷售資料,2021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約18億平米,2023年則下降到約11億平米。假設將2021年的銷售面積當做自住與投資之和,2023年當做純自住(沒有投資需求),則大致可以推斷,在投資需求消失後,自住需求約為自住加投資需求的60%。

換言之,在投資需求消失後,過往發展商按照自住加投資需求建立起來的內房庫存大約過剩了40%,不消化這個40%的過剩,市場就會呈現嚴重的供過於求,內房市場就很難穩住。

 

內房庫存4成過剩 3方式消化

而消化這40%的內房庫存過剩,邏輯上有三個出路:

一是取消全部需求限制政策、改為鼓勵需求,等於鼓勵投資需求重回市場,投資需求回來後,理論上可以消化過剩,穩定市場。但弊病是有較大機會重啟炒風,違背「房住不炒」原則。

二是即使取消需求限制政策,但投資需求仍然低迷,改變不了嚴重供過於求的現狀,於是無法穩住房地產市場,市場只能靠不斷的下跌和長期的低迷來消化過剩。違背了政治局會議「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精神,對經濟發展相當不利。

三是由政府收購這40%的內房過剩庫存轉做保障房,等於約40%的內房供應,進入政府手中退出了交易市場,市場不需要鼓勵投資需求也可以立刻恢復供需平衡,是一個能平衡各方利益的好辦法。

政府大規模收購內房庫存轉做保障房,目前看可能存在幾個難點。

首先是資金需求大,按投行測算資金需求可能高達3至5萬億人民幣,不過如果中央決心解決房地產市場問題,資金可以用人行長期特別貸款或者發長期特別國債解決;二是大量內房庫存進入保障房領域用於租賃,會壓低租金回報率,令經營保障房無利可圖,降低各方的積極性。這個問題,政府可以用大量將農民工轉化為居民,增加需求解決,同時中央財政還可以對投資保障房貼息,保障其利益解決;三是政府大規模收購內房庫存是否存在道德風險,答案是不存在。因為政府是折價收購,而土地又是政府高價賣出,不存在利益輸送,而且收購內房庫存既可以保障基層福利,又可以打通經濟迴圈、改善經濟前景,利益遠高於可能的風險;四是長期來看,由於土地稀缺和通脹,政府收購內房過剩庫存面臨的財務風險很低。

中國經濟要高品質發展,必須加速構建租售並舉的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刺激房地產炒風重燃顯然不是房地產健康發展的出路,而政府大規模收購內房庫存轉做保障房,可以不刺激炒風解決房地產問題,是兼顧各方利益的正解。

3
十月
中港股市大反轉 「花香蝶自來」

上周二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宣布的一系列放鬆貨幣、刺激經濟政策,徹底點燃了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熱情,港股全周暴漲約2,373點已是近年罕見,而港股上周五約4,457億港元的成交金額更是創了港股歷史紀錄。

 

 

政策大規模轉向寬鬆 有迹可尋

港股昨天季結,繼續大漲501點,成交續創新高,達5,058億。一下子,中國資產從環球投資者棄之不及的「衰嘢」,變成了人見人愛的搶手貨,再次驗證了股市投資心理分析的一個有趣現象:三根陽綫改變信仰,疲弱的市場是沒有投資者願意投資的。

不過,將中國股市近日表現,純粹描述成「三根陽綫改變信仰」之類的技術總結也不大準確,因為中國股市的暴漲並非無迹可尋,筆者8月20日在本欄的文章《加大刺激有迹尋市場轉機正醞釀》中,已經從7月政治局會議的公布內容推測,政府將在9、10月推出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所以,政府政策的轉變無疑才是市場轉變的底層原因。

上周四,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正如許多觀察者注意到的一樣,這是一個相當不尋常的會議。因為傳統上專門研究經濟的會議,全年一般只開3個,時間分別是4月、7月和12月,現在9月加開一個,足見在中央眼裏,經濟問題已經刻不容緩、等不到年底12月再來處理了,凸顯中央對推動經濟發展緊迫性的認識,與過去有了較大變化。

另一點就是自房地產調控以來,會議首次明確提出了「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說得更直白一些,就是中央認為房地產價格已經到底、不宜再跌了。

對於市場來說,9月政治局會議的最大意義就是確認了:政策大規模轉向寬鬆並非偶然,而是代表着最高層的政治意志,因此,不必擔心政策的連續性、甚至出現逆轉,港股和內地A股投資者正確地領會了會議精神,於是在會議後掀起了更強勁的浪潮。

 

利用資本逐利 勝於靠宣傳鼓動

正所謂「花香蝶自來」,近期港股的強勁走勢和國際投資者的積極介入,也驗證了筆者之前多次強調的另一條規律:利用資本逐利的經濟規律,通過搞好內地經濟和資本市場來吸引內外投資者,效果要遠好於靠宣傳鼓動。經濟不好、市場低迷,再多、再正面的宣傳,對於吸引投資者也不會有多大作用,弄不好還會損耗宣傳者的信用。像上周,股市暴漲,甚麼宣傳也不用,內外投資者就積極入市,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排隊開戶的罕見現象。

之前市場上也有很多人因為過分擔心某些外部因素影響,而對刺激經濟力度有保留,上周股市走強、市場主體信心大幅改善的現象說明,只要自己的事情辦好了,外部(美國)因素的影響其實沒有那麼大。就像上周四美國有反華議員提出「愛國投資法案」,要求對中國證券的投資不得享有優惠資本利得稅率,以阻止相關投資。這個法案要是放在過去內地政策較為保守的時候,無疑會帶來股市的大跌;但在上周,這個法案對於打擊中國股市基本毫無作用。

所以,過去的經驗反覆證明,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第一位是把自己的經濟搞好,美國因素可以考慮,但一定要放在次要、從屬的位置;如果把美國因素放在搞好中國經濟前面,比如因為擔心中美利差擴大,而不敢大膽放鬆銀根刺激經濟,名為要保滙率,實際上經濟缺乏吸引力會加速資金外流,最後經濟搞不好、滙率也保不住。

盤點政府截至目前出台的刺激經濟政策,資金面的寬鬆已經在市場預期之上,可以說,從資金面的角度,股市已經具備反轉的基礎。但是,從基本面的角度,市場前景還存在一些不明朗。

宏觀看,近年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就是房地產市場的崩潰。房地產產業鏈長、牽連廣泛、佔GDP的比重高,是很多衍生資產的底層資產,例如抵押信貸、信託、債券等,又牽連居民的資產負債表、市場主體的投資和消費信心等,房地產問題不解決,一系列問題就都很難解決,經濟也就很難持續復甦。

中央不是沒有看到房地產問題的重要性,每次出台刺激經濟政策也基本都有房地產的份,但很顯然,房地產至今為止尚未擺脫困境。

其中的關鍵原因恐怕在於房地產崩潰後,市場已經處於半失靈狀態,房地產市場半失靈、正常的市場秩序已經不存在,這種情況下,仍然用處理正常市場的方法,指望通過刺激市場需求來消化過剩房地產,效果就難免欠佳。如果刺激政策先從恢復市場正常秩序入手,等市場正常了,再考慮利用市場力量,相信效果會更好。

 

倘內房恢復正常 股市長牛可期

內房問題的核心是庫存過剩,不解決過剩,庫存就會長期壓制市場,市場也就很難恢復正常。而消化內房庫存過剩最有效、最確定的辦法,只能是政府大規模收購,因為半失靈的市場力量很難承擔消化庫存的重任,只有政府才有意願、也有足夠資源解決問題。另外,不應該將政府收購內房庫存,想像成政府要冒很大風險,因為長期來看,由於紙幣的長期貶值趨勢,持有房地產升值的可能更大。

未來如果政府大規模收購內房庫存轉做保障房,房地產市場即可恢復正常,港股將看到資金面和基本面的雙重反轉,股市長牛可期;如果政府仍然主要依賴半失靈的市場力量,逐步消化內房庫存,房地產何時好轉的展望就不夠清晰,港股長牛的基礎就不夠穩固。

24
九月
搞活經濟關鍵 在內不在外

從古到今的經驗證明,把自身國家經濟搞好,才是良性發展的基礎;如過分關注外力的影響,卻輕視內在經濟情況,反令內部矛盾增加,其負面影響恐怕會比外力的影響嚴重得多。

 

 

美國降息 等於中國博弈勝利?

近來社會上有一種流傳頗廣的觀點,就是本輪美國的加息周期是為了收割中國,中國刺破地產泡沫、打壓科網平台等收縮性措施,都是為了對抗美國收割付出的代價,現在終於等到美國降息,等於美國收割未成,是中國金融博弈的勝利。

這種觀點實際是把外界因素看得重於內部因素,首先等於將中國近年經濟不景氣的責任推給了美國,認為是美國的各種算計,導致了中國經濟的壓力大增;其次是又把美國決策變化對中國的影響誇大了。

實際上,美聯儲局的決策從來都是從美國國內的經濟狀況出發,大眾熟悉的所謂美元潮汐收割世界的作用,只是其國內決策外溢全世界所產生的效果,屬於「摟草打兔子」,本意是「摟草」,即解決國內經濟問題,不過「摟草」的時候正好碰見個兔子(可以收割的物件),於是就在解決國內問題的同時順便收割一下。

美聯儲局不可能把這個順序倒過來,把收割某個物件放在處理國內經濟問題前面,那樣就是本末倒置,分分鐘會陷入賠了夫人又折兵,國內經濟沒搞好、收割也未必有結果的尷尬境地。

雖然中國已經被美方定義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全方位挑戰,甚至比冷戰時期的挑戰更大」(美國副國務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上周三在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上言論),但是國內經濟優先於中美關係這條規律仍然適用。

就以美國本輪加息周期為例,美聯儲局從始至終都強調要根據數據行事,美聯儲局開始加息的時候(2022年3月),美國的通脹已經連續數月企於7%以上,是近四十年最高的通脹水平,聯儲局可以不加息嗎?

 

過分關注中美息差 實捉錯用神

當然,不能否認,美國加息客觀上會增加美元資產的吸引力,不過筆者在9月初在本欄的文章《中國經濟好轉要靠美元減息?》裏已經討論過這個問題,就是真正決定資產吸引力的,是總資產回報和總風險的對比,息差只是資產回報的一個部分,更重要的是強勁經濟增長帶來資產回報。如果強勁經濟增長帶來的資產回報遠高於息差,那麼,息差的增加就不會對資金流向有多大影響。

從這個意義上講,過分關注息差對資金流向的影響,甚至將息差的影響放到了對經濟增長的關切之上,實際上是捉錯了用神。

理論上,只要能夠保持經濟的強勁增長,其實毋須擔心資金的外流問題。換句話說,如果中國經濟能夠恢復強勁增長,資金根本不會外流;那些因為擔心資金外流而採取的收縮性措施,客觀上打擊了經濟增長,降低了資產回報,反而造成或者加劇了資金外流,效果適得其反。

從中立角度觀察,中國的崛起確實改變了世界格局,各國的利益正在重組,過去穩居全球利益鏈頂端的美西方國家因為利益受影響,試圖打擊、限制中國完全正常。因此,既不應幻想說幾句好話,美西方就會偃旗息鼓、重新與中國友好,也不應過分誇大其影響、跟着對方的指揮棒轉、影響自己前進的步伐。

最近美聯儲局又說通脹風險已經受控,因而將利率大幅調降了50個基點。表面上最近美國披露的通脹數據確實較高峰期大幅下降,不過草根調查顯示,美國民眾生活中面對的各種成本,例如食品、住房、服務等,全都比以前大幅上漲,美國的通脹並沒有放緩的感覺,官方數據與民眾體感完全不一致。不過,考慮到美國高企的國債規模,超過萬億美元的國債利息,美國銀行因為加息、國債跌價所蒙受的巨大損失,以及正在放緩的就業市場,美聯儲局也有不得不減息的理由。

所以,美國減息是從國內經濟狀況出發,與中國因素沒有多大關係。

美國減息後,中國尚未跟隨減息,市場上又有一個新的說法:中國不應忙着刺激經濟,要考慮到美國減息過程可能出現反覆,要為未來留下足夠的政策空間。

美國減息過程有沒有可能出現反覆呢?當然有可能,因為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國內減稅、降息、對外國產品加稅的經濟路綫,勢必推升通脹;一旦他當選下屆總統,通脹升溫的可能性不小,通脹升溫可能迫使美聯儲局又要減息變加息、扭轉減息方向,所以這個可能性不僅存在,而且成為現實的機會還不小。

但是,這是否就意味着中國必須為了美聯儲局的可能變化,而需要保留政策空間、減弱刺激經濟的力度呢?當然不應該。

過去幾年的經驗證明,保守的刺激政策對於經濟恢復產生的效果相當短暫,刺激效果過去後經濟和市場主體的信心反而會承受更大壓力,風險擴散、內部矛盾增加,既浪費了資源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不考慮留有餘地,大膽推出足夠力度的刺激政策,經濟和市場主體信心迅速恢復,市場活躍、經濟基礎穩健,反而會因經濟的改善而有更多的政策空間。

 

內房供應過剩 中央兩招可化解

以拖累中國經濟最嚴重的房地產為例,內房供應過剩已經是公認的事實,如何解決過剩也有共識,就是收購內房庫存轉為保障房,但政府收購政策推出至今執行的速度很不理想,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央行提供的資金有限;二是目前保障房的租金不足以覆蓋利息,地方政府不積極。

央行本身有無限的子彈,增加收購資金並不難;保障房的租金不足以覆蓋貸款利息也好處理,中央財政貼息就可以解決。可是目前的情況,就是因為這兩個不難解決的技術問題,拖住了政府決策的實施進度,令到經濟遲遲無法好轉,豈非抓了芝麻丟了西瓜?

17
九月
內需不振恐持續 礙拓新質生產力

中國經濟面臨較大壓力現在差不多變成了老生常談,雖然政府也不斷地推出各種支持經濟的政策,不過由於力度始終有限,使得經濟難以擺脫需求弱、物價跌的負面迴圈。

反映市場主體即期消費慾望的狹義貨幣M1(流通中現金加活期),自今年4月轉為同比負增長後,一直延續跌勢,而且同比跌幅愈來愈大,剛剛公布的8月金融數據包告,M1同比下跌7.3%,創近期新低。

8月的經濟數據同樣顯示需求不佳,雖然反映通貨膨脹的指數(CPI)8月微升0.6%,不過主要因受天氣因素影響的食品類價格上漲,難以持續,且遠低於全年通脹目標3%;而反映工業品出廠價格的指數(PPI)則繼續下跌1.8%(已經連跌超過20個月),說明工業生產內捲(意指惡性競爭)嚴重,企業仍然在靠降價維持銷售,前景坎坷。

 

 

冀房地產拉動經濟 轉型至科創

宏觀來看,政府近些年一直在強調高品質發展、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希望將經濟增長的模式從依賴房地產拉動,轉型到依賴科技創新拉動的良性、可持續道路上。

相比傳統的粗放式、靠增加要素投入推進經濟發展的舊模式,以科技創新引領、注重全要素效率提升來推動經濟增長,無疑是一種更先進、更健康的發展模式,但是,在轉型過程中,舊的經濟支柱如房地產等,在政策急速轉變的環境下大幅、急劇萎縮,造成了廣泛的市場動盪,市場主體普遍對經濟前景信心不足、不願冒險、安全至上,造成社會需求欠佳,即使政府大幅降低借貸門檻,市場主體不僅沒有積極回應、增加借貸,反而出於對前景的擔憂大量提前還債,使得政府刺激經濟的努力效果一般。

長期以來,中國政府應付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方式,一向依賴加強投資,但經過這麼多年的持續基建投資,具合理回報的基建項目愈來愈少,對投資有負面影響。於是,加強向政策鼓勵的新質生產力,例如新能源、電動車等方向投資,就成為當下的重要選擇。

 

企業受累通縮 成本漲產品跌價

理論上,加強投資新質生產力,逐步擴大新質生產力佔經濟的比重,最後用新質生產力代替過去房地產在經濟中的地位,經濟轉型就基本完成了。

但在實踐中,這個理論上的轉型相當不易落實、遇到的困難很是不小。中國經濟在通縮的邊緣晃動,已經大約有一年半時間,通縮壓力正變得日益頑固。通縮,通俗的解釋就是物價持續下跌,愈遲消費愈合算。在類似通縮的經濟環境中,傳統企業生存自然不容易,因為成本在漲、產品售價卻在跌。譬如一家普通中小企,企業的成本如人工、房租水電等,即使在通縮環境下也很難下跌,但在供過於求下,產品售價卻很難維持不跌。因為如果企業堅持不降價,必定會面臨產品銷量的大幅萎縮,導致企業資金緊張、甚至資金鏈斷裂,結果可能還不如降產品售價保住銷量,以盡量保住現金流。

傳統企業經營艱難,那麼政府政策支援的新質生產力,如新能源、電動車之類,會不會好一些?新質生產力能不能持續成長,最後如願取代舊經濟的支柱如房地產等的地位呢。

從目前的情況看,如果需求不能持續好轉,舊經濟肯定日子不容易過,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一樣會遇到不易克服的困難。

以新能源發電為例,可持續的新能源一般指風能和光伏發電,風能發電當然要有風,光伏發電當然需要較好的太陽光照條件。在城市、特別是大城市,建築密集度高、土地的用途多成本也高。建築物多且高,當然會擋風,也就是一般風能條件不好;土地用途多成本高,首先會減少獲得土地的機會,其次可能會造成光伏、風能發電成本太高。所以,雖然城市愈大對電力的需求愈大,但由於光照和風能的自然條件差別,城市周邊可開發的新能源專案一般不多,風能和光照資源較好地區一般集中在中國的西北部,離開繁榮的內地大城市有較遠距離。

 

西北部拓新能源 惟乏外送管道

中國西北部如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內蒙等地區,本身的經濟發展在全國屬於中下水平,對電力的需求有限,但地廣人稀、有大量不適宜生產的戈壁、荒漠等可以用於新能源發電,是全國新能源發電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這些地區大量投資新能源發電,將荒廢的資源利用起來,既可以發展當地經濟,又可以為全國貢獻綠色能源,本來是大好事。只是在當前需求不足的環境下,理想和現實出現了較大偏差,西北新能源發電遇到的普遍問題,就是當地對電力的需求,不足以消化新能源發電的龐大產能,又缺乏足夠的外送管道,將電力送到內地缺電的大城市,於是造成新能源發電的巨大浪費,影響發展的可持續性。

而其中光伏發電的困難更大,由於光伏發電只能在有太陽光的白天發電,供電的時段非常集中,不如風電可以日夜發電、平衡供電,很容易造成白天出現嚴重的供電過剩,嚴重的供電過剩自然影響電價、造成電價偏低,而電價偏低又會影響光伏發電的回報,使得光伏發電更難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迴圈。

同樣在政府鼓勵新能源發展的政策指引下,大量資源湧入相關領域,從上游的矽片、光伏組件、風機生產等,到中游的新能源電站,再到下游的儲能設施等,產能全都急劇擴張。但在需求增速無法與上下游的產能擴張匹配的情況下,其結果就是新能源發電上下游元件和設備的供應全面過剩,相關產品不管是光伏元件、風機、還是儲能電池,全都大幅降價,企業經營十分困難。

 

供需未能匹配 良性迴圈難持續

在需求不足環境下,希望通過加強對新質生產力的投資來拉動經濟,從近兩年情況看,對於拉動經濟只有短期的效果。主要還是需求跟不上,無法形成供應與需求匹配、可持續的良性迴圈,也就不能靠經濟內生的動力進行持續擴張。

所以,從實際的情況看,社會需求不足是個大問題,不僅影響傳統經濟部分,就是政府政策大力支持的新質生產力,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同樣不能順利發展,因此,要想實現經濟的順利轉型,還是要想辦法真正把需求搞起來,讓市場主體對於經濟前景的信心有根本性好轉,新質生產力才能持續發展。

10
九月
透視中美關係 不敢戰又不願和?

最近有一篇文章在內地引起了廣泛注意,這可能是近年第一篇從美國角度,願意真正客觀認識中美優劣的深度分析文章。

文章發表在《美國事務》(American Affairs)雜誌,標題叫做「中國正在勝利,美國怎辦?」(China Is Winning. Now What?),作者西明頓(Nathan Simington),是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委員(commissioner of 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文章最特別的地方,就是不像過去常見的以渲染、誇大中國實力為表像,以意圖分配更多美國政府資源為目的的吹水文,無實事求是之意,有譁眾取寵之心。一會兒把中國說得天花龍鳳、舉世無雙,一會兒又把中國貶得一無是處、一片黑暗,來來去去的目的,無非是想叫政府給更多預算,內心裏其實並沒有真正為美國霸權的可能衰落而擔憂;但西明頓的文章不同,看得出來,他是真的在擔心美國可能或者已經很難避免失敗。

西明頓的文章很長,但其核心觀點並不複雜,主要是認為中國在與美國的競爭中漸佔上風,是中國產業發展的勝利。而美國之所以會失去優勢,是其產業「空心化」的結果,因此要想逆轉局勢,重建美國優勢,就需要立即採取全面措施,恢復美國的製造業。

 

 

美輸掉貿易戰 活在「戰後世界」

不過有趣的是,西明頓對美國強大的金融業的看法並不正面,他認為「美國金融體系實在太靈活強大,以至於成功掩蓋了一個事實:美國其實已輸掉了貿易戰,我們已生活在中國獲勝的『戰後世界』中」,就是美國金融業的強大,反而掩蓋了產業發展的失敗,給了美國上下虛幻的安全感,認識不到已經迫在眉睫的威脅。

一定程度上,西明頓是將美國產業上的失敗,歸罪於華爾街的,「華爾街的理想是,找到沒有資產卻能無限擴大利潤的公司」、「如果回顧華爾街過去三十年的種種現象,很難不得出一個詭異的結論:在華爾街眼中,使用資本最有效的方式,是將資本投入金融資產或軟體企業。」就是說,西明頓認為美國的產業外包、逐漸遠離實業背後的邏輯,其實是因為華爾街的利益導向。

這個觀點等於宣告了,美國主導的全球化背後邏輯的失敗,等於在說美國過去三十年的發展模式是錯誤的,事實上,過去這些年「重資產」的公司在資本市場表現普遍不佳,「輕資產」、高科技公司的盈利表現確實更勝一籌,華爾街引領的輕資產偏好,在企業的財務表現上相當合理。但吊詭的是,重視輕資產又的確會帶來企業不願投資重資產、製造業,也會無可避免的導致去工業化。一邊是資本要獲得更多盈利因此要輕資產,一邊是國家需要長遠競爭力因此要製造業,手心手背都是肉,兩姑之間難為嫂,確實不容易處理。

不過就算按西明頓的想法,美國放棄華爾街主導的輕資產之路,重回製造業,製造業就那麼好回嗎?看看美國為了重振製造業,拉來的富士康和台積電專案吧,在花費了大量補貼後,富士康專案爛尾成了微軟的數據中心,台積電項目一再延期,還不知道能否順利生產。西明頓開出的藥方裏「美國下一屆政府必須準備好,實施一項遠遠超越臨時補貼的再工業化計劃,並從根本上糾正導致我們失去產業能力的根本原因。」想的是對美國各項制度的完全改造,以美國現在的政治環境,可能嗎?基本沒有可行性。

 

缺足夠彈藥生產力 怎能打勝仗

西明頓的文章也涉及了軍事「我們的問題不是無法開發先進的無人機或飛機,而是我們無法足夠快地生產火炮彈藥(或無人機)」,他清醒的認識到,製造業能力的缺乏,最後必然導致軍事能力的低下,沒有足夠的彈藥生產能力怎麼打仗?怎麼能打勝?這不是只要有對「山巔之國」的盲目信心,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西明頓的看法不算新奇,筆者在本欄6月中旬的文章《台海局勢沙盤推演會否爆大戰?》裏提到「中國軍事力量的飛速進步,已經使得美國直接干預台海的前景黯淡」,同樣持有類似觀點。就是事實上,除非美國有一擊斃命、戰勝中國的能力,否則只要戰爭拖延,最後其實雙方比拼的就是飛機、艦艇、坦克、炮彈等的製造能力,在這方面,美國根本沒有勝出的機會。

前不久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來訪,與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舉行了會談,沙利文指出,美中兩國都有責任,防止競爭演變成衝突或對抗。接着,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上周五(9月6日)稱,美中兩軍將於數星期內對話。雖然兩軍對話尚未獲得中方確認,但美國不願與中國爆發軍事衝突的態度顯而易見。

雖然仍有一部分人堅持認為美國為了盡早打敗中國,有可能挑起與中國的軍事衝突。但軍事力量、製造業力量對比的現實卻不支持這種觀點。中美雙方實力對比的變化,決定了中美之間美國因為沒有勝算,中國則沒有慾望,導致雙方爆發直接軍事衝突的機會渺茫。

然而不敢戰,並不意味着一定能「和」。現在的局面就是雖然中美不「戰」,但肯定也不「和」,因為美國繼續堅持要打敗中國的想法,不願意與中國和好。美國做慣了老大,對外頤指氣使慣了,一向是一言不合就開打,遇上中國這麼個不敢打的物件,心裏的鬱悶可想而知。現在美國對中國已經有點歇斯底里的狀態,除了不敢打之外,完全是拿着放大鏡在找茬(挑毛病),能給中國找麻煩的地方就一定要找,不能找的地方也要創造條件盡量找。

 

美續遏華發展 關係難大改善

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孫雯案」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孫雯以「未登記北京代理人」罪名被捕,但看看檢方透露的檢控理由,如:未經請示,多次自行決定,阻止駐紐約台灣官員接觸前後州長,之後再向駐紐約中方官員回報;再如在疫情時未經呈核,私下安排中方官員「旁聽」紐約州府,抗疫綫上30分鐘公務會議;再如私自送出州長官方信函給中國某省官員,邀請代表團訪美,安排會見州長,再從中安排經貿商務機會等。這些行為,哪一項涉及國家安全?又有哪一項不是幕僚的正常工作範圍?即使決定有些欠妥,其他人包括她的上級當時也並未反對,像「阻止駐紐約台灣官員接觸前後州長」的罪名,如果州長想見,孫雯阻止得了嗎?

檢方透露的檢控理由,完全就是杯弓蛇影、無限放大的產物,證明了美國在對中國關係方面,精神確實處於高度緊張的不正常狀態。上周末,又有兩個美國打壓中國的新聞,一個是關於光刻機,以前美國壓迫荷蘭政府限制最先進的EUV光刻機出口,以打擊中國芯片產業,現在發展到連次一級的DUV光刻機出口到歐盟以外地區,也要經過荷蘭政府的特別批准,打擊進一步升級;

另一個是,美國國務院等多部門向美國國民和商界發出風險警示,提醒在香港營商和旅遊或會面對人身安全和法律風險,惡意抹黑香港,試圖給香港和內地發展製造更多障礙。

客觀上,美國已沒有足夠實力與中國打一場熱戰,因此中美爆發熱戰的風險不大;但美國還有強大的主觀願望,試圖遏制中國發展,因此任何幻想中美關係短期出現較大改善的想法,都是不現實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