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7
十二月
中國國際金融地位未來看升

 

  之前召開的全國治安綜合治理表彰大會上,中央領導指出,2016年,中國每10萬人中發生命案0.62宗,是世界上命案發案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一)安全 
  近年來,中國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越來越被世界認可,來華留學的外國學生,其中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國非常安全,不管多晚、到任何地方,一個女孩子都可以自由行動,絲毫不用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在美國最大的網上問答網站QUORA上,有讀者曾提問中國和美國哪個國家更安全?有兩地生活經驗的網友幾乎一面倒認為中國更安全,其中一位獲多人點讚的網友回答:“在中國,晚上我自己走在街上,不會擔心被搶劫、毆打或者槍殺,即便警察不在,只有我一個人,我也能在這裡找到安全感。”,最近在美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馬克MALIK在網上發布視頻感慨:在一個持槍成本很低的國家,你永遠不知道誰會掏出槍對著你的腦袋,而看到警察就要想想他會不會掏出槍一把崩了我。對自己在美國人身安全的擔憂溢於言表。
   和中國相比,美國更不安全,這大約是有兩地生活經驗者的直觀感受,這個感受也為統計數據所支持,比如美國2015年的每10萬人的命案發生率為4.88,大約是中國的7.9倍。而在特朗普上台後,美國的國內矛盾更呈現多發現象,特朗普歧視移民和少數族裔的傾向,加劇了美國的社會矛盾。比如今年8月12日美國弗吉尼亞州發生的種族主義騷亂事件,造成了3死35人傷的慘劇,是近年來首次白人至上主義者組織的大型集會,集會期間不同立場的抗議者之間發生暴力衝突,導致弗吉尼亞州進入緊急狀態。對這起嚴重事件,特朗普首鼠兩端,既想支持符合他競選理念的白人至上主義者,又擔心激起美國廣大少數族裔的憤怒,結果表態一變再變,既無法滿足其白人支持者,也無法平息少數族裔的不滿,反而加深了族裔之間的裂痕。


 


(二)究因 
  美國的國內矛盾頻發,如果套用香港的經驗觀察,普通基層民眾生活長期無法得到改善,是引發不滿和矛盾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據美國聯邦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顯示,近10年來美國家庭收入的中位數基本停滯不前,到現在也沒有恢復到1990年代的水平。家庭收入沒有增長甚至下降,而剛性的支出如住房和交通、飲食的費用又持續上漲,基層生活的艱難是可以想見的。也正是受益於這種不滿,另類的特朗普才能夠脫穎而出,擊敗代表傳統勢力的希拉里成為新一屆美國總統。
   基層生活困難是近些年全世界都存在的問題,香港也有類似情況。從本質上看,貧富兩級分化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天然產物,資本主義社會的規律是憑資本賺錢,資本多的得利、缺乏資本的窮人自然在競爭中處於弱勢,這是無法改變的結構性問題。過去資本主義國家主要利用借債融資,政府用一部分借來的錢給基層提供相當的福利來維持社會的基本穩定,但金融海嘯後,國家借債的能力受到較大的限制,政府的資金相對緊張,就只能減少提供給基層的福利。另一方面,收入長期不振又導致佔人口大多數的基層消費能力不足,帶來社會總需求不足的後果,令經濟在缺乏需求的情況下始終難以真正復甦,經濟不振又限制了企業提高工人收入的能力,使貧富差距過大的結構性問題更難解決。
   簡單來說,由於基層收入停滯不前帶來的社會矛盾增多、安全程度下降問題已日益明顯,宏觀來看,由於貧富分化問題是資本主義制度難以解決的痼疾,因此未來隨著貧富分化的加劇,歐美社會的不穩定、不安全狀態有可能也將同樣加劇。
 


(三)展望 
  相對來講,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中國,在解決貧富分化問題上有相對更多的手段,大量的國有企業也保證了政府有足夠的財力在必要時採取行動、改善問題。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2年以來,中國衡量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分別為:0.474、0.473、0.469、0.462、0.465,總體呈現下降趨勢,貧富差距有所縮小,中國城鄉居民收入的相對差距也有所改善;另一方面,由於中國經濟近年仍保持中高速增長,基層人民的收入仍處於較快增加的階段,人民的生活普遍有所改善,社會矛盾也較前明顯減少,社會安全程度穩步提高。
  資本的本性喜歡安全和回報,對投資者來說,投資的第一考慮是本金的安全,在一個不安全、不穩定的環境裡,除非是追逐高回報的風險資本,普通的投資者是不願意參與其中的,所以,長遠來說,如果歐美國家不能改變其社會矛盾日益增多的趨向,其對資本的吸引力將逐漸下降。
   一個國家如果能夠給投資者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又能夠給投資者提供具吸引力的回報,這個國家自然就會成為投資的熱土,世界金融的中心。

  中國經濟在近幾年調整結構、提升質量、降低增速的過程中,經濟已經逐漸築底,2017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回升到6.9%,顯示經濟具備相當的韌性,並可能已經度過了最困難的下行階段,開始走入L型走勢的橫行階段,長期來看,中國經濟有較大的可能將在未來一段較長的時間內維持相對較高的增長速度,與歐美日大約1%-3%左右的增長速度相比,屬於明顯的高增長,足以對資本產生強大吸引力。

  另一方面,十九大換屆後,中國高層的領導更為集中有力,政治形勢、社會形勢都更趨穩定,給投資者營造了一個安全的投資環境。

  穩定、安全的環境,加上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首屈一指的增長速度,預計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資本進入中國尋找投資和發展機會,中國的國際金融地位必將越來越高。

  上週港股回調的幅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但對港股整體走勢影響不大,技術上來看,港股仍處正常調整範圍,且大陸南下資金規模有從低位反彈跡象,對大市低位有一定支持,總體而言,短期港股仍處震盪調整階段,年內突破2007年約31958點高位的機會不大。

30
十一月
港股升幅冠全球 無限風光在險峰

 

  上週港股在萬眾期待下,終於在十年後,週三(22/11)再度站在了30000點上,摸高約30200點,收報300003點,實現了我們今年恆指目標30000點的目標。也一改多年的疲軟,以年初至今約36%的升幅,拿下了今年到目前為止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升幅第一的排名。

  作為香港一家最早認為大陸南下資金將帶動今年港股牛市,並將根本性改變港股資金結構的證券公司,我們在2016年11月21日博文“「滬港通」「深港通」助力港股長牛“中提出:”隨著香港與中國大陸資本市場的連接越來越緊密以及南下資金的持續增加,中資對港股估值體系的影響力將持續上升,而港股和一個股之間的估值差異也將逐步縮小,港股將步入長期牛市。“,我們提出這個觀點時,大市大致徘徊於22000點上下各數百點水平,走勢陰晴不定,投資者普遍對2017年年的行情分歧較大,到上週港股成功突破30000點大關時,主流輿論已經相當一致同意南下資金帶動了港股今年的牛市。

 

 

準確預測:今年可見3萬點

  在我們看來,30000點,僅僅是港股長期牛市第一階段完成的小目標,也僅僅代表著港股長期牛市的序幕,劇是要從序幕開始的,但序幕還不是高潮,港股牛市的路還很長,港股市場的重要性也必將隨著中國在全球政治,經濟,軍事地位的上升而上升,這個未來,正穿越過去的迷霧向我們走來,其輪廓已經從虛無縹緲中露出了影影綽綽的模樣。

  按照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路線圖,中國將在2020年建成經濟更發展,民主更健全,科教更進步,文化更繁榮,社會更和諧,人民生活更殷實的小康社會;將在2035年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成為創新型國家,法治社會基本建成,國家治理能力基本現代化,中華文化影響力大幅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城鄉差別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等;到2050年,建成社會主義強國,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

  而根據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最近的研究,預計到2025年,中國經濟規模在全球佔比將超過20%,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至2050年,中國全球佔比很可能在25 %-30%,成為世界經濟最重要的中心。

  也就是說,在從現在到2025年的八年時間內,中國經濟預計將實現對美國經濟的超越,世界經濟也將從過去美國長期佔據世界的中心轉向中國經濟逐漸佔領世界的中心。這個逐漸佔領的過程意味著,中國經濟規模和影響力的日益上升,和美國經濟和影響力的相對下降;在金融方面,同樣意味著中國金融地位的上升,和美國金融影響力的相對下降過去,美國長期擔任世界的金融中心,美元是全球儲備貨幣,全球任何地方的不穩定都會轉化為對美元的避險需求,美國股市相對全球市場,也長期享有安全性和穩定性溢價;今後,在中國經濟和金融地位上升的過程中,我們將看到人民幣地位在全球的上升,也將看到美國股市相對中國和香港股市的溢價逐漸收窄甚至消除,也就是說,香港股市將有機會逐步擺脫長期以來估值相對各主要市場有一定折讓的「軟腳蟹」形象,步入盈利和估值雙重增長的長期牛市,這就是我們長期看好香港股市的宏觀背景。

 

 

中國經濟:走在正確道路上

  當然,僅有良好的願望和經濟學家的預測,並不能保證中國能夠圓滿實現其路線圖,完成其各個階段確立的目標,更重要的,是要看中國現在有沒有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其發展趨勢和目標是否一致。

  在很多觀察者眼中,中國經濟的問題很大,譬如債務過高,單純靠降低成本的粗放式生產方式難以為繼,經濟增長主要靠投資帶動,低端產能過剩,房地產價格過高等問題,這些問題確實在相當長時間,困擾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有些人據此得出了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的結論,因而持續看淡中國經濟,但很明顯,近兩年中國經濟的走勢令看空者失望了,在2016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前景不明朗,美元升值引發中國國內資本外逃的背景下,2017年年中國經濟實際增長超出市場預期,資本外流的浪潮基本被遏制,股市穩定上升,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所有看淡中國的空頭,不論是看淡人民幣還是看淡一個股和港股,基本無一例外以慘敗告終。

  中國經濟,股市和人民幣能夠出乎看空者的意外,走出穩定向好的勢頭,靠的不是僥倖,而是中國政府直面問題,克服小集體利益和短期陣痛,以刮骨療毒的精神採取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措施,令那些長期積累的問題出現了不同程度和好轉和轉機。

  中國政府採取了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槓,降成本,補短板的「三去一降一補」政策,以及重在改善供應過剩狀態的供給側改革,對那些過大的低端產能採取了關停並轉的手段,有效地消除了產能過剩;對中小城市過高的房地產庫存,通過政策引導,金融配合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庫存;對於過高的金融槓桿,通過加強監管,調整貨幣政策,令金融槓桿出現了增速逐步降低的良好局面;通過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發展新經濟產業和鼓勵高效率企業併購低效率企業,產品的成本有明顯降低,供應短板開始有一些改善。

  應該說,通過這些針對性的政策應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勢頭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一些過去存在的顯著問題已經好轉或者正在好轉,更令人振奮的是,在經濟調整成績顯著的同時,新經濟的發展開始展現了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火車頭的潛力,據一些專家的研究,今年以來,在舊經濟相關領域投資萎縮的情況下,以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高端裝備,現代供應鏈,綠色環保等為代表的新經濟領域,投資出現了大幅增長,顯示了新經濟旺盛的生命力。更為可喜的是,與傳統產業非常依賴債務融資進行資本投資擴大產能的模式不同,新經濟企業普遍更依賴科技創新和直接融資,而相對不依賴債務融資,使得經濟有可能擺脫過去為了發展積累大量債務,反而造成新的風險的痼疾,更為良性和持續地發展。

 

 

展望未來:長途跋涉後要休息

  從近兩年的經濟發展看,中國經濟已經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舊有問題的風險開始下降,新的發展動力正在形成,經濟增長的穩定性進一步加強,政策調整有了更大迴旋餘地,簡而言之,我們認為中國經濟正走在正確的軌道上,完全有能力實現其既定目標。

  上週股市在站上30000點後,出現了一些調整,大體上不影響大市向好的勢頭,值得留意的是,南下資金流入的速度在高位似有放緩跡象,可能預示大市短期無力再創新高,考慮到本週期指將進行結算,預計港股出現大幅回調的可能性不大,市場可能在29500-30000點左右的水平進行震盪整固。

23
十一月
貧窮難耐淒涼 香港貧窮人口創八年新高

  根據扶貧委員會的最新數字,香港2016年的貧窮人口達135.2萬人,創8年新高,貧窮率接近20%,也即是說,約有1/5的人口處於貧窮之中,下圖是扶貧委員會關於本港貧窮人口和貧窮率的有關數字:

 

 

  據政府統計,在政府推出的各項扶貧措施中,以公屋扶貧效果最好,綜援次之。換言之,如果貧窮人口可以如願入住公屋再配合其他援助,本港的貧窮人口將會從135.2萬人大減接近一半至70.9萬人,貧窮率將會從19.9%下降到10.4%,但目前輪候公屋的申請約28萬宗,輪候時間約4.6年,本港尋找建屋土地的努力又一直成效不彰,減少貧窮的任務仍是任重道遠。


現狀:香港1/5的人口處於貧窮中
  貧窮的成因,人口逐漸老齡化、越來越多人退出勞動隊伍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收入長期低增長、無法追上快速增長的支出也是重要的構成因素,下圖是08年至16年本港就業和收入情況:

 

 

  從上圖可以看出,本港雖然就業水準較高,失業率維持低位徘徊,但基層和社會整體工資增長水準卻自2011年後一直逐步下滑,指望基層靠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狀況、擺脫貧窮,從趨勢上看,希望不大。
  實際上全球自金融海嘯後,發達經濟體普遍不僅面臨著窮人越來越多的問題,而且社會中擔當中堅的中產階級也出現了持續萎縮,對很多中產來說,現在已經不是有沒有機會上流的問題,而是如何能夠儘量保持現有的經濟地位、不至下滑到窮人的地步了。


緣由:都有下面這些因素
  香港的經濟結構以服務業為主,與歐美等發達經濟體較為接近,其遇到的問題也有一定的相似性。簡單來說,香港經濟現在面臨的一個大問題是:由於海嘯後西方發達經濟體為了刺激經濟、穩定金融大量印鈔,直接帶動了資產市場、主要是樓市和股市的持續上升,資產價格特別是樓市的上升,使得基層百姓居住的支出持續快速增長,以香港為例,從08年到現在,香港的樓價和租金大約上升了一到兩倍,普通基層市民工資收入大約一半或以上要用於房租,支出快速增加,但收入卻增長有限,社會出現了越來越多所謂的‘在職貧窮’情況。香港經濟主要依賴傳統行業,雖然超發貨幣帶動的經濟復蘇令失業率保持在低位,但對提高工資卻作用有限,傳統行業很多工作都屬於傳統文員或低技術的範疇,行業競爭激烈、企業本身利潤有限,都決定了企業無法給員工大幅提高工資,一方面是開支持續快速上升,另一方面是收入受各種因素限制無法跟上開支增長的步伐,貧窮人口增加就幾乎成為必然。
  雖然歐美創新科技等方面的發展遠超香港,也在局部(例如美國矽谷等地)創造出了很多高收入的優質工作,但整體出現了上大致類似香港的情況,就是基層貧窮狀況逐步惡化,據調查顯示,美國2/3的家庭拿不出急用的1000美元,而近幾十年美國工人的實際工資增長幾乎停滯。
  從宏觀角度看,金融海嘯後貨幣寬鬆帶動的資產市場的復蘇主要惠及了擁有資產者,也就是相對富裕人群。但地產市場的復蘇不僅無助無房基層甚至加大了他們在住屋上的開支,對基層甚至一部分中產來說,收入停滯不前,日常生活的開支又持續增長,消費能力自然下降。而廣大基層普遍的消費能力下降又帶來了社會總需求不足的問題,導致經濟增長緩慢和通脹低迷的現狀。

 

 

出路:就在北方
  金融海嘯以來,各國央行大量印鈔,刺激經濟效果卻差強人意,根本原因就是跌入了上面所述的社會總需求不足陷阱,仍以香港為例,要想改善香港的貧窮狀況,增加基層的消費能力,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大量建設和提供公屋,但限於各種條件,這個辦法卻是知易行難、想得到卻很難做得到,歐美國家同樣受制於他們自身的限制,也很難做到通過改善或解決基層的貧窮問題,進而釋放他們的消費需求,推動經濟增長。
  在我們看來,香港貧窮人口居高不下、不斷增加的現實折射出了發達經濟體的類似困境,即基層缺乏消費能力已經成為不容易解決的經濟結構性問題,拖累了長期經濟增長,而金融海嘯後各國普遍面對的債務過高問題又使得通過借債增加消費的老辦法不再有效,所以全球經濟增長重現高增長的機會不大,反而有較大的可能將面對經濟的長期低速化,低速增長的經濟又無法承受過高的利益,進而迫使貨幣政策保持長期寬鬆,很難收得過緊,這就是央行所面對的兩難困境,也是我們長期看淡美聯儲進取加息政策的主要邏輯。
  回到香港的貧窮問題,香港如果要在改善貧窮方面取得較大成效,離不開協助貧困家庭減低開支和增加收入兩條路,減低開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向貧窮家庭足量提供公屋,增加收入其實就是要社會提供一些新的高增值(例如創新科技)工作機會,但這兩條路純粹依賴本港都不容易走通,覓地建屋在香港困難重重,發展創新科技也缺乏環境和人才,最終的解決辦法可能還要從與大陸經濟融合的方向去尋找。


港股:科技股後市不宜悲觀
  上周港股大致圍繞29000點上下震盪,成交量維持日均超過1000億,較大的成交顯示港股29000點以上有一定沽壓,後市估計維持震盪上行的機會較大。
  上周較引人注目的事件一是騰訊公佈第三季業績,二是新經濟概念股易鑫上市,股王騰訊仍是一如既往的強勢,業績再次超出市場預期,股價也衝破400元大關,週五創出403.4元的歷史收市新高,各大行也紛紛調高目標價,花旗的最牛價已經調高到606元,形勢似乎一片大好。與之相反的是帶著騰訊概念股上市的易鑫,卻頗有些反高潮的味道,上市首日升幅僅約5%,大大低於之前上市的閱文和雷蛇,也帶動了不少前期累積一定升幅的科技股紛紛出現調整,不過,考慮到科技股仍是市場長線增長的動力,對科技股的後市不宜過於悲觀。

16
十一月
從千金買馬骨說起

«戰國策.燕策一»有一篇著名的寓言故事「千金求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於是不能期年,千裏之馬至者三。”
  故事的大意是國王想用千金買千里馬,結果買了三年都買不到,侍臣向國王請求去試試,三個月找到一匹,不巧千里馬又死了,侍臣就用五百金買了千里馬的骨頭回來,國王大怒說我叫你去買活千里馬,怎麼買了匹死馬回來。侍臣說,死馬還用五百金買,何況活千里馬?天下必定認為大王是真心買馬,千里馬馬上就要到了。後來不到一年,千里馬來了三匹。
  要是用價值投資的眼光去看這個五百金買馬骨的行為,恐怕很難說是個好投資,千里馬的骨頭基本沒有使用價值,不光不值錢,處理還要額外花錢,為一個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花費五百金鉅款,這個投資的市盈率恐怕高得無法計算,但是,偏偏是這個看似昂貴到愚蠢的投資為國王在一年內引來了三匹千里馬,實現了國王買千里馬的夢想,反而之前那些善於討價還價、深諳價值規律的專家,卻沒能完成買千里馬的任務,所以有時候,貴和便宜並不像它們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對投資來說,低市盈率是否就一定好也是要看環境和時機的。

 

 

閱文:港交所千金求馬
  上周的港股市場,也有一支升幅頗為誇張的股票,就是港股歷史上第二大凍資王,由騰訊分拆在香港上市的閱文集團,該股上市首日升幅最高達一倍,市值接近1000億港幣,以閱文這個2016年尚在虧損、2017年上半年盈利僅2.13億的股票來說,其2017年市盈率估計高得嚇人,用傳統市盈率估值眼光看閱文,恐怕有些當年國王看五百金買馬骨的味道,都顯得太貴了。
  目前香港股市是一個以地產、金融為主導的市場,或者說上市公司主體是舊經濟公司,在現在全球市場接近飽和,企業擴張空間有限的情況下,舊經濟公司普遍面臨增長無以為繼的問題。香港股市要發展,就必須改變結構,從主要服務於舊經濟逐步向主要服務於新經濟轉換。國家領導人在十九大報告中所說,未來中國發展的第一動力來自於創新,未來經濟的增長點主要來自於以現代科技為核心的新經濟。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已經十分明確,香港要追上國家發展的步伐,搭上國家向創新科技轉型發展的快車,努力成為服務新經濟的中心,鞏固自身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想辦法儘快提高新經濟板塊在港股中的占比,提高自身服務新經濟的能力是不行的。
  現在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服務於高科技的金融市場,主要是美國的納斯達克,香港要擴大港股中高科技或者新經濟公司的板塊規模,創造出一個對新經濟公司和投資者具有影響力的投資環境是當務之急,上周閱文上市的良好表現給投資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為香港股市吸引更多的優秀科技或者新經濟企業來上市帶了個好頭,如果香港能夠抓住機會,快速形成一個對高科技或者新經濟公司友善的環境,讓大家知道好的新經濟公司在香港上市能得到更好的價值體現,將有很大的可能像那個故事裏用買馬骨吸引千里馬的國王一樣,吸引一大批優秀的高科技或者新經濟公司在香港上市,形成全球另一個服務於新經濟的國際金融中心,給香港社會和投資者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應該說,香港股市2017年在發展新經濟業務方面有頗大的進展,雖然過去阿裏巴巴沒能在香港上市令香港發展新經濟業務的努力受到了一些打擊,但2017年隨著美圖、眾安以及閱文的上市,香港的新經濟板塊已經初具規模,隨著未來雷蛇、易鑫和更多新經濟公司的上市,相信香港股市在全球新經濟板塊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吸引來的千里馬也會越來越多。

 

 

特朗普訪華確定G2關係大局
  上周另一件有較大影響的事是特朗普總統訪華期間,美中兩國簽下了歷史性的經貿大單達2535億美元,創了全球經貿合作史上的記錄,這個近2萬億港幣的交易金額,已經超過了世界上很多較小國家一年的GDP。
  我們對這個交易的解讀是,雖然特朗普在選舉時說過不少對中國強硬的話,但這個交易一經確定,中美兩國關係在特朗普當政期間的基本格局就隨之確定了。今後,兩國將沿著經貿合作、管控政治分歧的方向前進,更直白一些就是,大家以後會儘量少吵架,多合作賺錢。預計隨著這個路線的確立,中美關係未來將以穩定為主,雙方將努力求同存異,出現大的風波或者曲折的機會下降。可以拿來做個補充的是,在歷史上第一次,美國白宮幕僚長凱利承認,中國的政府體系看來適合服務於中國人民,我們認為這個正面表態意味著雙方在意識形態方面的衝突未來有機會減少。
  特朗普上臺以來,中美關係的前景一直有兩個前途,一是按特朗普選前的調子,美國大加對中國產品的關稅,雙方爆發貿易站,兩敗俱傷;二是合作共贏,管控分歧,經貿互利。現在形勢基本確定在向第二個方向發展。我們在去年11月15日的博文「特朗普當選對中國的政治經濟影響」裏曾經做出了“特朗普權衡利益的結果不會是選擇與中國進行沒有贏家的貿易戰,這個結果有悖於其商人本性。”的推斷,現在看來基本兌現;我們另一個關於其減稅刺激經濟計畫的推斷是:“特朗普的減稅和增加債務投資基建計畫能順利通過的的機會有限,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一個各方妥協的縮水版刺激經濟計畫,規模和效果都將比原計畫大打折扣。”,根據目前美國的各方反應來看,情況似乎正向我們之前推斷的方向發展。
  一個以經貿合作互利為基礎的、較為穩定的中美關係,配合美國不冷不熱的減稅刺激經濟計畫,對中國經濟來說意味著較為平穩的外部環境,對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有利。
  上周港股一如我們預期,創出了近10年的新高29238點,並正向我們年內的目標30000點前進,值得注意的是上周經深港通和滬港通流入香港的資金明顯較之前加速,日均流入金額超過40億,為港股上行提供了堅強支持;配合指數上升,上周的港股大市日均成交量超過1000億,達約1180億水準,也創近期每週日均成交量新高。從技術角度看,港股量價配合的形態理想,後市有望繼續上行。

9
十一月
買股票買龍頭

龍頭還是科技股。
  盤點到目前為止港股的表現,恒生指數從年初至上週五(4/11))大約上升了30%,但是如果仔細分析其中各成分股的表現,卻有相當大的差異,以恒指升幅30%為界限來劃分,超過30%漲幅的股票共有20支,占恒生指數50支成分股的40%,換言之,60%的恒指成分股跑輸指數升幅,下麵是20支贏家股票的列表:

 

 

  這些贏家股票大致可以分為幾類:表現最好的是科技類,吉利汽車、瑞聲科技和騰訊都屬於科技類;表現次好的可以算保險類,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友邦保險都屬此類;排第三的可以算高端和品牌消費,包括銀河娛樂、蒙牛乳業、恒安國際和中國旺旺;地產股則普遍表現不錯,香港的新世界、九龍倉、恒基地產、長實集團、新鴻基地產和大陸的華潤置地,構成了贏家的中堅力量;少量銀行業也進入贏家行列,包括工商銀行和中銀香港;勉強擠進贏家陣營的還有商品類的中國神華和通訊類的中國聯通。

 

 

五隻藍籌大贏家
  很多投資者說今年股票難炒,從上面這個表看,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恒指成分股裏的大贏家主要是吉利、瑞聲、騰訊、平安四支股票,如果加上銀河娛樂,也只有五支,占恒指成分股的10%,如果買不中這10%,再考慮的投資組合的分散性肯定包含不少跑輸大市的股票,最後組合的回報不夠理想就很正常了。換句話說,今年投資港股能否跑贏大市的關鍵其實在於是否買中了大牛股,買得中,則理想回報可期;買不中,多數就只能眼巴巴看著指數上漲了。
  科技股,或者廣義一點地說,新經濟股,無疑在今年以來的升勢中表現突出,而表現突出的另一面含義就是:一般來說估值都不算便宜,甚至有些貴,那麼在未來的市場中,投資者是應該改弦更張、關注落後股票,還是要乘勝追擊、繼續追逐強勢股?
  我們在上篇博文討論十九大報告對未來經濟和投資的影響時,曾引述報告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用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的內容,代表國家未來推動經濟發展的方向,如果細看內容,基本可以確定未來國家發展的動力仍在新經濟股或者廣義的科技股身上。這些方面的股票,雖然現在估值可能已不便宜,但考慮到其未來的發展空間可能較落後股票更大,其中的佼佼者長期跑贏大市的可能性不容小覷。

 

 

新經濟股強者越強
  2017年到目前為止的另一大贏家板塊,房地產股票,在國家「房子是用來住而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下,其未來走向卻可能有些政策上的壓力,其發展空間較之以前也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雖然資金寬鬆的環境和中國在全球地位的上升有利於未來房地產價格的繼續上漲,但政策的變化卻可能壓抑這種勢頭,令市場前景難測。
  上周的港股走勢,在A股後半周走弱的背景下,走勢向上收斂,逐步逼近前期高位28800一線,而伴隨著恒生指數價位的走強,大市成交量略有下降,從週三的約1100億略微收縮的週五的約890億,顯示28600左右區域的沽壓有所下降,有利於下周認購新股的資金回籠後市場向上突破。
  中美經濟數據方面大致在正常範圍內波動,國家統計局上周公佈的10月PMI按月跌0.8至51.6,非製造業PMI則回落1.1至54.3,統計局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指數下跌主要受9月PMI基數較高和「十一」長假等因素影響,但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仍高於去年同期;美國勞工部公佈的10月非農業新增職位26.1萬個,低於市場預期的31萬個,但失業率降至4.1%,為17年最低。
  上周四特朗普終於公佈了下屆美聯儲主席的提名人選,是立場溫和的美聯儲理事鮑威爾,這個提名符合我們一貫的看法,熟悉本欄的讀者可能都有印象,我們一貫不看好美國進取的加息政策,也不相信美國經濟真的強到可以承受美聯儲想像中的進取加息。在我們看來,美國經濟的結構性矛盾是廣大的基層缺乏消費能力(有數據說美國的家庭收入近二十年已基本停滯不前),因而造成社會的總需求不足,央行必須依靠寬鬆貨幣政策製造資產泡沫以維持經濟增長,但這樣的增長並沒有解決基層無力消費、社會總需求不足的問題。經濟內生的增長動力不足,寬鬆的貨幣政策就無法或很難取消,或者說,現在寬鬆的貨幣政策已經和經濟增長捆綁在了一起,沒有寬鬆的貨幣就沒有經濟增長,對每一個希望經濟增長的美國總統而言,繼續寬鬆或者有限度的收緊銀根差不多已經是其唯一選擇。
  對新興市場來說,一個立場溫和的美聯儲主席減少了美國貨幣政策劇烈波動的可能性,降低了熱錢進出帶來的可能衝擊,對港股有利。
  另外,美國特朗普總統預計11月8日訪問中國,根據中美雙方發佈的消息,在經貿方面和朝核問題上雙方有機會取得一些進展,如果屆時有正面消息出現,可能成為港股向上突破的催化劑。

2
十一月
十九大報告中影響未來的幾句話

  國家領導人的十九大報告,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指出了明確的方向,也規劃了前進的路徑,對關心中國的人士理解中國今後的政經變化有很大幫助,其中的一些論斷令我們印象深刻: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我們認為這個論斷包含以下一些內容:首先是東部沿海省份與中西部內陸省份的發展不平衡,內陸省份的發展較為落後,有很大上升空間;其次是大城市與小城市之間的發展不平衡,資源過度向大型或超大型城市集中,影響中小城市的發展;第三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的發展與城市有較大差距,需要大力追趕;第四是人與生態環境的之間的不平衡,工業有了較大發展,但環境也有了較大犧牲,如何可以在工業高速發展的同時讓生態環境也得到改善,仍需要全國上下的努力;第五是產業結構的不平衡和發展不充分,低端產能過剩,高端、創新產能不足,中央提出的供給側改革限制落後產能和補短板提高高端產能,就是希望改善這種不平衡和不充分;第六是收入分配方面的不平衡,高收入人群與低收入人群之間的差異巨大,貧富差距較為顯著,雖然近年來衡量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略有改善,但不平衡的情況尚未根本改善。
  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既然被提出來,就意味著未來要著手解決它們,解決這些問題的核心可以歸結到一點,就是要把落後的地區、落後的城市、落後的省份、落後的產業、落後的環境和落後的人群,發展起來,讓它們變得不再落後、獲得較為充分的發展。所以,從這個角度推斷,國家的資源、政策導向應該會逐漸向落後的地方、環境和人群傾斜,這些過去落後的領域在今後可能會獲得較以往快得多的發展。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個論斷意味著:過去企業慣用的靠擴大規模、壓低成本、降低價格、搶佔更多市場份額的競爭手段,已經行不通了,今後,競爭要更多的依賴產品品質的提高和差異來競爭,要善於利用創新和科技,滿足人民群眾的高層次需要。

 

 

經濟發展幾個重點關注
  而未來經濟發展的幾個值得重點關注的地方是:“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用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也就是說,未來國家比較關注和持續推動發展的領域會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在實體經濟中的應用,而不是純粹的技術發展,而在這些領域有較大發展前景的企業必定是在應用方面有過人之處的企業。而未來支持經濟長期增長的新增長點或者比較有發展前途的行業,很可能會在:中高端消費、綠色低碳、共用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出現,具體來說,中高端消費包括奢侈品消費、旅遊消費、文化娛樂消費、品牌消費等,綠色低碳包括環保、節能等,共用經濟如共用單車等,現代供應鏈包括網購、快遞配送等,人力資本服務則包括管理諮詢、審計、法律、金融等。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表述,把創新提高到空前的高度,說明國家對創新的重視和鼓勵,也就是說,國家十分樂於看到企業通過創新來發展,如果說國家可能對企業通過控制資源或者規則或者壟斷等來獲得利益會有一定限制的話,那麼企業通過創新得來的利益,國家就不光不會限制,反而會給予鼓勵,對投資者來說,意味著如果要追求較高的投資收益,投資在創新型企業將有機會到較多的政策支持並面對較低的政策風險。
  “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這個表述實際是對過去一段時間發生的資源向大城市集中的現實的修正,意味著國家將限制大城市的盲目擴大,而主動要求並引導大城市去帶動周邊小城市群的發展,對大城市周圍的小城市利好。
  “鼓勵勤勞守法致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的含義,實際上就是不鼓勵非勤勞守法致富,所以過去一些打擦邊球、利用政策搞利益輸送一類的經營手法,都要小心。明確提出要調節高收入和取締非法收入,意味著即使屬於過去政策允許的高收入,今後也可能有政策調整風險,而過去存在的違法經營,今後將不再允許。

 

 

房子不是用來炒的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意味著:今後政策仍將壓制對房地產的炒賣、投機,國家還會通過共有產權、只租不賣一類的政策給基層市民提供安身之所。但考慮到全球資金寬鬆的局面難以根本性改變,且中國老百姓家庭的主要資產是房子的現實,政府有意刺破房地產泡沫的可能性也不大。
  上述的這些論斷或表述,對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國家出臺的具體政策都有原則指導意義,也涵蓋了今後經濟發展較為有前途的領域,值得關注。
  上周的港股市場,大致在500點左右的範圍內窄幅波動,但值得注意的是週四和週五,經滬港通和深港通流入香港的大陸資金顯著增加,週五南下資金總額超過40億,是今年2月以來新高,同期大陸A股上證綜合指數創出了2016年初以來新高,站在了3400點重要心理關口之上,說明大陸資金對後市看法樂觀。
週邊方面,歐美股市都表現良好,日本股市創出了21年新高,美國總統特朗普又將在11月訪問中國,短期週邊氣氛對港股有利。
  綜合來看,目前內外環境均穩中向好,未見大的風險,我們維持對港股後市樂觀的看法。

27
十月
向30000點前進

  如果用一句話對近二十年的世界大勢做個簡單總結,就是:中國正一步步走向統一、穩定、集中和有品質的增長,而歐美則一步步走向分裂、動盪和內部利益對立。
  自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1999年澳門回歸,中國在歷史上被列強奪去的土地又一塊塊回到了祖國懷抱。以中國目前在全球政治、經濟和軍事的力量和發展趨勢,只要中國自己不出亂子、穩定發展,中國大陸對臺灣的優勢將越來越大,可以預見,在不太遠的將來,臺灣回歸祖國,中國再次完成完全的統一已經具有極大的實現可能性,屆時,自1840年以來近代中國的屈辱歷史就可以真正畫一個句號,中國也將再次以一個統一、強盛國家的面貌出現在世介面前。
  根據最新的數據,2016年中國的惡性案件發生率為每10萬人0.62宗,已經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從一般人的親身感受來看,周圍的親戚朋友普遍都過得不錯,多數家庭都有一定的資產,有房、有車成為生活的常態,朋友圈裏同學、朋友熱衷分享美景、美食,不斷地有人發來非洲、歐洲、澳洲、拉美、甚至北極的旅遊照,夜晚出門散步隨處可見以大媽、大叔為主的廣場舞,整個國家確實呈現出一種快樂、祥和、蒸蒸日上的氣息。
  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的權力運行從過往的相對分散走向相對集中,各類矛盾趨向減少,社會經濟表現出平穩增長的態勢,可以預見,隨著十九大的勝利結束,以及未來五年人事和工作重點的確立,中國將繼續近二十年來的持續向好趨勢,向十九大確立的、在本世紀中葉將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奮進。

 

 

這邊廂:中國國力蒸蒸日上
  相比中國的持續穩定上升,歐美國家卻在近年來遇到了越老越多的發展困境,在歐盟持續擴張多年以後,2016年歐盟的發展遇到了重大障礙,英國在全面公投後決定退出歐盟。作為一個有世界影響的大國,英國的退出為歐盟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助長了歐盟分裂的聲音,也彰顯了歐盟內部各國利益不同所帶來的難以調和的矛盾,歐洲債務危機所引發的世界金融動盪,實際上也是這種重大利益不同在金融上的外在表現,雖然依靠歐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壓制了金融動盪,但問題的根源卻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2016年美國的另類總統特朗普當選,同樣是社會共識破裂、各利益集團利益尖銳對立的產物,雖然特朗普依靠白人藍領工人的堅強支持險勝希拉裏成為美國總統,但其擔任美國總統以來所奉行的白人至上政策卻使得美國社會的內鬥加劇,少數族裔、黑人、穆斯林等問題和美國中產階級生活水準持續下降帶來的問題交織在一起,已經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
  歐美經濟的空心化引發的工作機會外流、中產階級生活水準下降,使得其社會中堅‘中產階級’對社會的不滿日漸增多,大量少數族裔和穆斯林的湧入又帶來了社會安全、宗教認同和經濟發展等的一系列問題,政府的財政收入拮据,但支出卻不斷上升,這些長期積累的問題,看不到短期有好轉或者解決的希望。從宏觀層面看,過去二十年所表現出的中國實力持續上升,而歐美國家進展緩慢的趨勢很難有大的改變,未來仍將繼續。
  在我們看來,金融或者股市,大體而言其實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外在表現,國家的綜合實力是因,股市表現是果,國家的綜合實力長期看升,其股市也必然趨向上升,就像美國的綜合實力世界領先,其金融和股市地位也是世界領先一樣,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不斷上升,中國的股市同樣有機會引領世界。

 

 

那邊廂:歐美發展頻遇困局
  短期來看,十九大以後,中國政治上的不確定性基本消除、穩定發展的勢頭將進一步明確,對中港股市的長期展望正面有利。而近期公佈的中國經濟數據大致理想,也為股市進一步走強提供了基礎,週邊方面,美國刺激經濟的最重要手段‘稅務改革’有望在年內取得一定進展,消息刺激美股連創新高,對市場氣氛有利。
  雖然美聯儲已確定從10月開始按每月不超過100億美元的速度收縮資產負債表,並放風說有較大機會在12月加息,並在2018年加息3次,但美元指數上漲到10月6日的高點94.26後就後繼乏力,近期始終約在93至94間徘徊,看起來頗有些強勢不再的味道,傳統上美元加息、走強衝擊新興市場的情況,預計重現機會不大。而且近期俄羅斯、委內瑞拉都表示願意用人民幣結算石油,有謠傳說沙特也正在考慮接受人民幣購買石油,這些消息對以石油為重要基礎的美元都不是什麼好消息,美元的後市似不宜太過樂觀。
  歐洲方面,隨著西班牙政府宣佈暫時收回加泰羅尼亞的自治權力,加泰羅尼亞的獨立事件預計將難以再掀起大的波瀾,支持獨立的官員和群眾雖然仍可以通過各種管道表達異議或抗議,但對於改變局面的作用不大。

 

 

港股:內地資金逢低吸納
  從港股上周走勢看,恒指週一跳空高開升穿2015年港股熱潮時的高點28588點,未見重大阻力,顯示市場動力良好;在28588點上方徘徊兩天後大跌500多點,未見特別消息,顯示市場在高位的心態並不穩定,稍有風吹草動就容易引發大量沽盤;週五又上升300多點,回到接近28500的水準,說明沽盤較為短線,並非是對市場看淡的持續、大量沽盤。另一方面,在週四超過500點的大跌中,經滬港通和深港通流入的大陸資金反而較平時增加,反映大陸資金仍然在逢低吸納,明顯看好後市。
  綜合各方面因素,內外環境仍支持港股繼續走強,在全球主要股市的估值比較中,港股仍處於低位,明顯較歐美股市便宜,有望繼續吸引內外資金流入。
  我們認為,隨著十九大的結束,恒生指數的橫行震盪期也可能結束,恒指有望在內外資金的推動下,在年內再創新高。鑒於市場近期成交量僅溫和放大,顯示市場的情緒仍然平穩,不容易出現亢奮狀態下的單邊狂升,預計未來市場有較大機會延續目前震盪上行的模式,逐步向2017年的目標30000點前進。

19
十月
印度能夠趕超中國嗎?

 

  這是個經常被人提起的問題,自從中國經濟在世界上地位越來越引人注目後,印度能否趕超中國的話題就一再被提起,有很多專家學者,特別是一些西方學者,長期預測印度將趕超中國。
  他們其中幾個重要論據是:首先印度是一個實行類似歐美民主政體的國家,而民主政體國家必定勝過類似中國這樣非西方民主政體的國家;其次,中國經濟主要靠外國投資和技術驅動,而印度主要靠國內儲蓄和創業精神驅動,所以中國的增長不可持續;第三,印度人口中年輕人比例高,有人口紅利,而中國人口逐漸走向老齡化,會導致印度經濟趕超中國;第四,英語是印度的通用語言,更熟悉英語的優勢將助印度趕超中國,等等。


金融科技發展遜於中國
  仔細分析,其實這幾條論據都有問題,很難依靠這樣不可靠的論據得出經得起檢驗的結論。
  第一個論據強調民主政體的重要性,似乎政治體制決定一切,有了和西方差不多的政體,就自然有了高增長。這個論據與現實世界有極大的偏差。實際上在現實世界中,這個政治體制決定一切的說法,完全行不通,菲律賓據說是照抄美國體制的國家,結果菲律賓是亞洲最大的女傭輸出國;南美多數國家的體制也類似歐美,基本全部沒有發展起來,等等。而中國用自己近30年的高速增長,證明瞭一個另類於西方政體的大型經濟體的持續增長是完全可能的。
  第二個論據也是想當然居多,中國是世界上吸引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西方的技術確大量湧入中國,但據此得出中國的發展主要依賴外資和西方技術推動的結論,就太片面了。
  當今中國,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的是國有企業,外資和外國技術的影響總體不大,國企的技術積累也主要來自自我研發;民營企業中,頂尖的企業像華為,其專利技術水準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越了世界一流的蘋果和三星,而以騰訊(700)、百度、阿裏巴巴為代表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很多技術也已成為西方企業的學習對象,在近年熱門的金融科技方面,中國的發展水準已成為世界領先。
  反觀印度,給外界印象最深的無非是外包服務業,從西方國家承攬了大量客戶服務和軟件開發工作,其他方面就乏善足陳,從工業、資訊科技、金融科技到軍事等,沒有見到印度有引人注目的技術和產品,所以這個想當然的論據完全不符合事實。

 

 

基礎教育未見普及化
  第三個論據印度年輕人多、中國人口開始老化倒是符合事實,但是年輕人多,不代表合乎大工業生產要求的勞動力多。若一個年輕人未經適當訓練、不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不但不會是一個合格的勞動力,反會成為社會的包袱和不穩定因素,而印度恰恰可能是這種情況。應該說,印度在精英教育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很多學生都進入世界一流的大學,但印度教育普及化,卻與中國有較大差距。
  中國90%以上的年輕人都接受了基礎的文化教育,具備了成為合格勞動力的必要條件,而印度因基礎教育的混亂,教育普及率可能僅及中國的一半,品質也較差,所以,印度年輕人雖多,卻未必可轉化為合格勞動力,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
  至於第四個英語較好的論據,更是無稽之談,英語較好最多是令印度與歐美國家交往時多些便利,從不是根本性因素,且現在中國年輕一代的英語水準也較過去有明顯提升。在這方面,印度略有優勢,但意義不大。


推動基建能力差
  印度在1947年從英國統治下獨立建國,比新中國早兩年,在新中國1949年成立時,中國的經濟發展水準低於印度,但到了2016年,中國的GDP總量和人均已接近印度的5倍,並且有望在不遠的未來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兩國的差距從開始時相差不遠,經過60多年的長跑,中國現在遠遠的超過印度,造成這種差距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
  經濟學一般認為,經濟發展的主要要素包括:土地、勞動、資本,一個經濟體能否得到比較好的發展,取決於如何能夠更有效率的使用這些要素。
  在土地方面,中國推動了大規模的土地革命,先是打土豪分田地、將地分給農民,後來又將土地收歸集體,將土地的所有權從成千上萬的地主、小個體經營者手中拿到了集體和國家手裏,正是土地由集體和國家擁有的制度保證了建設需要的土地在可以合理的時間內快速取得,保證了徵用土地的速度,中國才具備了大規模快速發展工業的基礎。
  反觀印度,土地基本屬於大量的大大小小地主,各地主可用千奇百怪的理由拖延甚至阻礙建設項目的推進,所以,迄今印度想推動任何基建項目仍非常困難,很多項目遷延多年。
  勞動力方面,中國和印度都有廣大的人口,這些人口既可變成推動經濟發展所需的合格勞動力,也可成為缺乏工作技能的社會包袱,能否有效地利用這些廣大人口為工業化出力,是一個落後國家能否脫穎而出的關鍵。


未能如中國般解放婦女勞動力
  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另一個成果是對人的解放,特別是將婦女從家庭中解放了出來,成為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至今,中國婦女的就業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超過很多發達國家。相反,印度是一個舊文化、舊傳統嚴重的國家,印度的種姓制度雖然在名義上已經被廢除,但由於沒有經過大的洗禮,這個制度在社會上名亡實存,照樣統治著社會、制約著普通百姓的行為規範。
  資本方面,中國解決了國家與單個農民交易所面臨的巨大成本問題,集體化也為國家早期工業生產的不成熟產品提供了市場,是在缺乏資本情況下依賴自身力量發展的唯一出路。
  反觀印度,雖然有比中國好得多的外部環境,美國以及前蘇聯也對印度有大量的援助,但由於缺乏組織能力,始終沒有形成一個依賴自身能力進行積累,並將積累用於工業投資的模式,因而在發展工業的路上就一直舉步維艱、發展不快
  綜上所述,在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土地、勞動和資本的使用效率上,中國都要遠遠超出印度。在這種情況下,在可見的未來,印度趕超中國希望渺茫。

12
十月
蓄勢待發

  上周是大陸黃金周假期,又逢中秋佳節,全周只有3個交易日,但在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將於2018年實施定向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消息的刺激下,香港恒生指數3天累計升幅接近1000點,高位並曾短暫突破2015年港股熱潮時的高點28588點,動力十分強勁;而且在內地投資者放假、缺乏大陸資金流入的情況下,3天的平均交易量約970億港元,其中兩天超過1000億,交投十分暢旺。
  央行將於2018年定向降准,這個消息雖然有些出乎市場預料,但就消息本身來說,算不上非常重大,大市對此消息的反應卻十分強烈,在量價配合的情況下恒指走出近千點升幅,說明香港股市市底堅穩、市場做多的願望頗為強烈,後市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本周是十九大前夕,正常情況下市場處於等待消息狀態,波幅和交投應該有所收斂,如果沒有意外情況發生的話,估計本周恒指可能在28000點以上的水準橫行震盪,個股則可能繼續有炒作行情。

 

 

回顧:降準回響有啟示
  週邊方面,有消息說朝鮮又準備發射可以到達美國西岸的長程導彈,但考慮到特朗普將在11月訪問中國,預計訪問的其中一個重要議題將會是半島核問題,在這個背景下、在中美雙方未就朝鮮核問題達成共識前,估計半島局勢出現大的變動的機會不高,即使朝鮮真的再次試射了長程導彈,國際社會無非又多了些吵吵鬧鬧的口水戰而已,不至於對市場有較大衝擊。
  上周美國的經濟數據仍然好壞參半,9月製造業指數較預期理想、為2004年5月以來新高,初次申請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較預期為低,屬於利好;但非農就業職位意外減少,通脹展望低迷,又屬利淡,整體來看經濟前景仍然不甚明朗。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公投獨立和美國拉斯維加斯發生嚴重槍擊案則是近期發生的較為重要的事件,可能預示著歐美政治的一些結構性缺陷正在日益暴露。在公投期間,西班牙中央政府派出防暴員警,強行拖走票站內的選民,更發射橡膠子彈驅散群眾,造成最少840名市民、33名員警受傷,最後仍無法阻止公投。公投的結果顯示,有超過200萬投票的群眾支持獨立,約占總投票數的90%,自治區領袖宣稱已贏得「獨立建國的權利」,但繼中央政府早前宣佈公投違反憲法後,西班牙憲法法院10月5日宣佈,暫時取消9日舉行的加泰羅尼亞自治區議會全體會議,以避免會議根據公投結果宣佈該地區獨立,法院並同時警告,如果議會全會照常舉行,與會者將可能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歐盟委員會也表示,根據西班牙憲法,加泰羅尼亞的獨立公投不合法;並稱,這是西班牙的內部事務,必須依西班牙憲法命令處理。
  至此,西班牙的獨立事件產生了兩個嚴重後果,首先是歐美一向秉承的人權高於主權原則遇到了重大挑戰,加泰羅尼亞人民的獨立權力被西班牙中央政府和歐盟否定,完全違反了歐美自己一直宣傳和標榜的人權至上原則。對比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獨立和南斯拉夫各加盟共和國獨立時歐美各國的態度,歐美國家對人對己採用兩套不同標準的形象已是無法遮掩,其道德可信度受到了重大打擊;其次是歐美國家現行的主要依賴投票民主的政治制度,越來越顯現出沒有足夠能力處理整體和小集體之間的利益衝突。加泰羅尼亞是西班牙的一個地區,地區人民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國家利益試圖獨立,其行為符合歐美尊重個人權力的民主精神,而西班牙政府為了阻止其獨立,不惜採取了一些完全與其標榜原則不同的暴力手段進行打壓,事件的難以解決,其實反映了西班牙或者歐美現行的、以投票民主為主要標誌的政治制度已經不能有效處理這類小集體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之間的衝突。也預示著,當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社會利益進一步分化、小集體利益越來越多元時,歐美國家現行制度面臨的衝擊將越來越大。

 

 

外圍:歐美制度積弊質變
  10月1日美國拉斯維加斯發生的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槍擊案,以創紀錄的59人死亡、527人受傷,相當於一場小型戰爭的傷亡數字而震驚世界。美國調查機關至今沒有找出這個行兇白人帕多克的行兇動機,但已否認他和恐怖組織有聯繫。
  雖然導致帕多克行兇的根本原因尚難以知曉,但從常識來說,如果美國政府可以禁止或限制民間持槍,的確有很大的可能減少美國槍擊案的發生和傷亡。實際上,每一次美國發生重大槍擊案後,都有很多人提出要禁槍或者限制民間持槍的意見,但每一次都是喧鬧一陣之後,社會複歸平靜、情況絲毫未變,直到下一次更嚴重的槍擊案發生、社會再次喧鬧,周而復始、往復迴圈。
  美國社會禁槍難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步槍協會強大的影響力。這又是一個小集團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之間取捨的問題,如同西班牙政府難以處理好加泰羅尼亞獨立問題一樣,美國政府也難以處理好步槍協會的利益與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之間的矛盾,問題不斷地出現、越來越嚴重,但社會卻除了在災難發生後做出各種姿態外,完全沒有改善或者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大概也是美國現行制度的結構性矛盾吧。
  根據各種統計,近幾十年,全球的貧富分化情況在持續惡化之中,經濟增長減速、階層固化、基層缺乏出路是發達經濟體一個普遍現象,帶來了社會矛盾日漸增多的問題,歐美現行的政治制度在處理內部各集團利益衝突方面,有效的解決辦法不多,普遍是用拖延來延緩矛盾的爆發,問題日積月累、越來越多。
  對投資者來講,歐美國家內部的不穩定、不安全會降低其對資金的吸引力,而中國相對更安全的環境、更高速的經濟增長,則會提升其對全球資金的吸引力,大體而言,未來全球發展變化的趨勢可能對中國長期有利。

 

 

展望:靜候十九大召開
  近期以來,不斷有美資、歐資大行唱好未來港股表現,從上周的市場表現來看,銀行股在降准的憧憬下表現亮眼,科技股中的股王騰訊、新上市的眾安線上、半新股美圖等,汽車股中的吉利、比亞迪等,5G概念股中興通訊等,都有強勁升幅,資金似較為集中大型股票。由於投資大型股票需要較多資金,並非散戶行為,因此不排除上周推動港股上升的主要力量來自外資基金。
  如果外資現水準開始大舉流入股市,加上黃金周後北水恢復南下,港股低位應有較強支持;根據我們之前的推測,如果十九大或者特朗普訪華有好消息公佈,配合較強的市底,港股隨時可能向上突破,用一句話來形容:港股目前正處於‘蓄勢待發’階段。

6
十月
大約在秋季

  上週市場的發展大致與我們的預期接近,仍處於橫行震盪走勢,恆生指數大致在以27500為中心上下各兩三百點的幅度內波動,沒有明顯方向。展望接下來的一周,有國慶和中秋兩個節日,只有三個交易日,大陸又有十一黃金周假期,北水暫停,估計市場將會較為清淡,成交量會有所下降,但上週六人民銀行的定向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決定宣布後,市場可能有資金短期炒作;再下一周,就是十九大前夕了,市場焦點有可能向十九大轉移,各路資金在等待十九大的消息期間,有機會採取一動不如一靜的策略,減少重大交易,等待十九大消息明朗。所以,大體而言,未來兩周大市有較大機會繼續橫行震盪走勢,出現趨勢性突破的機會不高。

 

 

內地:經濟穩定向好

  最近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中國9月製造業PMI指數,由上月的51.7升至9月的52.4,好於市場預期的51.6,創2012年5月以來新高,特別是新訂單指數年內首次超過生產指數,顯示新訂單需求旺盛,供需關係更趨平衡;但同時發布的9月財新製造業PMI指數為51.0,低於8月0.6個百分點,結束了此前的連升勢頭,說明和大企業相比,小企業的經營情況有所放緩。另外9月官方非製造業PMI指數為55.4,較8月上升2個百分點,創2014年6月以來的新高,說明非製造業經營狀況良好。

  另外9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對聚焦在小微企業、工商個體戶、農戶等業務的金融機構,根據不同標準調降存款準備金率0.5至1.5個百分點,於2018年實施,據專家估計,此次降準可以釋放7000到8000億元人民幣,有利於支持中小企業的經營活動。

  從上面這兩則消息可以看出,首先中國經濟的穩定性良好,製造業和非製造業都處於穩定擴張階段,經濟發展的風險不大;其次是相比大企業,中小型企業的經營狀況相對遜色,但中央正採取措施,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本次降準是一年多來中央實行相對中性的貨幣政策以來的首次,是否代表央行未來貨幣政策態度的微妙變化以及未來對經濟發展支持力度的進一步加強,值得關注。

  經濟數據好於預期以及有些令人意外的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決定,使得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預期更加正面,對股市將帶來一定支持,進一步減低了市場走弱的機會。

 


外圍:關注朝鮮半鳥形勢

  上周朝鮮半島局勢有些新發展,中國對朝鮮採取了明顯較前嚴格的製裁措施,有消息說中國的國有銀行已限制對朝鮮的金融服務,中國也正限制向朝鮮提供的精煉石油出口,中國政府也發出公告,稱為了執行聯合國第2375號決議,將在120天內關閉中國境內的涉朝企業。另外美國又再次重申了'不謀求朝鮮政權更迭和崩潰'等的四不政策,聯繫到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在11月訪問中國,這些明顯較為強硬的製裁措施有可能是為了和美國進行利益交換,在中美兩國的全球利益分配方面達成某些進展。

  中國對朝鮮的嚴格製裁,無疑將令已經較為脆弱的中朝關係受到進一步傷害,而一旦朝核問題得到解決,最大受益者又是美國,鑑於中國不可能單方面付出代價令美國得益,正常情況下美國有必要對中國付出的代價進行補償,更直白一點地說,特朗普此次對中國的訪問,有可能通過達成一些對中國有利協議的方式,彌補中國因嚴格製裁朝鮮而對自身造成的損失。

  另一個對未來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就是10月18日在北京召開的十九大,十九大將決定至少未來五年中國政治、經濟的發展方向,十九大後,政治上、人事上的不確定性消除,新一屆領導班子估計會將相當大一部分精力放在發展經濟上面,令中國的政治、經濟前景更加明朗和穩定。

  綜合來看,最近一兩週缺乏重大消息,又逢長假,大市可能相對淡靜,但經濟基調良好、前景展望樂觀又使得市場低位具備較強支持,估計市場短期將維持穩定向好格局,資金仍將以炒股不炒市為主,追逐個別有概念、有故事的公司進行操作;而10月下旬十九大後、11月特朗普訪華階段、第三季度上市公司業績公佈等時點,則可能出現較為重大、刺激市場向上突破的好消息或催化劑。屆時,大市可能將結束橫行調整、向上突破,走出新一輪強勁升勢。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